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15年前为何收购郑州百货大楼?欧亚曹和平首揭尘封往事

来源: 大河财立方 杨霄 2021-11-02 17:29

一个尘封河南商界15年的秘密,终于获解。

故事起始于2006年,但真正进入公众视野的时间是在2011年。这一年11月,长春欧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亚集团)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成功拍得郑州市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百)33.08%国有股权,就此成为郑百第一大股东。

彼时的郑百,虽为一代中原商界“名场”,却已是改革多艰、负债累累、强敌环伺、摇摇欲坠,它甚至被业界视为“退休企业”。而欧亚集团从吉林远赴中原将郑百收入麾下,究竟图啥?

适逢郑百66年庆典,欧亚集团董事长曹和平在接受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独家专访时,就该笔收购案首次做了价值详解。

曹和平说,该笔收购案有博彩的成分,但他更看准了郑百团队和“中原机会”。2021年,郑州遭遇暴雨、新冠肺炎疫情等多轮灾害,郑百仍旧实现了销售额、利润“两位数”增长,这即是清晰、直观的印证。

欧亚集团董事长曹和平

15年前的郑百

在别人眼中是“残古董”,在他眼中是战略要冲

大河财立方:2011年,欧亚集团发布的上市公司公告,向河南公众传递了“郑百收购案”。但时至今日,这场收购案的起始和脉络依旧待解。请您谈谈。

曹和平:我们和郑百相识很早。2000年之前,双方在全国性商企行业活动或会议上频频相遇,由此产生了交集。

更何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郑州商战,在中国商贸服务业变革进程中所产生的影响,举足轻重。当年的郑百、亚细亚等“六朵金花”,以及郑百文,是中国商企的学习榜样。

“郑百收购案”起始于2006年。它是欧亚集团实施“中三星”战略的成功案例之一,目的是在中原地区寻求一个战略落地点,推进品牌门店进入新市场,以此实现连锁化、规模化扩张。

2014年,这场收购历时8年得以全部完成,主要工作是在债务偿还、股权改造等事项。

如大家所见,今天的郑百是崭新模样,它已是郑州中年偏上群体消费的一号目的地,也是郑州百姓家庭消费的一号目的地。

大河财立方:中国加入WTO后,推动了国内实体零售业切换赛道,由“商品为王”转向“载体为王”的新周期,催化了内外资本在国内市场跑马圈地。欧亚集团在什么时候有了入驻中原的想法?2006年,郑州金博大城商业物业租赁权拍卖(大商集团曾以4.21亿元天价获该物业三年经营权),欧亚集团是否也是参与者?

曹和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欧亚集团提出的“三星战略”,分为小、中、大三步。“小三星”战略,是站稳长春商业市场;“中三星”战略,是南进北拓、辐射全国;“大三星”战略,是立足国内,走出国门。

2000年前后,欧亚集团“小三星”战略基本实现,在长春投建的60万平方米欧亚卖场(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购物中心)顺利开业。就此,欧亚顺势打开了“中三星”战略,并将进入中原市场列为重要选项。

2006年,郑州金博大城物业租赁拍卖,欧亚集团也曾参与。但在调研中发现,这宗物业租金价格不合理,承接后很难实现单店盈利,所以就没有出手。

相比前者,郑百的问题着重于诸多硬件经营要素。如,历史债务包袱、股改迟缓、融资能力缺位。同时,在“规模为王”的市场竞争赛道上,郑百商场的单体规模、硬件都落后了。

但难能可贵的是,郑百经营团队的品质是优秀的。这不仅是他们的诚信、韧性、专业,更是他们在身处逆境时的担当与创造力。我们对拟收购目标的运营团队、单店运营能力非常看重,所以,这给了欧亚集团接手郑百的理由和信心。

“郑百收购案”历经数年

欧亚集团究竟忙了点儿啥?

大河财立方:2006年至2013年,欧亚集团对郑百的收购行动很保密。为何会消耗8年时间?

曹和平:老国有商企的改制、改革存在一定的现实难度。在实施收购过程中,很多事儿并不能一蹴而就,而需细细打磨。

更何况,当年的郑州城市中心“空心化”(指城市核心区居民外迁)趋势已非常清晰,二七商圈内的大型购物中心建设更如雨后春笋。在此背景下,郑百零售商业部分规模不足2万平方米,它连个像样的停车场都没有,那么它能做什么?这必须要找到破题方向和解题路径。

我在当时的想法是,郑百如果做不了综合型百货店,就做专业百货店。利用自身门店地理优势、交通便利性,抓住几个消费者刚需商品品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年龄客群,就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活路”。

大河财立方:据了解,郑百在2017年才重新实现盈利。在欧亚当年424.5亿元的经营大盘中,郑百单店年经营规模或可忽略不计。另有传闻,这十多年来,欧亚集团一直没给郑百下达过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这是否属实?

