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文件对于农村零售的刺激,很多人都关注到了农村电商。这并不奇怪,因为在一号文件中,首次单独就农村电商的发展进行了表述。“中央一号文件”第十四条提出要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其中包括:
1、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
2、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
3、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
4、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加强从村到乡镇的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快递下乡工程;
5、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6、鼓励地方规范发展电商产业园,聚集品牌推广、物流集散、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质量安全等功能服务;
7、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开展整省推进示范;
8、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快构建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
9、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除此以外,与2016年相比2017年中央继续着重于农村电商线上线下融合、体系标准和物流的建设,此外,还添加了发展地方电商产业园的内容,意在推广品牌、集散物流、培养人才、提供技术支持、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村电商体系更加完备。
所有这些内容,无疑是对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与布局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利好。但是在靖安看来,除了农村电商,农村实体的拓展或许更加容易获益。
首先,农村电商发展的基础是农村实体的健全与繁荣。
农村电商与城市电商发展的首要区别就是是否必须依托实体店。城市是非必需,而农村是必需!农村居民消费习惯极其传统,并且极难在较短时间内改变,看得见的消费依旧是他们最重要的消费习惯。否则就不会出现阿里的农村淘宝在初期拓展时,选用农村便利店的店主作为终端服务人员。
除了消费习惯,再就是关于农村品牌的传播途径也与城市有着极大的区别。一般而言,电视、广播、互联网在品牌的传播上,理论上在城市与农村是没有屏障的,但是最终的消费却发现城市明显要快于农村,这背后的原因既有品牌商供应链的反映速度限制,另外不得不承认的是,农村居民对于新事物的接受途径极其有限,他们对商品的选择仍旧依托实体商店的陈列,即使有电视购物、即使有订购电话,但是在实体商店中没有陈列和出现的商品与品牌,他们是不太愿意去选择的。
所以,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前提,是农村实体经济足够繁荣。在农村,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显得更加必须!新零售或许将率先在农村完美上演?
其次,物流体系建设,受益的不仅是电商,还有实体。
发展农村电商,首要挑战就是如何健全农村物流体系。当前虽然各大物流企业遍地开花,各地布局,农村的布点也十分深入和细致。但是随着竞争企业增多,企业规模扩大,快递行业内的各种丑闻不断。近日就爆出“北京圆通快递倒闭”的传闻。面对这样的情形,政府力挺农村电商,配套的就需要大力推进农村集散物流的建设。
农村由于一直以来都处于商业的边缘,集散物流的建设本就处于薄弱环节,很多县城都缺少一定规模的物流集散中心,这本就限制了电商的发展,也是长期以来农村商品种类不丰富、商品更新速度慢、商品成本高企的重要原因。那么随着农村集散物流配套的建设,这一局面必将得到较大改善,实体商业的供应商或将比电商做出更快的反映,推进商品的布局,丰富农村商品种类,优化农村商品结构,确保农村正品,尤其取代类似“康帅傅”一众山寨品牌的市场份额,提升农村实体的品位与商品毛利,进而赢得更多农村消费群体,这或许是农村实体的第二春!
再次,发掘农村消费潜力,蛋糕可不仅仅属于电商。
很明显,我国已经从工业发展时代步入消费前进时代,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GDP增速中,第三产业增速为7.8 %,远超第二产业的6.1%,而批发零售的增速也高达6.7%。所以,消费对于国家经济增速的贡献十分明显。为了推进GDP的增长,达到保“6”的要求,国家将不遗余力地继续推动各项刺激消费的政策。国办发〔2016〕78号文件从国家层面促进零售转型,就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于消费的重视程度。
城镇居民消费历来被受到重视,但楼市库存高企之后,政府意识到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速或将放缓,而农村消费潜力亟待发掘,这或许也是近年来农村电商火热的重要原因。如何进一步刺激农村居民消费,前提是如何促进农村居民增收以及培育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在一号文件中,将农民增收定为了主要目标,这也是长期以来“三农”问题的重点工作。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加将为农村实体消费带来更高的增长。
还应该注意到的是,农村休闲产业的发展。向来吃喝玩乐是一个体系,未来乡村休闲产业还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和丰富,短期乡村体验成为了城市居民普遍的休闲喜好,但是这类消费群体虽然拥有一颗田园的心态,却仍旧钟情现代的生活节奏。所以,他们依旧习惯在田园消费现代,不同是,这种消费需要辅之以某种情怀。类似于台湾薰衣草森林的品牌陆续将在大陆农村出现,附属产业也将应运而生,这些无疑也将为农村零售提供更多的方向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