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恒隆广场客流减少 万达广场撤柜
作为济南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购物中心,恒隆广场自开业伊始便备受关注,从国际大品牌到高档餐饮,再到环境绿化,无不成为济南市民谈论的焦点。但是,集中的关注似乎并未转化为强大的购买力。近日,经济导报记者发现,与早些时候登陆济南的万达广场一样,在经历了“万人空巷”之后,恒隆广场目前正面临着客流锐减的尴尬。
山东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导报特约评论员李铁岗22日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代表高端商业的恒隆、万达等城市综合体,在济南这样一座二线城市出现“水土不服”是意料之中的。在引领国际潮流的同时,如何与当地消费有机结合,将是这些商业巨头“扎根”的关键。
客流明显减少
“恒隆广场的客流量比刚开业的时候减小了很多。”18日,在恒隆广场二层购物的济南市民贾女士告诉导报记者,刚开业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来看热闹、长见识的,真正到恒隆消费的人还是太少。
毫无疑问,恒隆广场在济南市民中成功树立了“高端”的形象———国际大品牌,装修好,价格高。“如果是单纯逛街,我会选择恒隆;要是需要购物,一般都是直奔银座和贵和。”贾女士告诉导报记者,恒隆广场压根儿不会让她有“掏钱”的冲动。
事实确实如此,周末下午,本是购物消费的最佳时间,但整个恒隆广场显得格外冷清,偌大的购物长廊,只有不多的人在闲逛,经常出现前方几十米都没有一个人的情况。
对于恒隆广场,消费者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太高档”,与济南传统的人文气息并不一致。对此,李铁岗解释说,“商业最重要的是要在合适的时间,选择最优的消费群体。”
“在济南,大润发是个成功的案例。其成功得益于两大因素,一是时机恰到好处,当年济南处于商业模式引领消费习惯的时期;二是大润发准确评估和迎合了当年济南的消费习惯。”李铁岗说。
万达出现撤柜
如果说恒隆广场的人气稍显冷清,万达广场就只能用惨淡来描述了。同样是周末傍晚,万达广场所在的经四路显得格外安静,门外宽阔的步行街只有路人匆匆走过。
在万达广场引以为豪的万千百货,稀少的客流与豪华的装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驻万千百货的品牌一般,价格又高,很难吸引到顾客。”在万达广场休闲的济南市民王先生告诉导报记者,自己平时只到万达广场楼上的餐饮区消费,对楼下的“大品牌”不感兴趣。
导报记者了解到,已经有商铺开始撤离万达广场,原因是客流太少,赚不到钱。“最近我们感觉非常明显,生意下降了好几成,平时赔钱,周末稍微好一点。”万达广场三楼餐饮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导报记者,像火锅、牛排等餐饮生意都不太行,而服装因为价格太贵,生意还不如餐饮。
“济南的商业地产过量也是其生意惨淡的重要原因。”李铁岗说,“随着国家及各地针对房地产市场中住房市场的限购措施相继出台,更多的资本期望通过开发商业地产规避政策风险。但这会遇到需求容量与供给容量是否匹配的问题,过量的供给与需求的不足,必然引起激烈的竞争。”
扎根本地需求
“现在恒隆、万达等定位高端的商业广场,经历从‘繁荣’到‘惨淡’的‘过山车式’发展是正常的。”李铁岗对导报记者表示,商业地产作为新兴的商业模式,开发商在某个城市的定位不一定准确。
“在开始阶段,人们出于新奇等原因会形成其虚假繁荣的场面。如果新的商业模式和当地人的消费习惯不相匹配,必然会进入一个比较冷淡的时期,也就是商业模式与当地消费习惯的‘磨合期’,亦可称之为‘过渡期’。这需要经营者积极调整思路,过渡不成会有很大的麻烦。”李铁岗说。
事实上,万达广场的生意冷清与其模糊的定位有很大的关系,既像是城市综合体,又像shopping mall,而室内步行街与万千百货布局设计不尽合理。上述市民王先生表示,室内步行街两侧的商铺截住了通往万千百货的客流,很多商铺又没有特色,难以吸引消费者。
李铁岗表示,随着人们消费意识的不断变化,商家与消费者的角色出现对调。“现在商业地产的突破口在于深度挖掘当地消费习惯,调整定位与经营思路,主动迎合当地的消费习惯,实现商业定位与当地消费习惯的真正融合。”
(经济导报 记者 邵好 姜旺)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