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黄光裕近忧已解 国美大病未除

来源: 联商网 2010-12-26 11:23
  毫无悬念的是,在新一次的国美临时股东大会上,黄光裕利益的代言人邹晓春、黄燕虹进入国美董事会,从原来的11人增加至13人。至次,不仅结束了国美董事会中陈晓、王俊涛、孙一丁、魏秋立等原黄家利益代言人“临阵倒戈”,仅剩伍健华一人的尴尬格局,也直接将此次“黄陈”两人的明战转向暗斗。

  当前,横在黄光裕心头长达半年多的“忧患”正在被不断清除。在面临陈晓陆续释放出的“鱼会死、网不破”等种种信号后,黄光裕先是剥夺了陈晓控制下的董事会临时增发的授权,随后又顺利实现了董事会成员的扩编,试图打造一种相互牵制的平衡发展关系。不过,存在于国美电器两年多的“商业模式”大病仍未根除。

  当年,同为竞争对手的国美黄光裕与永乐陈晓曾在区域市场上展开过正面较量,随着陈晓创立的永乐被黄光裕创立的国美全资并购后,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同为企业家的陈晓显然在商业智慧和商业眼光上弱于黄光裕,但这并不影响黄光裕此后对于陈晓个人“精于计算和谋划”能力和“速战速决”执行能力的认可,最终成就了两大企业家之间在商业利益争夺之外的个人友谊,甚至上升到“惺惺相惜”的高度。

  现在来看,黄光裕与陈晓的这场争夺战,早在黄光裕突然被抓、陈晓逐步掌握了其在国美电器内部的话语体系后,便已经提前打响,而绝非是今年8月的那份宣告两人友谊正式破灭的5项动议函。同时,双方争夺的焦点绝非国美控制权背后的“巨大利益磁场”,想来仅拥有不足2%股份的陈晓也非常清楚,难以通过“蛇吞象”方式从拥有30%股份的黄光裕手中占有国美电器。

  双方对国美电器控制权争夺的根本在于,两大中国家电零售业顶尖企业家,对于企业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的意见分歧,黄家方面始终认为中国家电零售产业远未饱和,必须要通过规模制胜并领跑,必须要保持高速的开店步伐和员工的紧迫感。而作为曾经的企业家,陈晓则坚信,必须要在“大规模开店、大规模采购、低价格销售”的商业模式之后,找到一条“既有规模又有利润”的新型商业模式。

  可惜的是,陈晓的这场“新商业模式”探索试验在展开一年多之后,便突然被黄家方面叫停。理由也颇为简单和合理:作为职业经理人的陈晓,没有资格拿着大股东的资金去追逐自己当年在永乐电器未实现的“家电零售业新商业模式”探索梦想。同样,今年下半年以来,老对手苏宁电器方面旋即拉开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跑马圈地扩张战,再度给陈晓的这一战略目标沉重打击。

  或许,对于中国的家电零售业而言,现在最佳的商业模式便是“大规模跑马圈地、大规模采购、低价格销售”,只能挟巨大的消费群“向规模要效益,向供应商要利润,挤压竞争对手生存空间”。或许,陈晓在过去两年来通过“清理业绩不达标”门店提升经营业绩、寻求企业新利润增长点的模式,还需要等上几年。

  或许这场到目前为止尚未画上圆满句号的争夺战,并没有“对与错”,更没有“真与假”,我们更希望将其看做是一场关于家电零售业未来商业模式方向和体系的探索,我们还希望更多的民营企业家在选择职业经理人的运营模式前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和个人修为的提升。

  虽然,未来在国美电器风平浪静,甚至还会快速繁荣发展的背后,黄家方面将在国美电器内部关于企业发展战略、经营思路、扩张方式等方面展开新的控制权争夺战。最终,国美电器的发展,一定要在黄光裕的“先规模做大再做强”和陈晓的“追求一定规模下经营质量的最大化”两者之间选择一条发展道路。否则,黄家新增两名董事会成员的举动就会缺乏商业价值,同时国美电器的发展也将会在持续内耗中衰退和萎缩。
  (中国企业报 许意强)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