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算法的便利蜂
来源/品智PLSC
作者/张叶萍
编辑/万德乾
便利蜂,庄辰超一直寄予厚望的创业项目。
作为去哪儿网的创始人,成功创立并领导去哪儿网之后,庄辰超选择套现离开,并携带巨额资金进入他在2016年认为可以用互联网技术大干一场的领域:便利店。
这个在便利蜂内部称呼“CC”的男人,意图通过互联网技术与线下零售场景的深度融合,提升便利店不要那么依靠店长,尽量能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效率,提升门店日常运营的及时反映度。
目前结果来看,有点事与愿违。
2017年2月,便利蜂在北京中关村银科大厦开设了其第一家门店,一年内,便利蜂的门店数量达到了100家。此后4年时间内,更是加快了其扩张速度,2021年门店数达到2800家。并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中国便利店top100 榜单」排名第11名,这是便利蜂离中国便利店排名前10最近的距离,同时也是便利蜂扩张最为凶猛的时刻。
要知道在大多数便利店都采取特许加盟模式的时候,便利蜂采取则是全直营模式。这不仅意味着在大量的成本用到了房租、装修等硬投入方面,同时,扩展速度也会相对较慢。但是按照扩张速度最快的4年时间内,便利蜂也仍然能以每日1-2家门店的速度进行扩张,作为直营店而言,便利蜂让便利店同行颇为讶异。
高光不久后的2022年,便利蜂的门店数量开始下滑,2023年更是启动了“冬眠计划”,对部分经营状况不佳的门店进行了调整,关闭了约700家门店,并开放了「委托型加盟」模式,总部提供店铺、装修、设备,共赢伙伴需要具备运营人员以及资金能力,一定程度上也是减轻了直营资金的风险。截至2024年6月3日,便利店在营门店数1045家,覆盖9个城市,7个省份。
一切又好像回到了便利店行业的基本规律了。
如今的便利蜂,不再各大行业大会露出,不再向公众传递发展动态,也不再被视作数字化零售风潮在便利店行业的标杆。甚至能不能在将来复兴2020年左右的耀眼成绩,好像也找不到太多显眼线索。
便利蜂怎么了?「品智PLSC」在和多个便利店业内人士交流当中,业内人士普遍将便利蜂今天的状况,归结为对传统便利店行业的深度理解不足,以及过度依赖其互联网数字化,忽略了实体零售的实战细节。
作为由非零售领域转型而来的“外来户”,庄辰超对“有人的地方,就会导致效率的低下”的意志,充分的体现在“算法原教旨主义”之中。过度期望数字化革新就能带来零售业的本质跃升,或许未能充分平衡实体运营的复杂性。
相对稀缺的理想选址
便利蜂选择从北京开始扎根扩张的时候,彼时的北京还是个被多个公众号说成对比上海来看像个“便利店荒漠”的城市。
庄辰超应该知道这点,但他相信数据和数字化。基于对市场数据的分析,虽然彼时好邻居便利店已经在北京占据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但针对高端写字楼范围内的白领人群,仍存在一定空白。对比当时北京与上海或香港的便利店密度,同样是超大城市的北京,至少应有5000家便利店。庄辰超创立的彼时,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数字。
