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建国60年民生往事 中国生活记忆之80年代

来源: 联商网 2009-09-03 08:43

  1980年全国每人平均消费粮食428斤;1980年全国平均每人用于购买穿着的零售额为42元。城乡人民棉布消费虽未达到1957年水平,但穿着的质量大有提高。1980年皮鞋零售量达1.69亿双,比1957年增长8倍。

  1980年全国平均每人用于购买日用商品的零售额为42.4元。购买自行车、手表、电视机等占用的零售额比重由1952年的0.5%提高到1980年的24.5%。

  80年代生活关键词:

  万元户,个体户,潘晓,张海迪,女排,少林寺,金庸,下海,红裙子,邓丽君,卡式录音机,迪斯科,“五讲”,“四美”,抢购,时间就是金钱,小康。

  “幸子衫”“光夫衫”和红裙子

  1982年,随着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的播放,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一起成为当时许多人最喜欢的明星。幸子身世之谜,大岛茂深沉的父爱,光夫执著的爱情……沉重的故事浸染了爱情的曼妙,主人公成为中国的超级偶像。

  当时,满大街“幸子衫”、“幸子头”、“光夫衫”、“大岛茂包”不仅让个体户赚了个钵满盆满,也让中国大众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名人效应”。

  于萍在《〈悠长假期〉与“哈日”风潮》中回忆:1982年的《血疑》完全是今天青春偶像剧的套路。面孔青春的山口百惠饰演的幸子嘟着嘴,貌美如春日的铃兰。当时的报纸说:“日本电视剧《血疑》上映期间,有个针织厂积极组织生产一大批幸子衫,迎合一些青年人的弄潮心理,结果所产商品被抢购一空。”

  现在谁也不会再将短款针织衫叫做“幸子衫”,愁肠百转的爱情与歌声只在怀旧时一闪而过,唯一偶尔提起的山口百惠,如今微有发福,美人迟暮。

  街上流行红裙子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人开始意识到:穿衣服“出格”一些,不一定与意识形态的健康与否有必然联系。

  1981年4月21日《北京晚报》报道,北京市友谊时装设计了一种连衣裙,玲珑俏丽,一上市就受到了广大妇女的青睐。

  1984年拍摄的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反映的是纺织厂的女劳模与漂亮裙子之间的矛盾冲突。银幕上的“红裙子”,是中国女性从刻板的服装样式中解放出来,开始追求符合女性自身特点的服装色彩和样式的标志性道具。

  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大丰棉纺厂。来自乡下的女工阿香,听说上海的姑娘有比赛穿漂亮衣服的习惯,名为“斩衣”、“斩裙”,便托卖服装的个体户“小铃木”买来漂亮的红绸裙,以此抗拒女工们讥笑她是乡下人。

  劳模陶星儿很喜欢这件红裙,悄悄往自己身上比试。阿香发现陶星儿穿起红裙十分漂亮,便邀她同去公园中“斩裙”。值班长却对红裙十分看不惯,陶星儿便悄悄为这件红裙加上白领白布贴。结果又被女伴们七手八脚扯掉了。在同伴们的怂恿下,陶星儿终于与女工们一起来到公园中。她独自走在众目睽睽的人墙间,与各式裙衫大胆比美,把所有美衫美裙“斩”得落花流水。

  与红裙子同时,一部名叫《红衣少女》的影片一公映,立时成为时尚的标签,红衣风靡全国,连同片中一句经典对白:不要太多情,不要假正经。

  1986年7月12日,《中国纺织报》登载了一篇有关北京早期服装市场的稿件,题目是《北京流行黄裙子》。红裙子一统天下被迅速瓦解,女性着装进入了红黄并存的鲜艳时代。

  模特儿引发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穿起了时装!”

  1980年,中国第一本时尚类杂志《时装》在北京创刊。

  1981年,中国内地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报名人数是预计的4倍。3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轰动。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

  1984年10月,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10所艺术院校在《北京晚报》联合刊登启事,为美术系公开招聘模特儿。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

  这项启事吸引了171个报名者,大多数是待业青年。在他们中要精选出20名女性和10名男性模特儿,年龄在17~30岁之间,每月固定工资40元,每小时造型时还可以得到津贴,预计每月收入可以超过100元,聘用合同以半年为期。

  以前学校请模特儿都是靠教师学生介绍,自从经济政策允许发展个体户以后,找模特儿越来越难了,有关院校建议公开招聘,文化部同意了。

  由于封建旧传统观念的束缚,做模特儿被认为是羞耻的。有些报名者不敢告诉父母,要求不要公开自己的名字。
  (广州日报)

本文为联商网作品,版权归本站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侵权必究。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