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餐饮战火又起,中餐头部猛入局
来源/餐企老板内参
作者/七饭
01
小菜园开出「菜手食堂」
社区餐饮正“隐性”成长
向来低调的小菜园近来动作频频,先是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随后又开出新品牌「菜手食堂」,定位是社区食堂。
2013年6月创立的小菜园,已经拥有了500多家直营门店,大多开在购物中心或商圈。
这个行事低调的中餐品牌已经在后疫情时代成长为中餐老大。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门店收入计,小菜园在客单价介于50元至100元的中国大众便民中式餐饮市场的所有品牌中排名第一。
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4年1月11日,小菜园在中国119座城市拥有548家门店,其中包括542家小菜园门店及6家其他子品牌门店。「菜手食堂」便是其中之一。
与小菜园人均70元左右的客单价,菜手食堂客单价在35元左右,店中大部分的菜品都是二三十元,小炒牛肉29元,铁板蒜蓉虾30元,最高的是牛腩粉丝煲33元。
店中比较特别的是3元的仓位费,这之后可以无限量享用米饭、现磨的玉米汁、现磨豆浆或小菜。
“不吃快餐吃菜手!”菜手食堂口号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全时段营业”,这是脱离了商场营业时长限制,又能更好地服务社区客群。
社区餐饮这品类不光有餐饮深耕者,还有跨界者。近日,永辉超市在福州、浙江等地开起了自选快餐厅“永辉食堂”,以满足顾客一日三餐的需求。和大米先生等自选快餐一样,走的是现炒现做的自助模式,价格方面走极致性价比路线,一顿饭吃下来只要十五六块。
这个在疫情后最快恢复的品类,正“隐形”成长,成为不少品牌的拓展重点。
02
社区餐饮正加速品牌化、连锁化
后疫情时代,是社区餐饮的高速发展期。在疫情改变了餐饮格局后,不少餐饮人纷纷逃离商场,“到人民群众中间去”,开出了众多社区餐饮门店,除了原本就定位社区的品牌如南城香、袁记云饺、吉祥馄饨等,海底捞等头部品牌,也开始大举涌入社区。
早在2021年,商务部联合多部委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并分两批在全国80个城市进行试点。根据2023年3月2日商务部公布的数据,目前已建设1402个便民生活圈,服务社区居民3200万人左右。
大量富有地方特色的社区食堂不断涌现,像上海就有带平价面包房的社区市场,有的还混搭了健身房、图书馆,还有的直接搬出28元畅吃自助,成为打工人最爱的“穷鬼食堂”。
另一方面,社区餐饮正朝着品牌化、连锁化的方向发展。袁记云饺已经跑出了3310家店的体量,2023年开出了近1300家门店,近日还在益阳建立了副牌“袁小饺”的生产基地,开始向下沉市场发力。
喊出“决战未来社区餐饮十年”的口号的紫光园,仍在不断开店,拓展新店型。
在紫光园集团总裁刘政看来,社区街边餐饮永远有需求,且在未来需求量会增大。“社区有老有小还有青年人,其实把社区的一老一小抓好了,青年人也就来了。现在已经有2.5亿银发族,这是一大群人,而且未来这个数字可能还会增长。”
03
社区餐饮外,更广阔的餐饮场景正展开
当我们讨论社区餐饮的崛起时,总会提到商场红利的逐步消失,等客上门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但当我们回望餐饮时代,它有点像90年代的日本餐饮业,高增长率、高淘汰率、高死亡率。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说:日本餐饮有中国餐饮看得到的未来。
用20年走出这一困境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多品牌发展策略,日本餐饮连锁企业普遍认为只有一个品牌是危险的。这一策略背后必然涉及到灵活选址,考虑目标客户、定位和市场渗透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的品牌创新和多元化发展。
因此,我们能看到近期各大头部品牌动作频频,开社区店,深度挖掘社区餐饮,进校园,抓住年轻消费者,开线上外卖店,线上线下双战场,积极开拓下沉市场,继续挖掘消费潜力......一个没有定式的餐饮时代已经到来,商场店不再是唯一的选择,或者首选。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