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救不了方便面
方便面涨价消息再次甚嚣尘上,大众消费品涨价大潮中,又将多一位重磅成员。
去年以来,大到白酒、酱油,小到榨菜、瓜子、奶茶等消费品接连涨价,如今浓眉大眼的方便面,也把持不住了。
尽管此次涨价由头,同样来自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影响,在国内受众基数庞大的方便面,又能为企业分担多大业绩压力?
方便面进入中国超过30年,随着农民工潮褪去、高铁时代来临和新物种的出现,其刚需属性不断被削弱,产、销量接连失守,单靠涨价已无法拯救。
涨字当头
榨菜涨完酱油涨,酱油涨完瓜子涨,瓜子涨完奶茶涨,这次,方便面也坐不住了。
自3月1日起,方便面“鼻祖”日清食品上调中国内地销售的近180款即食面价格,平均涨幅为个位数。
在美银证券披露的报告中,方便面大厂康师傅、统一主要方便面产品价格已在新年后上涨。康师傅将主要产品出厂价上调10%,鬼精鬼精的统一则通过更换产品包装,变相提价约12%。
目前,除日清食品解释涨价是因原材料价格飙升的压力,康师傅控股、统一企业中国尚未对此官宣。
在方便面成本中,棕榈油、面粉各占18%和30%。其中,棕榈油在去年价格飙升最甚。
据国泰君安研报,截至2月14日,棕榈油、聚酯切片、白糖及面粉同比分别累计增长44.6%、31.3%、7.5%和3.7%。涨势猛烈的棕榈油主力期货合约日前已在每吨1万元以上,创十年来新高。这些,进一步助推方便面厂商的涨价预期。
不过,方便面涨价早已不算新闻。
去年7月,为缓和成本压力,康师傅控股就计划上调桶装和袋装方便面出厂价和终端零售价格,涨幅在7-12%区间。有点良心的,还是专注中高端方便面产品的日清食品,上一次涨价还是在2011年。
去年年底,以米面产品为代表的克明食品,已将上调旗下方便面品牌五谷道场价的格,不过涨幅不足1%。
方便面行业上一轮集体涨价出现在2018年,也是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进而推动产品价格调整。不过,相比10年涨价12次、单包70克零售价从5毛涨到2.7元的涪陵榨菜,方便面的涨价温和多了。
涨价难救企业
方便面产品涨价,固然可以缓解厂商的成本压力,提升毛利率水平。可是,涨价之前,你得想想还有多少人在吃方便面。
如果时间回到30年前、或者15年前,摇摇晃晃的绿皮火车上,方便面热气腾腾;候车室几乎人手一桶,蔚为壮观。
彼时,一张母子吃面的照片广泛流传,康师傅正是靠这张照片,让老少咸宜的红烧牛肉面家喻户晓,曾创造年销50亿包的奇迹。
2011年,中国方便面市场结束连续18年双位数增长,重要消费群体之一的农民工外出打工潮开始回落。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全国外出农民工增速为3.4%,2016年降至0.1%。火车提速、高铁餐饮的普及,方便面在列车上的饮食需求随之递减,方便面越来越难大幅收割流动人口红利。
2013年外卖崛起,方便面产销量开始走下坡路。统计显示,2013年至2020年,方便面产量从1030.76万吨降至556.80万吨,销量从462.2亿包降至385.2亿包,年销售额从571.8亿元降至551.1亿元。
2020年疫情让方便面成为继口罩之外第二大硬通货,方便面市场回暖,那不过是回光返照,方便面产量比上年还降了16.5万吨。
方便面产销量下行,说明终端出货难度加重,两大方便面厂商日子难过起来。
2017年至2019年,康师傅控股录得收入226.20亿元、239.17亿元和253.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5.37%和5.79%;统一企业中国分别录得收入81.63亿元、84.25亿元和85.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7%、5.7%和0.9%。
尼尔森数据披露,2021年上半年,方便面行业销量、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7.7%、7.3%。
据2021年中报,康师傅控股方便面收益同比衰退14.67%,统一企业中国以方便面为核心的食品业务收益同比减少超过6亿元。因方便面业务拖后腿,当期,两家企业净利润分别下降14.5%和20.45%。其中,康师傅控股方便面业务毛利率下降6.46个百分点,为23.89%。
集体走高端
经过几十年竞争,中国方便面市场竞争格局,已形成康师傅控股、统一企业中国双寡头把持的稳定局面。2020年,康、统两家企业市场占有率分别达43.2%和14.7%。
置身全球第一大方便面消费市场,方便面厂商一边涨价,一边布局中高端产品,作为对冲成本上扬、提升增长空间的重要战略。
2016年,10元左右的高端方便面开始走进大众视野。之后,超高端产品现身,比如20元左右的康师傅Express速达汤馆、统一满汉大餐等惊诧众人。
这些企业早已尝到了甜头。2018年,康师傅控股来自高价袋面收入同比增长10.61%,收入占公司总收入40%,较2017年高出2个百分点。同年,统一企业中国披露中高价位品牌汤达人,已成为方便面业务增长引擎。
2019年,康师傅控股的高端方便面销售额增长6.89%,净利率8.70%。同年,统一企业中国称汤达人收益较上年呈双位数增长。
2020年,康师傅高价袋面实现收入130.66亿元,同比增长28.12%。2021年中报,公司超高端产品速达汤馆煮面系列全面布局办公、家庭以及户外多个消费场景。统一方便面推出“极味馆”煮面,补齐公司居家场景消费产品短板。
另一方面,厂商也在极力改变不健康和低端的标签。
销售上相当卖力,2021年中报显示,统一企业中国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31.33亿元,同比增长19.4%。签约王俊凯、肖战代言汤达人和开小灶。康师傅旗下产品与功夫熊猫、综艺节目等合作,吸纳年轻消费群体。
客观的说,这些举措在现阶段只是缓解方便面业务下滑的权益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销量下滑的颓势。
多面夹击
方便面厂商变着法子增收,已经很难回到黄金时代。环顾四周,竞争对手既有崛起的外卖,也有出现的新物种。
80后、90后上班族大多有这样的体验,外卖已成为解决中晚餐的首选,选择泡面的几率被压缩至最小。
这也侧面反映出外卖市场的蓬勃发展。2012年至2021年,中国外卖市场销售规模从216.8亿元增至约7941亿元,在线外卖用户规模从0.8亿人增至去年6月的4.69亿人。
外卖和方便面俨然成了死对头,势力此消彼长。中国地质大学经管学院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国内外卖市场规模每增加1%,方便面消费量就会减少0.0533%。在这场拉锯战里,新物种又出现了。螺蛳粉、湖南米粉、江西拌粉以及四川酸辣粉等产品相继被端上办公桌。
2020年,臭味熏天的螺蛳粉成为网红,当时电商品平台上,各大品牌螺蛳粉月销量数十万份,火爆程度可窥一斑。螺蛳粉企业化运作始于2015年,5年后行业销售规模已超过500亿元。
同时,自热食品也在蚕食方便面的市场份额。2020年,自热食品国内市场规模达71亿元,5年年复合增速97.3%。据中信证券数据,未来自热火锅市场规模将增至600亿元。此外,热度不减的预制菜、冷冻食品也默默瓦解方便面消费者。
方便食品都在从安全和健康、味道和性价比上做文章,相对传统的方便面以后怎么走,是厂商们暂时无法破解的局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