这个从数据里面找到的战略定位,成为便利蜂的未来战略基础。扎根高端写字楼、商圈的便利蜂,确实也在一段时间内收获了不少白领阶层的喜爱,也在诸多写字楼下成功布局。
特别是便利蜂的盒饭,这个完全照搬北京7-ELEVEn特色的品类,突出口味的相对统一、复热后的味道尽量趋向现炒,以及吃饱吃好不足20元的性价比,颇受白领群体的青睐,属于中午餐场景门店头号热销品。盒饭鲜食的成功,也让便利蜂在鲜食赛道走出了特有的道路。不仅建立便利店的特色,增加店铺的辨识度,同时复购率也极高。
一度,便利蜂的不少门店里面,只占店内SKU总数不到3%的盒饭品类,却可以占到一天20%-40%的销售额。
便利蜂吃到了数据调研的回报。凭借其在数字化管理、愿意花钱采购进口先进设备的突出表现,迅速构建了便利店盒饭鲜食的定位。
然而,后续的门店扩张进程中,原本备受推崇的盒饭系列,遭遇了挑战。较高的损耗报废,盒饭成了引流、复购、品牌辨识度、提升客单价、保障营业额等多个成功指标得以实现的品类,唯独不是净利润的成功品类。
这是便利蜂面临的第一次困境。快速扩张,却不能将优势同等的复制。除此以外,随着市场布局的密度加深,适合进一步大规模扩张的理想选址却在逐渐缩减。简单的说,适合开便利店的好位置,就那么多。
便利蜂定位聚焦于中产阶级消费群体,选址策略偏向于繁华商圈、高流量交通点,高端写字楼及综合体底商。然而,在其迅速扩张的进程中,便利蜂遇到了选址难题:能够支撑其精细财务模型的理想位置相对稀缺,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中,符合条件的优质点位数量有限,更不用说在下沉至三、四线乃至更低线城市时,这种稀缺性只会更严重。此外,便利蜂在与侧重社区,拥有深厚品类布局,或是社区粘性的传统社区便利店竞争时,显得力有未逮。
门店在扩张,但单店营收却持续下降。便利蜂优秀门店日销售额可达到1.5万元以上。但是新扩充的门店,这个日商指标却在下滑,而且在采取各项措施之后,还是无法提升营收。
算法解决准确度,数字化解决效率,或是减少错误。但是,维度解决不了增长和稳定性。因为数字化与流量,不是一回事。
便利店行业做的是商品密度的生意,密集的展店和天然勾起消费者的鲜食品类,搭建了门店与出行的消费者之间一条稳固的流量来客关系。
便利店又是一种强到店体验的生意,即买即走的购买特性,分流不到多少从线上流量转化的消费者到店效应。便利蜂的理想模式,应该是算法和数字化保障了供应链的效率之余,便利店行业50多年来摸索的成功方法,便利蜂一个都不能绕开。
尤其是思想层面,算法有些地方比店长聪明,但是店长比算法更懂消费者。尤其是算法并不彻底解决选址问题,还是那句话,好位置就那么多。
便利蜂在开到一定规模门店之后,遇到的选址和商品力问题包括:
一是有效来客不够。在人流多的场所,便利店一定不是一家独大,同一个商圈可能会存在5家不同品牌的便利店,对人流进行分散;除此以外,不断往外环延伸的便利蜂,肯定会面临有效来客的问题。
二是缺乏本质性商品力,单品力不足。除去关东煮以选材为主外,便利店需要有自己的特有产品或单品,比如罗森的炙烤、全家的包子,这些都不是用融资能在短期内解决的硬实力。这不仅是老牌便利店的供应链实力,也是这些便利店品牌打出特色且盈利的商品力。
三是非鲜食类的普货价动效率低下。无论是水饮、零食、应急百货等,需要店长根据门店所处区域进行个性化调配。但是,便利蜂的店长订货权有多大呢?或者说,便利蜂的门店有没有一个店长角色呢?
