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2023年中国零售上市企业营收排行榜|联商数据

来源: 联商网 上佳 2024-05-11 18:55

出品/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

撰文/上佳

2023年,作为疫情开放后的首年,零售整体逐渐回暖,各业态面临不同的选择和挑战。

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2%,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5%。

(1)按消费类型分:1-12月,商品零售额41.86万亿元,增长5.8%;餐饮收入5.29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4%,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达45.2%,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服务零售额增长20.0%,增速比商品零售额高14.2个百分点。

(2)按渠道分:1-12月全国网上零售额15.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02万亿元,增长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7.6%。

(3)实体零售方面: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百货店便利店、专业店、品牌专卖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8%、7.5%、4.9%和4.5%,超市下降0.4%。

从总体形势看,实体零售还在恢复之中,整体消费市场动能仍然不足,整体消费降级及分层态势明显,投射到零售领域,商品销售增幅相对较低,行业体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

据联商网零售研究中心统计,2023年170家上市零售公司实现营收42293.7亿元,同比增长7.8%;净利润2584.4亿元,同比增长197.5%;净利润率为6.11%,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利润优化表现明显。(文末附《2023年中国零售上市企业营收排行榜》完整版)

01
整体情况分析

为了便于比较,2023年我们与2022年同口径采集了170家企业和品牌;相比2022年榜单,剔除了已/拟退市的,包括搜于特、爱迪尔、北京城乡、贵人鸟、宏图高科和金鹰商贸,同时,新增10家。

1、各年样本及业绩情况:波折后上扬

从各年总盘情况看,样本企业在营收方面不断增长,利润经历两年度波折,2023年回升态势明显

2、2022-2023年度情况比较:业绩改善,利润表现更为明显

从上图可见,170家上市公司整体营收和利润双向增长,利润提升幅度更大;同口径营收4.23万亿,增长7.8%;利润0.26万亿,增长197.5%;利润率6.11%,提升3.9个百分点,总体复苏态势明显。

不过,进一步分析数据看,170家上市公司也有明显的分化,我们把全部170家上市公司分成盈利企业组和亏损企业组两部分,总体情况如下: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到:

A、盈利企业组企业数由2022年的102家增加到124家,由亏转盈企业22家。

B、盈利企业组营收合计增加19.2%,净利增加106.3%,利润率7.48%,提升3.16个百分点。

C、亏损企业组营收下降45.5%,利润增长43.9%,但净利润率下降0.22个百分点。

从企业品牌平均情况来看,盈利性企业不管是营收还是净利,表现都优于亏损企业,总体体现出盈利企业越来越好,亏损企业越来越差的局面。

3、从品牌数上看:六成企业营收增长,七成企业盈利并且实现净利增长,五成的企业营收净利双双增长。

170家上市企业中:

A、营收增幅方面,有107家营收实现增长,占比62.9%,相对2022年度62家占比36.5%有大幅提升。

B、净利增幅方面,有122家净利实现增长,占比71.8%,相对2022年度55家占比32.4%同样有大幅增长。

C、盈亏方面,124家盈利,占比72.9%,而2022年则有101家盈利,占比59.4%;有46家出现亏损,占比27.1%;2022年对应的数字是68家,占比40%。

相对而言,2023年营收增长的企业多出45家,而利润增长的企业多出67家,上市公司整体呈现出较强的年度盈利优化的局面。

4、各业态总体情况

(1)分业态营收占比情况:电商、珠宝饰品及药店美妆类提升,超市及家电类下降

从静态占比看,170家上市公司中,在总企业品牌数一致的情况下,电商、珠宝饰品及药店美妆类业态营收占比有所提升,电商在170家企业中营收占比提升2.22%,最为明显,也一定程度上体现电商渠道的成长性;而超市、家电零售业态,则占比下降幅度较大,超市类下降1.23%。

(2)分业态营收增幅情况:电商、珠宝饰品及药店美妆类增幅突出,超市及家电类下跌

从数据看:

