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疫情当“催化剂”,预制菜的“好日子”要到头了?
来源/职业餐饮网
作者/刘妍
过去这三年,餐饮行业的“当红炸子鸡”非预制菜莫属!
资本热捧,上市企业、商超巨头接连入局,整个赛道仿佛迎来了“高光时刻”。
然而,如今疫情结束,餐饮行业逐渐回归常态,预制菜的“虚火”能否继续烧下去也就成了未知数。
可以预见的是,失去了疫情这个“催化剂”之后,预制菜接下来将面临很多现实的问题……
01
没了疫情当“催化剂”,C端需求或许会快速萎缩
预制菜在餐饮行业出现的时间并不短,但此前一直是不温不火的状态,直到疫情的到来导致整个餐饮行业堂食下降,由此就催化了人们对预制菜的需求,行业才开始火起来。
许多平常经常下馆子的人,因为疫情只能在家吃饭。而预制菜相比于自己“下厨”和外卖显然方便很多,相比传统方便面等速食,又更能满足口感、营养搭配等需求,相比于瓜果蔬菜又耐保存,所以就成为了大家疯抢的产品。
艾媒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有预测认为,未来三年预制菜市场将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
但随着疫情好转,人们出行不再受限,必然会减少在家吃饭的次数,转而走出门去旅游、去社交,更多的是去外面吃。从前那种囤货的需求就会快速萎缩,就像同样兴于疫情的火锅食材超市,短暂地火了一把之后,如今只剩一地鸡毛。
那么,失去了疫情这个催化剂,预制菜还有市场吗?那些在特殊时期购买预制菜的人群之后还会复购吗?这些问题就像悬在整个预制菜行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暴露出爆火背后潜藏着的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的2023年,预制菜行业或将迎来洗牌期,对于许多预制菜企业而言都是一个难关。
02
直播带货的红利期一过,流量成本水涨船高
如果说疫情给预制菜创造了一个满是需求的大环境,那么直播带货无疑又为预制菜的火爆添了一把“柴”。只是现如今,直播带货的红利期正在逐渐消退,流量成本越来越高,没有了渠道的“推波助澜”,预制菜的日子可能又面临一重困难。
近几年,抖音电商等以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模式为核心的新势力正式崛起,原本就“发家”于线上的预制菜获得了新的增长渠道。
相比于线下商超、线上货架等传统渠道,抖音电商偏向于兴趣驱动。经过剧情、科普、种草等视频元素的二次包装,直播将预制菜的价值直接地呈现在了顾客面前。许多时候顾客原本并没有购买预制菜的打算,但是无意中刷视频刷到了,就会产生消费冲动。
正因为如此,很多新锐预制菜品牌在抖音收获了声量和销量,此前叮叮懒人菜合伙人在接受36氪采访时,就曾透露产品最先在天猫上线,但销量惨淡,整个2020年,品牌都没有起色,后来团队将阵地转向抖音,才逐渐找到节奏销售额日渐增长,自此便开始all in抖音,对方表示,“没有抖音就没有预制菜的爆发”。
可以说,正是抖音电商流量红利为预制菜迅速打开了“破圈”的大门。
然而,当下直播带货经济席卷全国,直播间俨然已杀成一片红海,流量红利也被瓜分殆尽。如今的预制菜品牌要再想通过抖音打开销路,需要付出高昂的流量成本。
03
资本逐渐退场,对预制菜从“热情”到“冷静”
预制菜之所以近两年频繁进入到大众的视野,背后还少不了资本的“追捧”。但是去年资本市场就已经是整体遇冷状态,餐饮赛道投融资明显减少,未来没有了资本的助力,预制菜的虚火或许会变小。
从前年开始,预制菜概念股经历过几次集体爆发。珍味小梅园、三餐有料、寻味狮、望家欢等预制菜上下游各企业前后都在2021年获得融资,IDG资本、美团龙珠、百度风投等资本都在预制菜赛道上押注。
《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洞察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1年,预制菜赛道共发生72起投融资事件,披露融资总金额超10亿元,涉及项目42个。其中仅2021年—2022年,预制菜行业融资事件就有20余起,融资金额达数百亿元。
资本的青睐将预制菜赛道烘托得火热异常,一波又一波创业者趋之若鹜。不过,预制菜并不是一个容易做的行业,许多资本进入预制菜行业后很快就受到重挫。
例如,曾经靠校园贷起家的趣店去年夏天高调进军预制菜行业,一度将预制菜的热度推向顶点,但不到两个月就以失败告终;而瑞幸咖啡创始人陆正耀创立的舌尖英雄去年初也大举进军预制菜,但只维持了半年就偃旗息鼓。
整个2022年,资本对预制菜行业的态度都显得相对冷静,根据IT桔子数据查询显示,2022年预制菜行业相关的零售品牌融资共7起。其中,除了珍味小梅园已经走到B轮融资外,其余品牌的融资轮次均还停留在天使轮。
职业餐饮网总结:
疫情的大环境、直播带货的东风、资本的推波助澜,这些因素共同让原本不温不火的预制菜火了一把!
如今随着疫情结束,没有了“天时地利”,预制菜还能延续之前的火热吗?又得靠什么长久存活下去?
这是许多预制菜企业以及增加预制菜业务的餐饮企业接下来都需要面临的问题。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