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便利店管理办法
连锁便利店是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它就好似一个细胞,对于整个连锁企业来说,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连锁便利店是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的延续和扩展,如何使便利店获得良性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办法。
对于连锁便利店的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督管理:
一、人员管理:
公司负责对连锁便利店店长的选拔、考核,以及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便利店的实际情况挑选合适的员工。
便利店人员考勤由店长监督管理,必须认真检查员工出勤状况,不得做出弄虚作假,不得假公济私、徇私舞弊等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否则严重处罚。便利店店长可根据人员工作情况,提出人力调整要求或需求;必须负责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所知告诉新人,不断培养新人,为连锁便利店的发展做出应尽的义务。
二、商品管理:
组织便利店的商品流通,扩大商品销售,是连锁便利店的基本经营任务。便利店在一定时期内所实现的商品销售达不到公司的经营目标时,一方面反映该店铺经营机制是否有效运行,另一方面也说明其求生存、求发展的能力大小和其经营前景的好坏。显然,在商业利润相近的条件下,各便利店若要创造较高的利润,就一定先要创造较高的业绩,而业绩产生的来源是商品流通。因此,商品管理对于便利店来说,是相对重要的部分。
商品库存情况,周转率如何,可销天数多少等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都会影响到商品管理。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监督管理:
1. 库存量控制合理;可根据商品销售情况分析库存可销天数,一般可控制在20天以内是比较合理的(其中要考虑节假日、周末因素)。
2. 要求商品周转天数及周转率快;及时检查商品库存情况,认真分析异常库存报表,及时与公司总部沟通,以获得更好的解决办法。
3. 商品排面管理、陈列效果美观;排面管理、商品陈列的好坏可以影响到店铺的形象,所以,对于便利店的排面陈列要求,必须保证货品陈列丰满,减少缺货品项,分析商品陈列位置,及时做出调整。核对货价是否相符。
4. 商品先进先出原则。补货时将原商品取下,然后打扫陈列架,将补充的新货放在里面,再把原架上的商品放在前面,做到商品陈列先进先出。对特殊商品要控制。对冷冻食品和生鲜食品的补充要进行时间段投放量的控制。这要根据每天销售量和销售高峰来具体确定
5. 异常报表管理;异常报表包括:高库存、即将缺货、暂时缺货、负库存、负毛利、未动销商品等。要求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高库存商品不能过多,避免造成资金积压;即将缺货商品及时追踪采购或供应商;暂时缺货商品分析缺货原因;负库存商品查找产生原因,做出更正;负毛利商品及时查找变价原因,及时调整进销差异;未动销商品分析原因,提出门店处理意见。
6. 商品进销存的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公司进销存作业流程进行操作,不得弄虚作假。严格商品验收。商品验收是确认检查商品质量、审核商品产地、生产日期、发货时间、数量、价格、品种等的环节,因此,验收人员应手持调拨单与送货人员逐一逐项清点,减少事后因退货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浪费,避免以后发生不必要的争执。
三、资产管理:
便利店店长必须对店内所有财产负责。若店内有设备、设施损坏时,及时汇报公司领导,安排维修课人员进行维修;必须培养店内员工爱护公司财物的好习惯,公司可定期或不定期对店内资产进行盘点或抽查。
四、财务管理:
对于便利店的财务管理,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收银管理;必须按照公司规定的收银操作流程工作,不得违反;收银人员考核工作及论调工作;
2. 损耗控制;对于便利店的损耗来说,可能因为商品管理不当造成的损耗比较多,因此,商品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公司可以根据情况制定损耗范围(按同行业标准,一般标准超市是0.3%——0.5%,标准超市包括生鲜损耗。故便利店的损耗率应控制在0.15——0.3%之间)。
3. 盘点管理;便利店根据经营面积不同,可安排1个月或2个月盘点一次。有利于公司及时了解便利店的经营状况及损益情况。对盘点流程的监督管理。
4. 经营费用的管理;由于便利店在经营过程会产生某些费用支出,如何控制经营费用(包括营运耗材、办公耗材及相关的人事费用、运输费用等),以达到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的目的。
五、政策制度管理:
贯彻落实公司的经营政策及完成经营目标,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从人员管理、商品管理、资产管理到财务管理都必须遵循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便利店根据本店自身情况,在不违背公司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有利于便利店的经营管理,可提出便利店各项管理办法(先提报,经审核后实行)。
对于以上管理办法的监督执行工作,必须设立稽核小组,随时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便利店进行检查,及时反馈便利店经营状况及异常事件,以便于公司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