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大佬!预制菜2.0时代的火热与阵亡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撰文/张心笛
01
预制菜又热闹了
开年即开跑,预制菜起步就冲刺。
4月初,锅圈食品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主板挂牌上市,冲击“预制菜第一股”。
3月底,绝味食品旗下“一站式卤味预制菜解决方案”品牌绝洽,在良之隆食材节现场正式亮相。继煌上煌、周黑鸭后,绝味食品正式踏入预制菜产业,“卤味三巨头”齐聚,新交锋开始。
同时间,“味精大王”莲花健康发布公告,拟收购自嗨锅所属公司,作为进军预制菜赛道的第一个标的,交易对价预计介于3-6亿元间。
3月初,A股“体育第一股”贵人鸟于齐齐哈尔投资设立预制菜产业园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2月底,全国烹饪本科院校扬州大学,首个“预制菜膳食工程师”微专业开始招生,与该专业配套的预制菜产业学院也已立项。
......
02
B端角逐不断,C端需求攀升
2020年才正式冒头的预制菜,在进入2022年后,已经成为汇聚着餐饮企业、专业预制菜企业、冷冻食品企业、农牧水产企业、生鲜电商企业等多类玩家的“大”产业。
中国预制菜企业数量已经从十几年前的2000家,增加至如今超过7万家。
2023年复苏大势下,预制菜产业再添一把柴,不断被“热炒”。
首先是跨界新品牌的不断加注与老餐饮玩家的拓展。
盒马、叮咚买菜、京东到家等电商品牌继续加重预制菜产品占比,销量出现暴涨;全聚德、广州酒家、眉州东坡、南京大牌档等越来越多老牌餐饮企业陆续推出自己的预制菜礼盒;呷哺、西贝也官宣加速布局预制菜赛道。
◎绝味食品推ToB卤味供应链品牌
跨界大佬们也纷纷盯住预制菜,官宣加重预制菜产业投入,从双汇、顺丰、格兰仕、格力,到最近的绝味食品、莲花健康、贵人鸟...
其次是在资本层面。
2023年,预制菜概念股整体不断拉升。目前,A股市场中布局预制菜的上市公司合计30家,2月以来平均涨幅为4.76%,大幅跑赢上证指数,其中味知香涨23.51%居首,巴比食品、同庆楼、金陵饭店、广州酒家等涨幅均超过10%。
仅春节期间,多家预制菜概念股60日涨幅超过30%,味知香60日涨幅超过40%。
中国农业产业分析师李剑表示,预制菜是一个流量产品,帮助上市公司带来的不仅仅流量,还有资本的关注。
根据数据显示,2021-2022年,预制菜产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超过50起,融资金额超过50亿元。预制菜与“元宇宙”、“碳中和”等大热概念一同成为投资机构最关注的赛道。
陆正耀火热的舌尖英雄预制菜项目,在2020年1月初透露出项目布局后,3月便宣布完成16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再者,预制菜产业也在不断冒出新方向、新思路。
在模式创新上,出现了贾国龙预制菜不断“换马甲”式的精进:大店—小店—超大店、零售—电商—快餐—市集。
而在产品层面,今年良之隆食材节上,安井食品、千味央厨、味知香等多个品牌均推出预制菜新品;盒马鲜食尝试“预制春菜”,以时令蔬菜、时令水产作为预制菜产品的重心。
◎预制菜扎堆的良之隆食材节
品牌疯狂角逐,背后是巨大的市场需求。
今年春节,全国预制菜销售额约1307.53亿元,同比增长约43.6%;抖音年货节中,相关年夜饭预制菜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248%;京东2023春节假期消费趋势显示,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超6倍。
内参团队在今年走访下沉城市时发现,不同区域的回收站中均出现不少预制菜礼盒包装,而出现的预制菜礼盒中,不乏有并未在当地链接预制菜实体店或开放线上销售渠道的品牌。
伴随着预制菜销售额的暴涨,从一线城市出发,预制菜产业的市场教育程度正在进一步扩展至下沉城市。
03
预制菜进入新角逐
需求狂飙,新概念火热,正式被刺激消费的政策捕捉到了。
2023年2月13日,吹上风口的预制菜产业,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式节点——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其中明确,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直采、定制生产等模式,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
中央出台一号文件前后,各地也针对预制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致可分为方向指引、财税支持、行业规范与监管细则。
方向指引、财税支持,意味着预制菜仍是风口,并是长期赛道。行业规范和监管细则,则意味着竞争从此刻起将要开始“升维”。
比如,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市场监管局制定的《长三角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指引》,明确了预制菜技术审查要点。在生产、贮存、运输、原辅料采购、添加剂使用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
扶持与监管并行,预制菜彻底和野蛮生长,说再见。
连锁经营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表示,预制菜正在成为长期赛道,但入局企业如果不尽快寻找到商品差异化的出口,很快就会陷入同质化商品的“价格竞争”中。
今年,商品差异化将是预制菜品牌的核心命题。
“阿猫阿狗跑进来跟风又不好好做”的时代将要结束,全面竞争即将开始。
04
火热的产业,阵亡的品牌
预制菜发展到今天,市场认识度的加速下沉,离不开“前辈们”的血与泪。
去年初,陆正耀将目光投入正火热的预制菜赛道,铺天盖地宣布意向签约6000家门店的“舌尖英雄”,很快在行业内外掀起波浪;
同年7月,上市公司趣店带着预制菜项目杀入直播,创始人罗敏一贯的高调行事风格佐上明星出镜带货的流量,一下把预制菜的大名在C端彻底打响。
然而今日再回看,舌尖英雄加盟商出现大批量关店潮,全国首店也悄然关闭,陆正耀团队将重心转向库迪咖啡;趣店预制菜计划支持十万用户创业开线下店的愿望也没能达成,2022年Q3录得6亿亏损,预制菜项目再无音讯。
此外,曾用60天完成2轮融资,被称为“预制菜新星”的烹烹袋,也于上个月起,关停京东、天猫等多个线上官方店铺。
一头热扎入预制菜产业的品牌们,火热了一小阵子后温度快速冷却,倒下一批又一批。同时间,“猪狗食”“工业垃圾”等不断冒出的质疑声量,也在另一层面堵住预制菜品牌的退路。
显而易见,预制菜产业尚未跑出全胜模型,各种尝试仍在积极推进中。
德勤中国的消费品与零售行业财务咨询副总监韦月女士分析道,目前较为突出的预制菜品牌,其关键制胜之道可分为三类:赢在产品、赢在规模和赢在营销,其中赢在产品和赢在规模两类企业由于其更高的内在价值和护城河值得重点关注。
不过,一些品牌的倒下并不代表着预制菜跑不通。事实上,预制菜一直在超速增长。
2021年市场规模刚刚达到2000多亿元的预制菜赛道,2022年市场规模已然超过4000亿元,根据预测,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到10720亿元,成为可预见的下一个万亿市场。
产业的热度还会持续,消亡品牌的血泪将成为产业发展最好的肥料。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VIP专享频道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