A、珠宝饰品、药店美妆及电商三大类公司营收增幅相对突出,超出10%以上;尤其是珠宝饰品增幅高达20%。

B、超市和家电零售两大业态营收下跌,超市类总体跌幅达到10.7%,相对全体上市公司7.8%的增幅,表现非常不理想。

C、休闲食品、百货略有增长,这与宏观统计中,商品类零售下降趋势一致。

(3)分业态利润情况:珠宝及电商类利润增长突出,药店美妆类利润下跌

从数据上看:

A、珠宝及电商类净利增幅比较突出,分别增长532%和190.8%,营收及利润双双突出增长;特别值得强调的是电商企业,从经营品类上与其他业态都有交织,其营收及利润的增长,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消费者渠道场景的转换。

B、家电类只有3家品牌,主要得益于小米集团利润大幅增长的支持,并不代表该业态的生命力,传统家电渠道事实上萎缩十分严重。

C、统计的八大业态中,只有药店美妆类利润出现下跌,疫情后,药店失去了需求红利,利润下降是必然的;八大业态中,仅有超市类利润为负。

整体看,各业态年度利润震荡幅度较大,通盘的数据,样本量越大越能体现行业趋势;由于不能涵盖行业全部企业,各业态单个品牌的小数据更值得解析。

(4)分业态利润率情况:服饰鞋履类利润率最高,超市类继续唯独为负

综合营收及净利两个指标,从利润率净值看:

A、净利润率方面,服饰鞋履类上市公司最高,2023年净利率9.46%;其次是电商类7.49%,第三是休闲食品类6.83%,表现相对优秀。

B、而全部业态中,2023年只有超市类上市公司,虽然净利润率提升了0.82个百分点,但净利润率总体仍然为负1.68%。

C、利润率下降的仅有两类:一是药妆类,从3.8%略降为3.37%,其次为百货,从2.68%略降至2.61%。

D、其他各类利润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家电零售从-3.9%提升到2%,提升近6个百分点;电商提升4.6个百分点,珠宝饰品提升4.3个百分点,服饰鞋履和休闲食品类提升2个百分点,超市提升0.8个百分点。

从经营措施上看,2023年,各上市企业大多采取了降本增效的动作,包括减员、组织机构调整、关闭低效门店等,在数据上,体现的是净利润改善并且幅度优于营收表现,所以利润率状况有所改善。

(5)分业态盈利及亏损情况:盈利者愈盈利,亏损者愈亏损

我们把170家上市公司分为盈利和亏损两类,具体数据表现如下表: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到:

A、盈利企业组中,各企业的总营收、盈利额及利润率相对有较好的表现,尤其是服饰鞋履、休闲食品、电商类和珠宝饰品类上市企业,各项指标都有正向优化;而百货及药店美妆两大业态利润率下降,超市类营收下降。

B、亏损企业组中,除百货及药店美妆两大业态,其他各类利润情况也略有优化,但营收下滑特征相对明显。这与多数公司采取的收缩策略有很大关系;相对而言,休闲类亏损企业各项指标也有所改善。

区分盈利企业及亏损企业,只是从业态群方面,再细化一个角度,企业的下滑点往往是失速点,整体趋势来看,马太效应明显,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5、综合表现:利润提升态势明显,强者愈强

以上分析,从总到分,从总盘到分业态,到盈利及亏损,总体而言,2023年,各零售上市公司业绩表现提升态势明显,尤其是电商类上市公司,而超市类则仍未走出泥潭,仍然面对巨大的经营挑战。

上市公司作为行业翘楚,其经营结果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行业效率,对于现有的品牌来说,业态间利润表现的不同,也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渠道的分化。

02

分业态情况

按照营收总体量,各业态品牌明细营收及利润表现明细如下:

1、电商:头部效应愈发明显,尾部企业盈利困难,直播电商一枝独秀

在流量置顶、模式红利消失的情况下,电商类公司到了实现盈利回报的阶段,巨头们在内容、电商、直播、出海、供应链及低价战略上相互渗透,相互攻伐,头部公司也在不停的寻求AI、云业务、数智及数实融合等新技术运用,加强研发投入,平台型和垂直型电商正遭遇着不同的命运。

