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心得(第二百二十集)
罗国正
(2021年3月)
2967、清朝诗画家、篆刻家王蓍,在他那个年代,享年八十八岁,非常高寿。他与王概、王臬合编《芥子园画谱》,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美学思想主要如下:
1、启人逸致,夺造化而移精神。
2、笔墨间宁有雅气,毋有滞气。宁有霸气,毋有市气。滞则不生,市则多俗,俗尤不可浸染。
3、绘画技巧追求“神理凑合”,“笔墨为传神”,“画至于神,能事毕矣,岂有不自然者”?“得其精神”,须“固其形似”。
4、画花“常含欲语态,自有动人情”,“形先得妖娆”。
5、“全势得”,“合而观之,则一气呵成;深加细玩,又复神理凑合”。
6、必须上求古法,古法未尽,则求之花木真形。
7、惟先矩度,而后超神尽变。
8、或创于前,或守于后,或前人恐后人之不善变,而先自变焉;或后人更恐后人之不能善守前人,而坚自守焉。然变者有胆,不变者有识。
……。
王蓍和众多美学人物一样,都留下一些给人美的享受、启迪心智的句子,人们在欣赏众多这样的句子后,精神境界也渐渐地提升。这是一条提升境界很好的途径,而且很多人都可以做得到。美学是优质的精神粮食。虽然不少美学人物的思路、表述的内容,大部分是因循前人,因中国古代的理念、技法都具有同构性,在同构中酝酿共生,即同一**而生的子孙。但表达的语句,各有个性、特色。仅从语言的角度去看,也值得称赞。当一个人的灵魂都是充满着优美,智慧的句子时,再加上创造性地发挥,自然也会成为人物。
当我读到“启人逸致,夺造化而移精神”时,王蓍已为艺术攀登者,树立起崇高的目标。这须艺术创作主体修炼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然后外化为客体——艺术品。再通过所创造的“夺造化”的艺术客体去“启人”,实现“移精神”!精妙!
怎样才算“夺造化”呢?我觉得他这句话可以作为解释:“合而观之,则一气呵成,深加细玩,又复神理凑合”。王蓍总的美学思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法古然后创新。他辩证地看待前人与后人、守与创、不变与变等关系。在艺术创作的历史发展上也如他所说的那样:“然变者有胆,不变者有识”。世间缺的是胆识过人的大才。有胆识者,胜!
2968、清朝画家费汉源认为:“凡山水间人物,点擢者多静野朴之风,冠裳简古,气象生动”;“不可臃肿墨堆,形如傀儡”;须“泉水宜洒落,要有飞奔喷射之雄”,莫“凝滞柔弱”;奇观要“壮丽”;“村舍又宜古朴”;“亭馆全在幽雅”。意境有“三远,惟深远为难。要使人望之莫穷其际。不知其为几千重。非有奇思不能作”。这都是观察、体验现实生活的经验之谈,不按这些绘画,会令人感到怪异。
2969、清朝书画理论家蒋骥主要的美学观点如下:
1、“学书莫难于临古”,“当先思其人之梗概及其人之喜怒哀乐,并详考其作书之时与地,一一会于胸中,然后临摹。这样又“可以涵养性情感发志气”。
2、“知篆隶则楷法能工、篆法森严,隶书奇宕,运用篆法,参合隶书,可谓端庄杂流丽矣。乃于字势之长短、大小,又因其自然,则直与天地为消息,万物为情状,错综变化,意趣无穷。”
3、“作书全力,笔划如刻,结构如铸,间用燥笔如抽茧,然惟知篆隶,方能解此。”
4、“以自成一家。如圣道一以贯之也”,则“字里行间,其人之度量、志气一一毕露。若间架未定,随笔涂抹,即心切追摹,此不能有帖,更不能有我。”
5、“须未画部位之先,即留意其人行止、坐卧、歌咏、谈笑。见其天真发现,神情外露,此处细察,然后落笔,自有生趣。”
6、“笔底深秀,自然有气韵。此关系人之学问品诣。人品高,学问深,下笔自然有书卷气。有书卷气,即有气韵。”
7、“临摹名人真迹,先求其用笔用墨之法”。
蒋骥以上的观点,着重于艺术家通过努力学习,认真临摹,使主体具有“书卷气”的品质,这样,创作外化为客体时,生成的艺术品“自有生趣”。他强调要认真细致观察临摹对像,然后落笔;如果是临摹艺术品,还要了解作者的历史和当时创作的情景,将这些“一一会于胸中,然后临摹”。这都说明读艺术史、读书法史、读艺术家的个人传记非常重要。很多初学者多数缺少修这门功课。这门功课还告诉人们艺术是如何演变而成的,对艺术品是如何评判的,里面有大量的审美标准等。临摹、模仿的重点在于掌握原创作者的意境和技法、标准。有丰富经验的艺术家,当他遇到陌生的作者的作品时,虽然他不了解作者的经历,但他可以从欣赏作品中,甚至更进一步临摹这作品(这样获取的信息更多),解读到作者心境、甚至大概的经历。欣赏者、临摹者与作品之间,灵魂在交流,其中得到了奥秘解码。人长期沉浸在这样的艺术活动中,内涵自然会不断丰富。
其实,大量的艺术创作过程,是不断地探索、提高、追求优秀、超越的过程,思路越来越清晰,境界不断地升华,大器乃至大气就在这过程中逐渐形成。
