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流量之问:土味市井文化何以败给城市主流时尚?
出品/联商专栏
撰稿/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 王国平
每座城市都有高楼幻想,都市感、时尚感成为很多城市共同的追求。特别是在中产迅速放大,对于城市迭代的呼声愈发高涨。当X博士发出《底层物语》时,彻底炸开了世界的另一面。
在城市主流话语权背后,存在一种魔幻、杂乱无章、难以诠释的社会。这种长期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的因子,正在完成多种文化相互杂糅,重新构建秩序之外的话语权逻辑。这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撑商业的另一面,构建以市井文化为主题的商业和已经过剩的城市型商业形成差异化。
新市井文化的野蛮生长
从轻奢到重奢,从区域首店到全国首店,所有的逻辑都是在满足城市主流话语权。招商是有瓶颈顶的,当无法实现大规模超预期突破时,就会被主流迅速抛弃,沦为众多购物中心弃子当中的一员。
城市型商业受西方文化控制,以欧美审美意识为主流,越欧美越时尚。在地域经济水平不够发达时,当地主流群体以模仿发达地区文化来达到差异化本地人种,实现某种优越感和地位的确立。这个过程有原住民文化的不自信,主动做文化隔离。另外一批人在无法实现阶层跨越时,对于主流文化根本提不起兴趣,反而没有撸串来的香。
去主流仪式感,追求自然随性,多种底层文化共融,拥抱传统土味文化,碰撞出新一代的市井文化。新的市井文化有这个群体共情的时尚感、满足感以及外界为之迷离的仪式感。
每座城市的城村、老工业区成为市井文化的诞生地,村民、廉租房的住户和租户、没有跑出来的艺人、工人、办公室民工、摆摊设点人员……各色背景的人都有。早市匆匆的上班人群,夜晚三五成群结队,路中间不时有各种艺人卖艺引发阵阵喝彩,呈现不规则的商业生态。这种掩藏的消费生命力却没有得到商业的重视,任期自发野蛮生长。烟火气就是流量,就是消费者的投票。
商业的本质是为消费者进行生存结构的匹配,构建出一种更好的生存结构去替代差的生存结构体统,让消费受众实现美好生活的过程。
快速城镇化让市井文化大量消失,当城镇化速度放缓时,聚集在非核心区的杂居群体,得以喘息,不用再度快速更换场所,是新一轮市井文化得以生长的土壤。
作为非核心地带的商业体,在定位上有了靠近流量的基础,无非是两个选择:选择舍近求远大范围辐射中高阶客群,冒着大概率失败的风险?还是就地服务没有那么高大上的基本盘,构建自己的基础粉?
从生态构建到单一场景突破
大生态构建一度风靡,曾经在击穿消费者临界值上屡试不爽。不过越来越多的购物中心发现消费者迅速产生抗体,阈值快速拉升。当市场玩法被拉到同一水平面上,原有的打法就钝化了,简单的生态构建已经无法有效触发消费者兴奋点。大生态构建因为攻击面过于广泛,无法有效深度聚焦,同时非常考验系统在各条战线的均值反应能力,构建的木桶反而很容易都是短板。
单一场景的突破基础是深度聚焦,通过深层次切入受众价值观,围绕价值观去打造一个共情场景,来实现同一阶层互动。精确打击、垂直渗透、场景化来实现同质化中建立鲜明的新标签。市井文化标签会实现二次放大,去吸引同类,增厚垂直盘。加上外溢的好奇盘,加大猎奇波动助推。
居民收入增加,会增强居民自信能力。市井文化的非主流化,在于市井过于底层,低到精英层不愿意涉猎。市井的基本盘质地其实并不差,毕业大学生、流浪艺人、职场中战败的斗士、土著人等等,当他们收入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会重新组合优质基因,新构建出来的市井文化将远超过历史任一时代。当强大到一定基点,反而会出现更加本土化的文化自信,进行正向输出,影响整个城市文明的进程。
在市场空白时,基于市井文化构建的商业前期会非常吃力,特别是在场景构建和供应链建设。更多实力派的人流涌入商业,让场景实现变成可能。互联网工具也更有利于我们去深挖本地资源。
淘宝让我们知道中国有什么,美团让我们知道本地有什么,这些神奇的工具让我们发现身边原来存在如此丰富的生态因子,以前居然未曾认真审视。小红书则让我们对于商户有不同的思维逻辑解读以及深层次了解,而不再以自我意识来评价商户价值。深度了解对于后期运营来说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放大商户亮点。
场景、商户、用户需求等链条构建完善,一个新物种的存活基础就构成了,然后在文化孕育的风口去服务于这个场景需求。流量的方向是追求美好生活,你构建的商业比原来的消费场景更好,终将替代旧的消费场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联商网立场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