统计的20家电商上市品牌中,层级明显,营收差异巨大:

A、京东、阿里、美团、拼多多及唯品会5家企业,营收超千亿,并且整体营收及净利均有突出增长,体现了明显的头部聚集效应;其中,拼多多表现亮眼,利润率高达24.24%,营收及利润均实现九成增长;美团可圈可点,相对而言,京东、阿里及唯品会营收增幅略低。

B、在除去头部后的15家电商公司中,11家出现亏损,仅有4家盈利。

C、从总态势上看,东方甄选及交个朋友这样的直播电商公司营收及利润增长突出,而传统电商挑战巨大,云集和跨境通两家公司出现营收利润的双双下降,像宝宝树、微盟、云集和遥望科技,亏损率惊人。

相对其他业态,电商类公司业绩表现方差更大。

2、家电零售:小米集团独撑大局,苏宁国美皆有危机

2023年6月26日,宏图高科被摘牌退市,本年度家电零售业仅统计3家上市品牌。

A、随着小米首款汽车Xiaomi SU7系列正式亮相,小米集团正式跃升一家全新产业结构的公司,因此,与苏宁、国美在营收体量上,已经完全拉开了档次。2023财年,小米集团净利大幅提升,其在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广告业务方面均表现亮眼,随着汽车品类的加入,加上研发的不断投入,小米在操作系统、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机器人、移动影像等相关的多个领域还将迎来突出增长。

B、按财报披露,苏宁易购在家电和消费电子板块,2023年营业收入504.05亿,微增3.47%;日用百货&服务及其他版块分别同比下跌65.57%与11.24%;关闭家乐福门店及相应的资产减值是其亏损的主要原因;面临电器销售的新趋势,苏宁易购也在加强零售云建设,但从趋势看,复出后的张近东要求全员深耕零售专业能力,提升用户体验,全面重塑用户口碑,“在2024年向行业和社会打出一场翻身仗”,其挑战仍然不小。

C、国美2023年则是债务和纠纷缠身,继2022年亏损0.78亿后,2023年巨亏100.57亿,国美零售是否能持续经营亦有重大不确定性。

总体而言,随着苏宁易购转型及国美的危局,随着智能终端进一步扩容,单纯的家电零售可能面临升级、分化及重组,后续,我们的统计口径也将相应做出调整。

3、服饰鞋履:七成以上企业业绩增长,头部企业提升明显

作为基本生活的代表性门类,也是传统门类,服饰鞋履总体实现6.9%的营收增幅,与社零中商品类5.8%的增幅趋势相似。

统计的55家上市公司中:

A、营收方面,36家实现营收增长,占比66%;23家实现双位数增长,占比42%,相比2022年六成营收下降、七成利润下降,业绩改善态势明显。

B、净利方面,45家实现净利增长,42家实现双位数增长,占比达76.4%;其中有20家品牌,营收及净利均实现双位数增长,比音勒芬、达芙妮国际、江南布衣、安踏体育、地素时尚及中国利郎6家企业,净利润率均超过14%,并且营收及净利增幅突出。

C、从销售规模上看,百亿规模以上的8家企业,滔搏及雅戈尔营收及净利均有下降;李宁收入增长6.96%但营收下降21.6%,九兴控股营收下降8.47%但净利增长19.5%。

D、20-100之间规模的23家企业中,仅有5家营收下滑,2家净利下滑,总体业绩表现趋好;唯有思捷环球(ESPRIT母公司)各项指标均不甚理想,从趋势上看,一代快时尚鼻祖走到了悬崖边上。

E、小于20亿营收规模的公司,相对而言营收及利润表现略差,24家品牌中有11家营收出现下滑、10家亏损、6家出现净利下滑,金利来、安莉芳控股、戎美股份、起步股份四家企业营收净利双双下降;而如意集团、拉夏贝尔、步森股份亏损严重异常。