2970、清朝画家、书法家蒋和说:“画者理也意也,梅道人诗:‘诗中传画意。’得其意已足,才着相便俗气。吴融诗:‘良工善得丹青理’。”蒋和提出“意到理到”的命题。同太极拳的“意到手到”理念有相通之处。书画艺术的高手在创作时,常是意到、理到、手到三合一。他又说:“未落笔时先须立意,一幅之中有气有笔有景,种种具于胸中,到笔着纸时,直追出心中之画,理法相生,气机流畅,自不与凡俗等。”“树石布置,须疏密相间,虚实相生,乃得画理。”“字有收放,画亦有收放,当收不收,境界填塞,当放不放,境不舒展。”他强调立意、创作动机,尊重审美规律,此为理;熟练用笔技巧,练到有气场感,创造时显现出气路,明晰种种景布置,了然于胸,然后落笔将心中画外化为艺术品,这就是法。书画作品的生成,实现“疏密相间,虚实相生”则“理法相生”,这样就善于创作了,或可以这样来表述蒋和的艺术美学观点:首先用念、理念来运用心法,在心中构筑起理想的图画。然后,用念、理念启动、制导心法,再由心法步步管理好技法的实施,最终实现了目标,主体的理念、精神蓝图外化为客体——优秀的艺术品。要做得好这样,须经年历练,这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
2971、清朝书画家汪之元认为:画墨兰竹,“写影者,写神也。脱不得神,则影亦失之,何况形似乎?”我认为这观点明显狭隘。
2972、清朝印学家袁三俊喜篆刻,他父师呵责都制止不了,结果有了成就。他认为:“广搜博览,自然会心”。“惟胸饶卷轴,遗外势利,行墨间自然尔雅,第恐赏音者稀。”他喜欢“苍兼古秀”、“光即润泽”、“朴实浑穆、端凝技重”、“骨肉停匀”、“灵动”、“写意”、“天趣”等风格,并以此作为审美标准。
袁三俊不屑举制,痴迷印学,终成著名的印学家,他的美学观点简洁实用,使很多后学受用。这说明良好的兴趣、喜好,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他注重通过结构、章法、纵横、布局的合理,反对轻浮、薄弱、死板、无趣的表现来传达出精神。他这种美学理念,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人生要注意修行的美学要点。
2973、清朝印学家夏一驹认为:秦印如“断钉截铁”,碾玉“圆转遒紧,硬中带软,起止皆方”;汉官印“其篆法有端方兼流动者,有流动兼端言方者”;刀法有“起止俱方,竖画齐粗,转折方直,势如断铁”,亦有“头方而破碎,状如月钟,转折亦方,其势古峭生动”,还有“起止皆方,转折圆软”;或是“头带破碎,起止肩亦方,硬如画铁,有圆头圆肩,虽系错落纵横,妙在不离规矩”。
从夏一驹印学的美学思想中,人们可见秦汉文化对华夏文明发展的影响,常言道:秦砖汉瓦,留下了属于古典主义美学光辉的史页。夏一驹以上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是说,有截铁之坚,以方为主,兼有圆软,生动,错落纵横,不离规矩。
2974、清朝印学家高积厚极为推崇汉印,他主张“平方正直,朴质诨茂”作为典范。他评说:“古之印章,妙在落墨”。他提倡:“意在笔先,方成急就,手随心运,乃作烂铜”,方到“神明焕发,照古映今”。他又评说:“唐尚纤巧,好为盘纠,颇失旧法”。他反对:“无源失本,假托形似”。他认为“体势方正”,“气象端严,堂皇冠冕”才是“正则”。他告诉热爱篆刻的人,须精研《说文解字》,明白篆文的含义和结构,揣摩秦汉印章,“一以秦、汉为归”。注意“形必神随之”,“无徒张其形”,“貌必意溢之”,“无徒饰于貌”,力求达到“劲古”、“舒展”,“胸有成形”,“一刀而成”,“圆健之笔,得此为上品,不得此为奏刀之未善”。
人生短暂,很多人都想通过自己的活动,自己所创造的客体,来印证自己的主体,将自己的灵魂、智慧、能耐输入其中,以求得到长久的存在,希望有那瞬间,创造了永恒。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企业家、文学家、艺术家、建筑师等等,他们各自以自己的专长,来实现这个梦想。印学家选择的方式也非常优秀,他们将自己的理念、学养、技法刻在石头、金属上,这些物质载体是可以非常长久地保存,不怕火烧水浸,不容易损坏。很多石头不知多少亿年形成,黄金刻的印具有非常的稳定性。印学、红印,这是中国符号,充分体现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有的智慧,艺术的创造力,创造出的一个艺术品种里面的学问,博大精深。一枚小小的优秀印章,于微见著,承载着创作主体和用印者多么深远的情与理啊!
从高积厚的美学观点来看,我以为他总的意思是:努力学习、训练,尤其是在篆刻上以《说文解字》和汉印的学习、临摹、雕刻作为重点用功,并内化为心法,使自己成为优秀的创作主体,在外化为艺术客体时,达到神形相随,胸有成形,神意已具,然后以圆健之笔一刀而成,达到劲古、舒展之上品。
(待续)
本集责任编辑:严建中 詹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