算法把控一切,唯独没有了“人”
「雪豹财经社」曾经提到,作为第一批便利蜂北京地区外部加盟商一员的刘璐(化名),深刻的感受到了被算法支配的“恐惧”,作为加盟商的她没有权限及时增改某款产品的进货量;作为最了解顾客的一员,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顾客流失,并面对大量产品废弃造成的经营损耗。
这一刻,便利蜂加盟商们被算法“包围”,且想要突破被算法严控的桎梏。而这似乎也暴露出了,便利蜂对算法的过于推崇,而忘记了“人”的作用。
庄辰超说:“有人的地方,就会导致效率的低下”。这句话在特定场景下是成立的,但在便利店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也恰恰是“人”。便利蜂通过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选址、订货、物流、陈列等相关事宜。
但这也仅仅只承担了便利店的一半功能,在订货无法减量,导致门店废弃率巨高不下,这个问题便利蜂的员工知道,但是算法不知道。
如果说加盟店主相当于店长,尚且在订货上没有较强的自主权,需要以算法决策为主,那么便利蜂直营店的员工,则更像没有感情与想法的“执行机器”。
便利蜂直营店没有店长,只有轮班班长的岗位。店长的订货职责可以通过算法实现,但店长根据所在区域进行商品规划的能力,显然算法并没有办法替代。
缺少了店长对区域市场的敏锐洞察,便利蜂的门店在商品配置上未能做到真正的“千店千面”,无法精准匹配不同区域消费者的需求,例如在写字楼下的便利蜂提供威士忌而非文具,反映出商品与顾客需求的错位。
便利店作为小业态,单店的日商水平不高,商品的日配真正考验的是门店的动销管理能力和库存周转效率。但很显然,便利蜂在这方面依靠算法并没有做的很出色。
上述提到的便利蜂加盟商刘璐,由于她所在的店面位置紧挨美食城,热餐的需求量并不大,多次向公司申请减少热餐订货量,直至2个月后的闭店,便利蜂也没有给她减少热餐的机会。
仍需磨练的加盟体系
如果前期便利蜂因为只开直营店,需要自己承担租赁、人员、商品、损耗等成本压力,急于通过互联网数字化,追求更强的人效和坪效,并通过新零售便利店概念尽快上市。
那么现在开放「委托型加盟」模式,则显得便利蜂更看重了运营人员的运营价值。但实际上,便利蜂仍然处在看似被算法赋能,实则被算法所累的状态中,并没有很好的将规划好的加盟战略进行落实。
在伙伴招募计划中,便利蜂表示「委托型加盟」的优势是总部提供店铺、装修以及设备,并且通过算法能够协助加盟者高效管理店铺、决策;做到最大化满足周边用户的需求个性化店铺,即千店千面。
很显然,便利蜂企图通过算法赋能加盟商的做法,并没有获得加盟商的好评,反而成为加盟商终止合作的一大原因。「品智PLSC」通过几个便利蜂加盟商的沟通当中,发现普遍有以下三大情况:
第一,加盟商想要根据实际门店情况,个性化配货,但需要算法测算后再进行审批流程后,过长的时间让配货需求失去原本的意义;
第二,加盟商实际经营与算法数据测算的不匹配。实际到货数量与算法系统提供的到货数量不一致,举证基本会被驳回,只能吃“哑巴亏”;
第三,加盟商遇到任何日常运营问题,总部响应速度慢。倒是这个时候,数字化的基因,并不在便利蜂的加盟管理体系。
「雪豹财经社」亦曾提到,截至2024年2月,负责便利蜂直营店与加盟店运营管理业务的城市总为4人,平均每人需要管理近300家门店。坦率地说,这个管理规模放到传统便利店企业,区域客户经理是会抗议的。
传统的加盟体系里面,通常配备大规模的客户经理团队,人员缩减后每位客户经理常常需要监管多达40-50家门店,就是这个规模配置,就已接近一个客户经理的管理能力上限。
而便利蜂的人均管理门店数,几乎是传统加盟体系的6倍。可以说这是算法的功劳,极大的减少了人力成本,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加盟商找不到解决问题的人,公司长期处在“失联”状态,加盟商更多的是“自力更生”,且时不时被“算法”背刺,需要自己承担损失。
便利蜂的野心勃勃还体现在供应链的搭建上,建立了能够支持5000家门店需求的供应链体系,实际使用率却不到1/4。
行业内企业在构建供应链体系时,普遍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先确保供应链能满足当前需求并留有适度余量,待业务稳定增长后再逐步扩大规模。从某种程度上讲,便利蜂搭建的供应链,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闲置与效率低下。
仅仅依据互联网算法逻辑来规划实体店扩张,固然看似直观:店数*日商/时间,乘除之后,答案了然,并可制定开店计划。
然而,现实商业环境复杂多变,加上便利蜂扩张的高速期遇到了疫情的反反复复,以及国内风险融资市场的低潮期。随着单店营业额下滑,便利蜂的商业模型验证遇阻。便利蜂这个用风险融资激增出来的规模,现在看来上市之路还遥遥无期。
至于继续从风险市场拿到融资,这个困难度,恐怕也不低。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