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拉风的波士顿龙虾、俄罗斯帝王蟹,密密麻麻布局在屋顶的安全网,以及不断传送的空中购物袋,这种新奇的东西,也让不少消费者掏出手机追逐拍照。
“抱歉,这里不让拍照!”两名表情严肃工作人员站在橱窗两侧,不时在提醒往来的顾客。
现场一位穿红色制服的工作人员,不时向消费者介绍,“这里是我们的商业机密,试营业期间会给大家看,以后买东西可以在线上下单,周围3公里30分钟就可以送到,即便买5毛钱的东西,我们也给你送……”
不让拍照,却又做成橱窗让你看,有点意思,不过这样的配送效率与服务,看上去要完爆京东、顺丰了,背后究竟是什么逻辑呢?
笔者采访了一位贴近新零售的物流从业者,本文将从仓储、分拣、算法等几个维度来解读,新零售的物流到底新在哪?
是超市也是仓库
线上下同价、同库存是众多线下企业往线上转型时难以打破的壁垒。而类似盒马这种新零售业态,前场与后场的职能界限在模糊,也就是呈现出所谓的店仓一体化现象,这也被认为是线上下同价、同库存的基础。
对于传统零售商而言,前场用来卖货,后场被单纯的被认为是仓储,而在新零售就完全不一样,后场不仅要承担起线上销售的库存保障,做到一货一标,同时还要完成O2O配送的集单打包作业,一定的面积十分必要。
根据盒马官方披露的数字,后场面积要占到整体前场的三分之一,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了。传统家乐福、沃尔玛等零售商,动辄上万平米的前场,后场面积仅会占到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清晰的后场管理好处在于,拣货速度很快。传统零售商最为看重的是坪效,后场商品往往堆积成山,货架塞得很满,管理十分混乱,拣货效率自然奇低,想要确认某一种商品是否有库存,基本要靠拣货员运气。
此外,相比单纯的线上线下,实现店仓一体化之后,在备货方面只需进行加权备货就可同时覆盖两个渠道,大大减小库存压力。零售属重模式生意,缓解库存压力,可以让其现金流更加充裕。
当然,在库存方面,新零售再加上大仓到店的逻辑,对于线下实体的库存压力也会进一步释放。
从智能分拣到空间作业
实际上在智能分拣方面,电商大户京东、苏宁的大仓,包括天猫中心仓也早已做得足够好,不过这种大系统是履带传输,如果引进到超市里,显然会切断消费者动线,不合理。
面积有限,盒马玩起了空间概念,引进了自动化较为成熟的悬挂链系统,这种在家具、车辆、电镀、服装等行业较为成熟的系统,放在超市里,着实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在盒马还在特意强调其为商业机密,消费者猎奇心理,这种巧妙就更为受用。
与此同时,盒马前场内的分拣还采用了分级管理制度,划分出不同的区域。比如水果区域,就有专门的分拣员负责所有订单当中果品的分拣,其对货品更加熟悉,大大缩短了拣货动线,拣货效率更高。
经过电商物流化改造出来的新零售业态,在线上服务方面甚至要胜过传统B2C电商。
动态截单?
物流里面所讲的截单,一般是指固定时间为周期统计订单数量,并汇总统一分拣并派送。之所以要设置这个截单时间,是因为电商不可能做到一单一结,那样的话配送成本会相当之高,自然不会产生规模化效应。比如京东,分别设置为早晚的11点,也被称作“211工程”。
放在新零售领域,这样的静态截单逻辑就行不通了,生鲜果蔬要求的派送时效性更高,且日内订单变化较大,以盒马鲜生,全天会出现三个波峰时段,这就对背后的截单逻辑提出新的要求。
目前比较主流的做法是,以15分钟为单位,设置四个动态截单时间段,根据顾客下单时间,递延35分钟,再来给出顾客可以选择的精准的半个小时时间段。
这里面递延的35分钟已经涵盖到订单的确认、拣货的时间,也包括了一小部分用来合单的时间,还有派送员要花费在路上的时间、交接商品的时间。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物流,亦是如此。
C2C时代,消费者没得选,通达系配送三五天司空见惯,淘宝图个新鲜。
B2C电商,以低频高客单价为主,配送体验提升了一大截,京东搞出了8大中心仓“211工程”,立了行业标杆,每天两个11点作为截单时间,满足了次日达、当日达等配送,用户也可以多花3块钱买个2小时精准达。
到了生鲜电商,对配送时间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每日优鲜搞了前置仓,通过总仓+微仓,两个节点三段物流,实现2全城两小时配送。
如今新零售,更加变态了,主打果蔬高频低价,实现3公里30分钟配送。
我们发现,物流行业伴随着电商款速迭代,根本还是在物流各个环节提升效率,缩减配送时间。新零售物流突破点,自然也就集中在上文提到的几个方面:
首先,是智能物流设备的引入。目前商用分拣机器人在部分成熟的大仓已经投放使用,但其作业能力尚不足以完全覆盖大量的分拣工作,人与货这个链条终究还是存在需求。
其次,是核心物流算法的迭代。除了上文有提到的动态截单逻辑,实际上在合单方面也有算法可寻,根据客户收货地点的区块划分,还是先后抵达的路线长短等,综合考虑各种制约因素,此类物流算法的迭代也将大幅提升新零售物流的效率。
第三,是成熟物流体系的引入。以悬挂链为例,至少目前来看,这种一种较为适用的方案,但未来,会否有更好的替代方案,效率更高、更熟系统应用到新零售,也是一种思路。
电商繁荣后背的惨淡
纵观整个电商、生鲜O2O乃至新零售业态初见端倪,这一片其乐融融,背后却是物流行业的畸形发展。
从本质上讲,物流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需求越来越大,从业者却越来越不好过。特别是逐渐转化为计件工作制,快递员送一单,平均只能赚1-2块钱,快递员的生存现状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底层工作者的一个标志缩影。
商家之间价格战,平台方持续补贴,商品毛利被压榨得微乎其微,物流行业本就较高的配送成本更是被忽视,如今还在不断缩减的配送时间过程中持续抬升。
京东自营物流,财务上的高额亏损不断被业界诟病;每日优鲜也要客单价达到100元以上才勉强打平;5月底爆发的顺丰菜鸟事件,四通一达在背靠阿里的菜鸟面前毫无话语权。
目前,盒马鲜生平均每单的配送成本在9元左右,限于SKU数量及重量,派送员每次只能派送2-3单,这显然是一个典型的规模不经济的物流模型,即便订单量大起来,派送成本也不会均摊下来。
持续走高的物流成本,新零售们如何在不影响配送体验的情况下,在自营与众包之间做出让步,新物流之路可以说是任重道远。
- 该帖于 2017/6/15 15:21:00 被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