曹和平:集团没有给郑百下达过经营指标,并不是没有考核。依照它的软硬件条件,集团对其单店的资产有效化、投入产出比、竞争环境、经营团队能力等方面,与国内同业做了充分比较。

今天的郑百经营很良性,既不欠人钱、又不欠人情。如今年,郑州先后经历暴雨、疫情侵袭,郑百经历数次闭店,仍能保持业绩、利润双增长。当前国内有多少同等规格的老百货店,能活得像郑百这样?

欧亚做商业,要的是里子,不是面子。

大河财立方:15年后再看“收购郑百”,您觉得这事儿值吗?仅凭郑百现有的经营条件,它的未来在哪儿?

曹和平:当年,因看中了一个团队收购一家企业,这有一定博彩的成分。今天,郑百活了,它在欧亚集团所承担角色,是一个传统中型百货店转型升级的“活样本”。

当年对郑百收购实施后,欧亚集团更多是帮助这个新的子公司承担一些外债、过一些“坎”。而一家孤立门店的突围方向、路径、实施计划,源于郑百团队的自驱力与创造性。这就是一场郑百团队的自我救赎。

在经营发展当中,集团与郑百团队有过发展意见交流。早些年,集团希望郑百团队加快开设新店,尤其是首先开设商超连锁店。而郑百管理团队基于对郑州市场和自身条件的研判,提出先发展经济型酒店更为有利的思路。经过论证,集团认可了他们这样的调整。

大河财立方:未来的郑百,仅凭一店之力还做什么?

曹和平:首先,欧亚没有放弃在中原市场发展,但是要先解决一个问题,“我们怎么做,才能拿到市场生存的‘许可证’”。

其次,集团与郑百团队没有矛盾、隔阂,对“因地、因时而异”有着不谋而合。以郑百现有软硬件条件,它很难完成像大型购物中心那样填充各种新服务、新业务。但郑百团队懂得以解决市场刚需为抓手,把合适的商品通过合适的售卖方式、渠道,卖给适合的消费者,以此持续获取盈利。我对此是放心的。

电商与实体商家谁赢了?

曹和平看中国零售业未来10年

大河财立方:今年,哈尔滨秋林、北京华联、大商等老牌商企,纷纷关闭百货店,或宣布退出百货领域。您怎么看国内零售业近5年的“去百货化”?

曹和平:不能说国内零售业迭代的趋势是“去百货化”。现实中,商业业态的变革趋势,是将过往唯一的购物元素,加入生活元素、社会服务元素。最直观的变化,是购物中心、百货店里的饭馆、休闲娱乐场所越来越多,消费者去商场吃饭的次数越来越多。

百货店不会被迭代,没有人规定它只能卖衣服、不能卖餐食,购物中心与百货店之间的竞争关系,绝不会像智能手机取代按键手机那样。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将传统综合类百货店进一步施以专业化转型。不要让它什么都卖,能做好一类或几类商品,服务好两三个代际消费者,做好精准、特长服务,一定有它的发展空间。

大河财立方:国内的双11即将到来,这是它诞生以来的第12个年头。这12年,是不是让国内实体商企倍感煎熬?您有打赢电商的思路了吗?

曹和平:电商与实体商企,不是热兵器碾压冷兵器。客观来看,电商平台基于自身技术禀赋,在数字化建设上领先于实体商企。但10多年过去后,消费市场在回归冷静:网购的商品不一定便宜,网购的方式未必适合所有人。

另需看到,过往10多年,是国内实体商企在努力补课,重构自身核心竞争力,拉长自身长板。

欧亚集团提出,以数字化建设为统领,从“产品端、服务端、管理端”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的数字化管理提升,为集团在科学决策、数字化营销、服务供应商、业财一体化等方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我认为,未来10年,国内零售业会持续加快吸收数字技术,这包括行业的方方面面。或许不久后,我们很难再遇到纯电商企业或纯实体商企,双渠道销售、多维度立体化服务,将是中国商企的能力标配。

大河财立方:近几年,欧亚集团在大力提倡筑牢“自采(自主采购)建设即核心竞争力”的思想,继续开拓自营自采、发展自有品牌之路。这是欧亚集团为修复核心竞争力找到的关键抓手吗?

曹和平:自主采购是零售业经营的“纲”,是一家商企发现市场需求的能力,也代表了商企迅速找到匹配商品完成销售、获取利润的能力。

过往,国内零售企业是把自个当成了“房东”,把商品经营交给了供应商。所以,当它一旦失去对消费市场的洞察力、商品资源的控制力,也就没了核心竞争力。

当前,中国零售业再次走到转型升级的关键周期,由“商品为王”“载体为王”向市场“心智为王”的周期。简单理解,要拿出让消费者记住你、到你家店里买东西的扎实理由,不能总靠打折。

市场竞争的关键,仍是基于对目标消费客群需求的洞察,不断强化企业对商品资源和售价的控制力。

截至目前,欧亚集团所经营的半数以上商品实现了自采自销。如生鲜、家电类商品,自采率占比达到了80%。

试想一下,同样一件商品,如果欧亚集团门店不打折的售价,比其他商家打折的价格还要低,那么谁会赢得更多消费者?

本文为联商网经大河财立方授权转载,版权归大河财立方所有,不代表联商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