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快时尚ZARA连锁店“高贵不贵”的启示

来源: 联商网 2009-11-25 11:20

  

  走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上,时尚之都的魅力无处不在,这里精品荟萃,名店云集,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遗憾的是,值此全球经济低迷之时,许多顾客在不菲的价格面前捂紧了钱袋,一些装潢考究、陈列精美的专卖店门可罗雀,生意萧条。然而,同样是在这条租金昂贵的大街上,服装连锁店ZARA却人气旺盛、销售火爆。原因何在?当你走进ZARA专卖店,就会发现,ZARA的服饰质优价廉,颜色鲜明亮丽,时尚感绝不输于其它名品,但其多数商品的价位却在30欧元左右,最低的只有6欧元,最贵的女装也很少有超过100欧元的。原来,“高贵不贵”是ZARA竞争制胜的秘诀。

  
  定位“买得起的快速时尚”

  ZARA是西班牙Inditex集团的主力品牌,在全球共有大约630个店面,年营业收入超过32亿欧元。ZARA有个有趣的特点,它常在租金昂贵的商圈开店(例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的精品圈,英国爱丁堡的王子街),却喜欢以平价销售质量上乘的商品。ZARA的市场定位是“买得起的快速时尚”。据有关数据显示,国际名牌服装的仓储期一般为120天,而ZARA只有12天,最快时只有短短7天。如此快速的周转率大大降低了ZARA的仓储成本,而仓储成本的降低意味着更低的成本和商品的快速更新。往往最新一季的Dior新装刚刚在巴黎T型台上亮相,两周后,北京、上海的时尚男女就能够惊喜地在ZARA专卖店里发现Dior最新款式的影子,而价格可能连Dior的1/10都不到。ZARA是如何在设计上满足快速与时尚这一看似矛盾的市场需求的呢?

  
  ZARA店铺一角

  ZARA的竞争优势在于速度,速度是其供应链最致命的武器,ZARA在设计整条供应链时都是在围绕着速度做文章。在正常情况下,时装流行周期一般为一年四次,而ZARA则以2周为单位,将新产品铺货至店面,一年26次快速推出最新流行服饰。这一做法打破了常规,能够迅速有效地感知和捕捉市场的瞬间变化,并以一种革命性的速度做出回应,在数天之内就能对市场需求做出反馈,因此它根本不需要有大量的库存。在ZARA专卖店,任何商品只要在3周内没有卖出,立即下架回收。

  为了掌握这种快节奏的销售模式,ZARA强调:全球600多家店面的销售人员,必须迅速有效地向总部汇报观察顾客流行品味的各项资料;针对顾客来店信息、流行趋势信息,总部拥有200多名优秀的时尚设计师,能迅速完成服装与配饰的设计。由于ZARA的产品销售期极短,而且保持了足够的新鲜度,所以,ZARA的商品从不打折,再加上其“多品种小批量”的营销策略,让顾客产生一种“看中意就必须立即购买”的急迫感,ZARA的滞销库存和存货跌价损失十分有限,且足以弥补渠道租金的成本压力。ZARA通过优化供应链而形成的商业模式,被业内誉为“服装界的戴尔计算机”;而ZARA的最大股东AmanacioOrtegaGaona也因此而成为西班牙首富。

  优化供应链比降低成本更重要为了掌握交货质量与时效,ZARA一般不采用外包的生产模式,其产品基本上完全由直营工厂生产,主要是在西班牙生产,这样它的人工成本可能会比较高,但另一方面,ZARA通过优化供应链所节省的成本远远超过了其工成本,因此,它才能做到“高贵不贵”。

  著名学者郎咸平曾提出过一个产业链的概念,他认为:整条产业链可以分为7大环节,中国的制造企业是产业链7大环节中的一环。除了制造之外,其它6大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6大物流环节加上1个制造环节,构成了一条被称之为“6+1”的产业链。郎咸平将ZARA与中国广东的服装企业进行对比后发现,我们的服装企业要走完“6+1”整条产业链,从产品设计一直到卖出去,平均需要180天的时间。他简单地算了一笔帐,如果企业需要180天才能把制造好的衣服卖出去的话,一件衣服就要在仓库里放180天,假设一件衣服每天的仓储成本是一块钱的话,我们就要花180元来存储这件衣服;而ZARA把从产品设计到零售为止的整条产业链压缩到了12天,如果一件衣服的仓储成本就从180元下降到12元,相当于缩减了168元的仓储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它还需要考虑人工成本吗?此时,人工成本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业内人士认为,在整条供应链中,采购和生产两个环节与成本的相关性比较大,但更关键的是后面的物流环节,目前,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将重心转移到了供应链末端,希望末端变得越来越本地化,让最终的资源配置更加贴近市场,贴近顾客,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由于滞销库存和存货跌价造成的损失,企业也将拥有更大程度的灵敏性和更加快捷的顾客需求反应速度。

  在跟随中创新超越尽管ZARA得到了许多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也有很多人对ZARA恨之入骨。仇恨ZARA的多为一些大牌的服装公司,往往它们刚刚发布了服装的流行趋势,还没来得及生产出来,ZARA早已将类似的样品做成成衣,销往全球,这让这些大牌服装公司十分恼火,ZARA也因此而官司不断。尽管每次官司几乎都是以ZARA失败而告终,但是ZARA依然乐此不疲,他们似乎也愿意为此而付出高额的“模仿费”。而ZARA的顾客则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他们可以用更少的钱,更早更快地享受到穿大牌服装的感觉。

  显然,ZARA是一家典型的采用跟随策略的企业,跟随策略也许不会得到太多的掌声,却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商业模式。但是,跟随不是跟在别人后面简单地模仿和照搬,而是要在跟随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创新和超越。以日本的轿车为例,众所周知,日本汽车最早是模仿美国的,但是在追随过程中,日本进行了创新与发展,它们开发出了更省油、更经济的车型。当日本车刚刚进入美国市场时,美国人很不以为然,然而几十年过去了,美国人突然发现,日本车在美国市场的份额竟然超过了本国汽车。

  在中国,采用跟随策略的企业数不胜数,如何在追随中超越对手,发挥出自己的独特优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ZARA的故事对我们不无启发。

本文为联商网作品,版权归本站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侵权必究。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