美国零售行业杂志《STORES》联合德勤(Deloitte)公布2017全球250强零售商排行榜,榜单采用企业2015年度公开数据(截至2016年6月的公司财政年度)。
榜单
1、2017全球零售商TOP10
沃尔玛、好市多、克罗格名列前三,值得一提的是,纯电商零售亚马逊首次闯入前十。
2、2017全球零售商TOP250
今年中国共有15家企业进入250强榜单,与去年相同。其中中国内地的企业有10家,香港地区有4家,台湾地区有1家。分别是京东、苏宁、屈臣氏、华润万家、国美、牛奶国际、上海百联、周大福、百丽国际、永辉超市、唯品会、顶新集团、重庆百货、大商集团、农工商集团。
值得一提的是,前100强零售商中包括中国内地京东、苏宁、华润万家、国美4家,中国香港屈臣氏、牛奶国际2家。
3、首次进入TOP250榜单的零售商
4、全球增速最快的零售商
唯品会、京东分别以184.6%与81.3%的复合增长率领跑全球增速最快零售商。
5、全球电商TOP50
亚马逊以79268百万美元的销售额位居电商榜首位,中国电商企业京东、苏宁、唯品会、当当四家上榜。
消费趋势
今年德勤的这份报告的题目取名为“零售趋势,消费者的理智性和艺术性”(Retail trends: the art and science of customers),这其中最重点的是对如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了重新的梳理。文中认为,当下的消费者和零售业有如下一些特点:
1、消费偏爱发生了变化
如今的消费者更少用商品来定义自我,资产和经历成了他们更多拿来炫耀的。消费者生存在一个由社交媒体所驱动的经济模式下,“跟随”社交媒体上的明星和品牌成了他们的主要消费的参照对象。
2、零售模式的改变也有着模糊业态的倾向
在以前,定义一个“零售商”很简单,单纯的买进商品卖出商品的我们都可以称之为“零售商”。而如今,随着制造厂商的技术进步,共享经济的产生,以及其它一些综合因素,导致很难定义何谓“零售商”。
即使可以遇见的2017年之后的未来,市场的碎片化会导致零售空间继续被扩大化,根据需求满足订单的零售模式越来越有增生的趋势。
3、无论是线下实体店还是线上,零售转变的可能性都存在于一种“指数科技”(exponential technologies)所引导的方向,这甚至都在改变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这种指数生存是由于科技的发展,导致类似人工智能,机器人,传感器和虚拟现实等等技术在零售业的被大量引用。
这些技术也不再是空中楼阁,很多激进的零售商早已经开始使用这些技术来增强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想象未来,当无人驾驶汽车开始真正投入市场后,消费者不出家门,就可以让无人驾驶的汽车在零售商处采购到采购清单上的商品,甚至还有热气腾腾刚刚烤出来的面包糕点。类似的还有虚拟增强,3D打印,全息技术等,都会大量的影响我们的消费生活。
北美和亚太的零售商
北美零售商仍旧代表了整个零售业的大格局,2015财年,北美零售商占据了三分之一强的250名全球最大零售商榜单,几乎有一半的营收由北美零售商产出。该区域给到了5.2%的年复营收增长率以及3.2%的净利润率。全球化而言,北美的零售商平均大约运营有9.2个国家,平均有13.6%的营收来自本国以外。
相比之下,亚太的零售商更为集中在本国的零售业务,该区域共享了前250强零售商中的59个,90%的营收产生在零售商所属的国家中,将近一半的零售公司的财务报表中本国以外营收金额为零。亚太零售商平均营运了3.8个国家,而整个250强中平均营运国家却达到了10.1。亚太的经济在逐年放缓,利润率也在逐渐趋弱,整体净利润率跌至了1.4%。
相比而言,中国(包括香港)的零售商在2015财年表现了12%强劲的零售营收增势,但净利润率却非常低,只有0.7%(相比亚太的1.4%和北美的3.2%)。整个净利润的拉低,京东起到了重要的占比,如果把这个营收额快速增长但在2015财年还不盈利的零售巨头去除,整个中国零售商的净利润率达到了2.6%。
品类分析
1、服饰和配饰
连续第三年,服饰和配饰品类在整个零售纬度中占据了营收强势增长的第一宝座,45家服饰零售商在2015财年的复合零售营收达到了7.7%的增势,历史而言,这一品类零售商也是整个零售业态中净利润率最高的,2015财年也不除外,复合净利润率达到了7.1%。
绝大多数的服饰和配饰零售商都有着国际性扩张的拓展,平均达到了每个零售商有26个国家的运营。尽管服饰和配饰零售商有着极为拓展全球的视野,但他们的规模比起那些大零售商而言,还是很小,平均只有94亿美金的营收额,只达到了250强零售商平均营收额的一半。
2、快速消费品
有133家快速消费品零售商(超市卖场便利店等)挤入了250强,平均零售营收达到了216亿美金,贡献了250强一半的零售商以及2/3的营收占比。但2015财年,这些零售商的年复净利润率只有2.1%,是有史以来最低的一年。2015财年,并购成了这个业态公司的常态。
3、五金和休闲(电器电子)
电子电器类商品从2010年开始,就有着非常强劲的增势,这一品类在2015财年有着7.6%的零售营收增长,绝大多数此类零售商有着非常高利润的产出,年复净利润率达到了3.6%(苹果公司不归于此品类)。类似亚马逊和京东这种电商的快速发展,也成了促成此品类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250强中有50个零售商归为此品类,其中有13家零售商在2015财年是呈负增长,同时,亚马逊和京东却呈现了强劲的增势,拉升了整个品类的利润率。
4、其它品类
总体而言,其他品类的零售商增势缓慢,当一家零售商归为“其它品类”时,主要由于它的50%营收贡献无法归类到其它三大品类中去。
有22家此类零售商从2010年到2015年,只达到了1.3%的年复营收增长。尤其在2014年和2015年,此类零售商的营收甚至开始急剧下跌,主要原因是有两家最大的此类零售商呈现了营收的年复负增长。
德国的Metro(麦德龙)集团,2015年销售下跌了6.1%,同时,2015年美国的西尔斯公司,属于营收下跌了将近19.4%的该类零售商。
(整理/联商网 编译/联商网百人荟成员 陆彦)
- 该帖于 2017/1/31 17:09:00 被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