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顾客一个进店的理由已远远不够
出品/联商VIP专享频道
撰文/联商高级顾问团主任 周勇
我国零售经过40多年发展,业态越来越多,体量越来越大,但专注于单一业态能做专做大做强的公司还很少。
20多年前,有些企业对标沃尔玛,试图做“中国沃尔玛”,结果不仅没有做成“沃尔玛”,反而节节败退。
1999年,某内资连锁超市公司在麦德龙上海首店旁边开了第一家大卖场,曾喊出了一句更响亮的口号——中国人自己的大卖场,轰动全上海。如今,新零售企业又提出了类似目标——中国人自己的会员店。这说明,我们确实有一种自强不息的零售情怀,想在这个海量市场做大专业零售业态。单一零售业态组织化程度,在如此庞大的市场体量中依然没有做得很大很专很赚钱,这是值得零售人深度思考的问题。
给顾客一个入店理由已经远远不够
国外:金库伦、沃尔玛、阿尔迪等全球著名连锁公司,都聚焦优势业态实现了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高效化发展。
国内:从上世纪的连锁时代到本世纪的新零售时代,从多业态到全客层,再到如今开发自有品牌的“全品类”,大部分零售商都在追求“大”与“全”。
这种差异,一是环境决定,市场没有饱和,大家都想抢占新市场,便会衍生出“多业态”“全客层”的思路,广种薄收也是一种不错的策略。二是目标决定,这就又陷入20年前提出的“做大做强”的泥潭。如今,中国零售市场供需关系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状态,需要更专业、更精细、更具有“首选价值”的店铺,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2013年我到城市超市访问后,写过一篇题为《城市超市(CITY SHOP)——给了我消费的理由》的文章,当时电商还没有全面爆发,实体店只要就近便利,有几个好商品,消费者就会前去购物。10年以后的今天,很多公司还在说“给消费者一个理由”,试图引流入店。这其实已经远远不够。如果你这个店,不是我的“首选”,如买肉的首选、买水果的首选、买鱼的首选,即使你给我一百个“理由”,我也不会关注你。
零售发展的核心:体验与效率
商品与服务,只是表现形式,零售本质是让买卖更有效,让体验更满意。
零售业的每一次变革,都以改善顾客体验为核心,其结果是改变了生活方式,但背后则是营运效率的支撑。
百货公司、购物中心、专业专卖店、奥特莱斯、主题公园的进化,是“集合体验”;超市、便利店、生鲜店、大卖场、社区店的普及,是“差异体验”;电商平台、新零售、前置仓、社群渠道的兴起,是“便利体验”;高端超市、付费会员店的诞生则是迎合了消费者的“品质体验”;拼多多、盒马奥莱店的出现,让消费者感受到了极致的“低价体验”。各种新业态的出现,都迎合了消费者未被发现、未被理解、未被满足的新需求,都会影响甚至改变生活方式。
消费者有多种需求,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商品、价格、环境、服务、便利、沟通。商品与价格是基础,环境与人员服务对实体店来说尤为重要。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便利与沟通,极大地改善了消费体验。对这六个方面的需求,有两点特别重要:第一,零售商很难做“全优生”,选择1-2个要素,有突出表现,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识、认知与认可。第二,每一项要素的改善都意味着成本费用的提高,所以,在改善体验与提高效率之间,零售商必须做好平衡。
从平衡的视角来说,零售的本质是让买卖更有效,而商品与服务只是表现形式。如果不能提高买与卖的效率,零售不可能永续发展,更有可能是短命的。
零售效率分为:前端效率、中端效率、后端效率。传统零售企业以客单价、坪效、人均劳效、毛利率、费用率、周转率、商品更新率、租售比、顾客满意度、投诉响应速度、结案率等指标衡量前端效率。在数字化与全渠道背景下,日活跃用户(Daily Active User,简称DAU)、月活跃用户(Monthly Active User,简称MAU)、转化率、复购率、履约成本(拣货成本+配送成本)、妥投率、履约及时率、订单满足率等指标越来越受到零售商的关注。前端效率不仅是零售业综合经营能力的体现,也是影响顾客体验的最直接的决定因素。