从整体态势上看,服饰鞋履类企业规模性效应表现明显,尾部公司在遭遇着更大的经营困难。

4、超市业态:局面依然艰难,七成企业营收下降,五成企业出现亏损

近年,大卖场颓势尽显,在便利性、价格、品类效率等方面,遭遇各种挑战,行业内不断传出闭店撤场新闻;各式各样的折扣小店、电商低价使大卖场面临严重的渠道分流,行业虽不断探索会员店及折扣化转型,但大卖场主题运营结构未变,企业总体仍有巨大的存量包袱,因而从数据上看,效益指标相对较差,行业整体提升缓慢。

从数据上看:

A、营收方面,14家超市上市公司,仅有4家营收实现增长,并且增幅均不超过10%;其余10家营收下降,有4家营收降幅超过10%;

B、净利方面,8家出现亏损;亏损企业中,是有联华超市和顺客隆两家企业盈利情况继续恶化,其他5家亏损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步步高、永辉、人人乐亏损额总值仍然较高。

C、净利增幅方面,14家企业中,10家增长且其中8家增幅超10%;联华、顺客隆、三江购物及国光连锁4家企业出现净利下滑;联华是唯一一家亏损并且营收和利润全部下降的企业;而三江购物,是盈利企业中营收及利润全部下降的企业。

D、利润率方面,红旗连锁5.54%净利润率最高,其次为三江购物3.54%;其他超市利润率均低于2%,与3%的正常利润率表现差距甚远,行业整体仍面临巨大的转型挑战。

5、百货业态:近七成企业营收增长,六成企业盈利增长

随着消费市场逐步回暖,百货行业迎来持续复苏,在消费不断分化、分层的情况下,传统百货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因此,转型升级的步伐也在不断加速。

其中最为核心的方面,是从“大而全”和高大上的定位,转向聚焦目标客群、探索差异化创新发展的路径,“社交聚场”、“年轻力”、“文旅商融合”等关键词频频出现,展现了老百货拥抱变化的新姿态;相当多的商场在场景设计、业态组合、品牌组合等方面开展再定位工作,日常加大了社交、娱乐、休闲等生活方式方面的内容运营,以求重新赢得消费者的心,轻资产动作频繁。

从数据上看,百货业态的全部46个企业中:

A、31家营收实现增长,占比67.4%,增幅超10%以上的17家,占比37%;小商品城、上海新世界、宁波中百和新疆汇嘉时代、四家企业增幅超30%,分别为48.3%、33.39%、31.21%和30.76%;15家营收下降,其中友阿股份下降25.94%最为严重。

B、36家企业实现盈利,占比78.3%,相对于总体2.6%的净利润率,有26家企业利润率超过这一水平,更有18家企业超过5%,剔除上海九百、小商品城,还有中兴商业、上海徐家汇、海宁皮城和杭州解百净利润率大于12%。10家企业出现亏损,而沈阳商业城、岁宝百货、供销大集、佳华百货亏损严重异常。

C、28家净利实现增长,占比60.9%,且有27家增幅超2位数,占比近六成;其中,银座股份(↑2079.1%)、利福中国(↑459.1%)、王府井(↑264.1%)、上海徐家汇(↑207.4%)、文峰股份(↑205.3%)及汇嘉时代(↑202.8%)6家企业增幅超200%;18家利润下降,有15家利润降幅超10%,中央商场(↓534.8%)、茂业商业(↓142.1%)及茂业国际(↓85.2%)、供销大集(↓170.7%)及百大集团(↓92.5%)降幅较大。

D、46家企业中,有8家企业(王府井、小商品城、新疆汇嘉时代、利福中国、益民集团、中兴商业、上海徐家汇及上海九百)营收及净利双位数增长且净利润率超过5%,占比17.4%。

E、5家企业(茂业国际、翠微股份、中央商场、供销大集及沈阳商业城)净利为负且营收及净利双双下降,占比10.9%。

6、美妆药店:营收优于利润表现,七成营收增长

总体而言,2023年美妆药店上市企业呈现营收优于利润的情况,相对2022年营收及净利均双位数增幅,本年度营收增长10%、净利下降3.3%,整体净利润率由3.83%下降至3.37%。10家企业中:

