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组织架构重大调整,阿里云到了关键时刻

来源: 电商报Pro 老电团队 2023-11-25 11:28

阿里

来源/电商报Pro

撰文/老电团队

01

阿里云迎来新一轮组织调整

阿里云变了。

距离阿里巴巴宣布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计划的一周后,阿里云迎来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

具体来说,此次阿里云的组织变动幅度很大。

在阿里巴巴集团层面,阿里成立了一个基础设施委员会。

该委员会由吴泳铭统筹管理负责,成员除了周靖人、蒋江伟,还有阿里巴巴CTO吴泽明,以及去年从阿里云智能集团总裁一职卸任、担任达摩院院长的张建锋。

这一委员会,将重点协调全集团底层技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未来阿里巴巴集团各业务与阿里云之间,在底层技术基础设施方面仍将密切联动。

除了集团层面外,阿里云主要在产研线、商业线以及包括供应链&IDC等在内的其他8个部门,带来变动。

首先,阿里云的一把手没变。今年9月10日吴泳铭接任集团CEO,并兼任阿里云董事长与CEO,未来阿里云将继续由吴泳铭执掌。

其次,回归云计算基础技术研究的阿里云,此次在产研层面成立了基础设施事业部和产品架构与稳定性部,分别由阿里合伙人蒋江伟和唐洪负责,二人均向阿里云CTO周靖人汇报。

值得注意的是重回阿里云的唐洪。

早在2010年阿里云成立初期,唐洪就已经加入阿里云团队,在王坚麾下工作。随后出任阿里云首席架构师一职。此次由他负责产品架构与稳定性部,显然承担的责任要更加重要。

此外,阿里云还首次成立了公共云业务事业部,由刘伟光负责,以规模优先、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标;成立混合云业务事业部,由李津负责,满足一些特定行业因政策限制、短期无法使用公共云的客户需求,重点考核利润,减少项目制的软硬件订单销售。

此轮调整中,阿里合伙人郑俊芳在担任阿里云智能集团首席财务官基础上,还将负责商业智能、战略投资、销管、价格管理等部门;阿里合伙人王磊将在阿里云负责供应链、官网、服务、信息技术和系统等部门。据悉,郑俊芳和王磊均向吴泳铭汇报。

就在上周阿里巴巴季度财报电话会上,作为阿里巴巴集团CEO以及阿里云一号位的吴泳铭,对于阿里云的战略定位加以明确——“AI驱动、公共云优先”。

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阿里云占中国云市场份额的36%,排名第一;收入为109.08亿美元(752.97亿元),但市场份额同比下降2.7%;而华为云占中国云市场份额升至19%,排名第二,收入为57.57亿美元(397.4亿元),市场份额同比增长5.56%。

从数据来看,目前阿里云依旧坐镇国内云计算行业的头把交椅。但回看当前阿里云所处的行业竞争环境,整体竞争压力其实越来越大,阿里云也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时刻。

02

回归回归云计算的基础技术研究

最近一个月以来,阿里云仿佛进入了多事之秋。

10月 31 日,2023 云栖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开幕。聚集了两百余家云计算全产业链企业,吸引了全球 44 个国家和地区的 8 万多名从业者参会

当时阿里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骄傲地表示:全国80%的科技企业和超过一半的AI大模型公司跑在阿里云上。

他提出,阿里巴巴“要打造AI时代最开放的云”,这样的宏大计划,将帮助各行各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把AI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

图源:2023云栖大会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1月12日,“阿里云盘崩了”“淘宝又崩了”“闲鱼崩了”“钉钉崩了”等话题相继登上热搜,当天,阿里云全线产品受到影响。

在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许多人使用淘宝、支付宝、饿了么、闲鱼、钉钉等软件都出现了问题。

按理来说,阿里云曾经持续为天猫双11和618等大促节点提供服务,有着完整的应对大促节点的经验,出现这种事件的概率极低,但现实却给了我们一闷棍。

图源:微博

紧接着,11月16日,在发布新一季度财报当天,阿里宣布,鉴于多方面不确定性因素,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

在财报中,阿里表述了不再推进云集团拆分的原因。

具体来说,美国近期扩大了对先进计算芯片出口的限制,给云智能集团的前景带来不确定性。阿里集团因此认为,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可能无法按照原先的设想提升股东价值,因而决定不再推进,而是面对不确定的环境,专注建立云智能集团可持续增长的模型。

停止拆分的原因,不止来源于外部环境的变动,阿里云服务故障等因素,或许也影响了阿里云的拆分进程。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新一季度业绩,其中,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至276.48亿元,经调整EBITA利润从上个季度的3.87亿元,大幅提升至14.09亿元,环比增幅达264%。

通过主动削减利润率较低的项目制订单收入,阿里云正在提升收入质量。与此同时,本季度公共云产品及服务收入增长,带动了盈利能力的优化。

财报中的高质量增长数据,倒是给风波中的阿里云,注入了一针稳定剂。

可见,无论是阿里云自身发展战略,还是外部观察来看,他们都必须要迎来新的改变了。

吴泳铭首次提出“AI驱动、公共云优先”的战略:一是AI驱动,打造一朵“AI时代最开放的云“,为各行各业提供稳定高效的AI基础设施,共建开放繁荣的AI生态;二是公共云优先,对所有产品和业务模式做取舍,减少项目制销售订单,加大公共云核心产品投入。

在这样的指引下,未来的阿里云,将协调全集团底层技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提高服务稳定性,提高产品效率,在AI和公共云市场创造规模效应。

目前,中国公共云规模和数字经济发展程度严重不匹配。相较美国市场60%以上的算力是以公共云模式供给,中国市场仅有28%的算力以公共云模式供给的。

这样的差异证明了国内公共云服务和整体算力资源利用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其中隐藏的就是更多的增长机遇。

对阿里云来说,此次的组织架构调整,是一次十分重要且及时的战略转向。

总的来说,回归云计算的基础技术研究,发力AI和公共云,将是未来几年阿里云的主旋律,而保证基础设施和产品架构的稳定性,则是阿里云必须要死守的底线。

03

云计算的第三次浪潮

在2023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发表了《云计算的第三次浪潮》的主题演讲。

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的结合,正在给行业带来云计算的第三次浪潮,未来十年、几十年的时间里,会有足够多的创新在云计算时代创造出来。

作为类比,王坚从一百多年以前的电气革命引入,指出云计算和GPT的关系就是电和电动机的关系。而未来云计算的算力,也注定将会被智能时代的电动机即大模型,消耗掉。

整个过程中,云计算将作为一个基础设施而存在,具备非常久远的生命力。在这波浪潮的指引下,阿里云朝着“AI驱动、公共云优先”的方向前进。

但是作为公共服务的云计算,对于有志于成为互联网“水电煤”型基础设施的阿里云来说,云服务等基础设施型工作岗位,也随之成为了高风险的岗位。

在组织管理模式上,需要阿里云跳出过往互联网公司强调工作产出的绩效思维,确保这类岗位工作的稳定性,这是一个需要特别重视的技术和管理课题。

基础设施委员会在集团层面的组织落地,以及阿里云产研层面成立基础设施事业部、产品架构与稳定性部等举措,让我们看到了阿里云的有效应对方式。

显然,在宏大的战略目标面前,阿里云依旧需要修炼内功,在经历了重大的变动之后,组织要恢复健康,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希望经过一轮战略方向、组织架构调整后的阿里云,能够顺利走出多事之秋,在AI和公共云时代带给我们更多不一样的服务。

本文为联商网经电商报Pro授权转载,版权归电商报Pro所有,不代表联商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VIP专享频道热文推荐: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