但前端效率受制于中端效率。所谓中端效率,是指零售商内部营运的效率,纵向从门店开发与商品采购开始,通过商品体系、营运体系、财务体系、人事体系、物业体系、后勤体系、反馈与纠错体系辐射到店铺体系,整个公司的协同性、系统性、技术性、标准化、流程化与前后工序的内部服务意识,归根到底是公司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与活件系统(人)的有效配合,是中端效率的保障。
后端效率主要是零售商获取商品资源与其他资源(如店铺资源、合作关系)的能力与效率。当下我国零售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有两个:一是经营缺乏差异化,这是竞争白热化的根源。资本也助推零售业进入“白刃战”。二是供应链能力与效率需要提升。供应链效率严重限制着中端效率与前端效率,所以,零售商越来越重视后端供应链的加宽、加深、加厚,以供应链效率的提升来赋能品牌经营,这是零售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零售发展的思考维度:模式+商品+服务
1. 模式。随着数字化营运的普及与深入,零售模式会出现更多的变化。但有一个问题值得我国零售人深度思考:为什么我国零售商大部分是“多业态”发展?国外零售商进入中国市场绝大部分是“单一业态”发展?中国市场这么大,每一种业态都可以发展得很大,为什么不走“专业化”道路?非要走“广种薄收”老路?过去,中国零售业的成功者基本上都是多业态经营。为什么要多业态?因为没有一种业态能做到极致,所以,多开垦一点土地,广种薄收。但外资进入中国零售行业,基本上都是单一业态。
竞争过度与无序是一个原因,但归根到底还是自己缺乏专业化能力,没有做成特色,没有护城河,大家都在一个跑道上,就会出现恶性竞争。到最后即使有能力,也干不成,劣币驱逐良币。此外,还与规制及其执行也有很大关系。选择性立法与选择性执法,导致行业出现了很多怪现象。
只有大生态转好,小生态才能深耕。疾风暴雨的打压,对全行业都有极大的损害。在大环境改善的前提下,做好三件事:技术层面,如何冲破技术边界线;战略层面,如何在专业领域深耕,向专业精细诚信的品牌经营方向发展;策略层面:如何培育一支深得人心的服务团队。
2.商品。我国零售业最近三年越来越重视自有品牌开发,但自有品牌并不是救命稻草,烂的企业,即使有自有品牌也救不活。零售品牌是树干,自有品牌是树枝。品类规划、商品选购以及自有品牌开发,有三个维度值得关注。
(1) 基于工艺的竞争力。这是从劳动者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和处理,最后使之成为预期产品的方法及过程演化而来的。好的生产工艺能够达到低消耗、低成本、高质量的要求,从而可以建立产品质量与成本方面的优势,这是竞争力的基本来源,也是产品被消费者认可的前提条件。如果产品成本高、质量差,就无法建立竞争优势,最终将被市场淘汰。
(2) 基于系统的竞争力。这是通过协调整个营运系统而产生的竞争力,如较短的订货周期,产品与服务的范围广阔,快速响应顾客要求的能力(敏捷性)以及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基于系统的竞争力要依靠信息技术与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的改进,如完善数字化系统,实施先进制造技术等。
(3) 基于组织的竞争力。这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如设计和引进新产品的能力,把握未来发展态势并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员工积极主动且富有创造力和执行力,各个部门普遍地尊重顾客并努力实践等。这些能力既有大的方面,也有小的方面,如接听客户电话的姿态、门卫保安对来访者的态度等都能体现出一个组织的文化。
3.服务。细致的服务能感动顾客,而细致的服务一定是因人而异。所以,服务既要讲“标准”,把基础性的工作做对做好,更要讲“应变”,把“标准的服务”与“适当的服务”相结合。在商言商40多年才明白:金融服务产业,零售服务民生,零售是一个城市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如果我们零售人能通过自己的服务,看到顾客满意、舒心、愉悦的笑容,那样的零售聚合起来,就能改善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零售具有温暖城市的功能。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