A、一心堂和屈臣氏出现营收和净利双双下降;其中一心堂受快速扩张及退烧、止咳、抗病毒等感冒类产品需求降低导致业绩下滑;屈臣氏由于闭店、线上线下融合等问题,其产品结构、营销及运营策略目前正在遭遇阵痛。

B、水羊股份营收下降4.86%但净利增长135.4%;嘉事堂则出现相反表现,营收增长14.4%而净利下降15.8%。

C、大参林、老百姓、健之佳三个品牌,营收及净利均有双位数的增长,净利润率也都在4%以上,表现健康而平稳。

7、珠宝饰品:营收利润整体增长明显

中国黄金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黄金消费量同比增长7.8%至1089.7吨,其中黄金首饰同比增长8.0%至706.5吨,金条及金币同比增长15.7%至299.6吨,工业及其他用金同比下降5.5%至83.6吨,相比2022年,复苏提升十分明显。

10家上市企业中:

A、仅有金一文化营收下降17.39%、赫美集团继续亏损,其他品牌营收及净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B、营收增幅超过20%的有三家,周大生(↑46.52%)、潮宏基(↑33.56%)和周生生(↑21.68%);除六福集团外,其余9家利润增幅均超过20%,而萃华珠宝、明牌珠宝、金一文化及周生生,利润增幅超过100%以上。

C、在市场被称为“壳玩家”的赫美集团是唯一出现亏损的品牌,其业绩报告显示,亏损主要为依据诉讼情况计提了诉讼赔偿支出及经营性亏损;亏损幅度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为本期计提的资产减值较上年同期减少。

8、休闲食品:头部企业遭受更多挑战,熟食类品牌有更优表现

2023年,凭借价格低、品种多、上新快等优势,零食产业进入以规模化品牌连锁、专营店快速扩张为典型特征的“休闲零食2.0时代”;新兴零售折扣店疯狂的跑马圈地,传统零食企业也在不断寻求突破,行业整体竞争激烈,企业经营及盈利能力有很大的挑战。

在统计的12家零食品牌中,总体营收增幅仅为1.5%,相对2022年2.3%的增幅略有下降,其中:

A、6家营收出现下滑,占比50%;4家净利出现下滑,占比33.3%。

B、企业间表现较为分化,良品铺子、洽洽食品、来伊份三家企业营收净利均出现下滑,净利方面更是出现大幅下跌,企业面临折扣零食冲击很大;而熟食类如绝味食品、周黑鸭、紫燕食品、煌上煌相对利润表现较好;卫龙及盐津铺子2家综合表现较好。

C、好想你是唯一出现亏损的企业;相对而言整体6.83%的行业利润率均值,良品铺子、来伊份利润率偏低,企业经营挑战不小。

03

写在最后

2023年,国内经济总体上处于疫情后的恢复阶段,动力仍然不足,整体消费增速仍然不达预期,在这样大环境下,上市公司总盘体现出营收略有增长但利润提升明显,与2022年疫情末期相比,整体回升态势明显。当然,不同行业仍有不同局面,我们也很难用一两句话,清晰的定义出各个行业的一致性的表现。

此外,数据是业务滞后性的结果,也是经济动能和消费势能互驯后的体现,以年为周期,并不一定能完全反映行业的趋势和企业的能力。经过疫情三年及后疫情期的震荡挑战,作为行业翘楚的上市公司,会有更深的经营体会,他们采取的各项经营探索及管理举措,搭建的未来成功的早期指标,更值得剖析展现,而这些,才是零售业未来的希望。

以上分析,仅仅从阶段性结果进行评价,数据背后还有大量的细节和秘密值得展现。我们始终相信,在广阔的国内大市场,中国零售企业仍有巨量的运营和腾挪空间,把握消费趋势、回归商品及服务本质、打造健康高效的供应链和生态链,零售企业还将有更加优秀的表现。

附:2023年中国零售上市企业营收排行榜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