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门户网站

贵阳百货大楼

 
2009-9-14 17:20:03 评0 我要评论
 

  
  70年代的贵阳百货大楼
  
  80年代的贵阳百货大楼

  在车水马龙的大十字中心,一栋浅黄色的带有苏联时期建筑风格的四层楼房,湮没在周围高大现代的摩登大楼里,而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这里却曾是当时贵阳市民的购物中心——百货大楼。
   
  很多老贵阳人,提起记忆中的那座百货大楼,都装着一段故事。今年70岁的何大爷回忆,1953年,百货大楼正式营业那天,简直是轰动全城。“货真价实是当时百货大楼的硬招牌,我买的一块手表,几十年都没有坏过。”   
   
  31岁的吕雯说,小时候每次逛街都会绕到百货大楼去卖上海产的大白兔奶糖,因为两块大白兔能泡一杯奶,“不过印象里,百货大楼的服务员服务态度不怎么好,买到东西之前多半只能隔着柜台看,要是询问的问题多一点,有的服务员会很不耐烦,给你甩一个白眼。”
   
  对于服务质量差的说法,百货大楼退休职工戴自琴却不太认同。“我是1989年进的百货大楼,穿上统一的制服,白衬衣、红裙子,再系上一条黑色的领带,心里那个美,那个自豪。我当时在工艺部负责卖塑料花,我们都是很热情的,有时候端出来10几盆花,顾客就只买一盆,可我们还是乐呵呵的。当时还有个商管科,专门监督服务员的服务质量,不允许和顾客吵架,不允许在上班时间坐板凳,不允许在柜台上吃饭等等。”
   
  戴自琴说,从五十年代始建起到九十年代初期,百货大楼无论是从大楼的规模还是室内的装修,在贵阳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并成贵阳商业的标志性建筑和以大十字为中心的商业圈。经营项目也包罗万象,从一分钱一根的绣花针到五颜六色的布料,从一盒盒精致的糕点到家电产品,可谓应有尽有,而贵阳人惊人的消费力也从那时起就得以体现。“光是我们卖花,平均一天就能卖1500元左右。1990年,新百货大楼在马路对侧拔地而起,新老百货大楼交相辉映,每天的营业额都是几十万元。曾经有昆明的百货业同行来贵阳出差,看我们这么好的销售成绩,连连感叹,你们贵阳人的消费力不得了。”
   
  然而,50年的光环终于逐渐褪去,2005年底,省高院公开拍卖贵阳百货大楼,这让很多老贵阳人心头一震。家住民生路的老居民叶先生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百大人”、“大哥大”是百货大楼多年来的一种自豪,但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来临,这个贵州百货业的“龙头”突然间就倾塌了,这也是一种必然,仿若一个迟暮的老人,她的营销方式、经营理念,甚至内部布局都已经呈现出了风烛残年的老态龙钟,不堪面对现代百货业的哪怕仅仅是轻微的一击。
   
  如今,新百货大楼已经更名“智诚百货商场”,而老百货大楼也被琴行、眼镜行、服装专卖店等商铺“瓜分”,新的商业中心也在不断涌现。那些簇拥在玻璃橱窗外欣赏新服装的惊艳表情,那些等着购买一、两斤糖果而排出的长长队伍......成为百货大楼永远封存的故事。
  (贵阳日报 作者:彭雅)

$contentNav$
好友E-mail:
关于
新闻
博客
论坛
视频
本新闻共有评论 0 查看所有评论
>> 会员发表评论可增加两个积分 还没注册
(最多字数不超过1000)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会员注册
联商网电话:0571-87015503  传真:0571-87015503-813  Email:webmaster@linkshop.com  
浙B2-20070104   版权所有 ©200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