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鹰淡出百货转战全生活中心 目前在建15个 因网购冲击以及本身“坐地收租”式的商业模式,百货业目前仍处在“寒冬”,“转型”则称为了整个行业的关键词。在分析人士看来,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综合体正是百货店业态转型的一大趋势。
但在众多企业“扎堆”进入商业综合体的眼下,商业综合体最大的竞争压力就是同质化,商场需要借助特殊概念做出差异化。在近日举办的“金鹰·生活LIFESTYLE”商业论坛中,台湾金融专家胡定吾亦指出,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百货购物中心必须要差异化经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金鹰方面了解到,作为一个致力百货多年的企业,其在百货上会慢慢淡出,与此同时,拥有“全生活中心”概念的商业综合体将成为其后续主要布局的方面,其已有15个全生活中心的项目正在建设中。
商业概念的转变:全生活 一站式
4月26日,“金鹰·生活LIFESTYLE”商业论坛在南京举行,台湾三三企业交流会会长江丙坤、台湾企业家连胜文、台湾金融专家胡定吾、金鹰国际董事长王恒等诸多知名企业家、品牌商、投资人、金融界人士出席了是次论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论坛结合目前商业发展现状,对未来商业模式之“全生活”概念进行了探讨,其议题范围包括未来商业发展、转型和升级、跨界融合及两岸企业家合作等。
网购的兴起使得百货的利润空间不断受挤压,而“二房东”模式更是加剧了百货业本身的经营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百货业里面近来议论的最多的则是如何转型,其中,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综合体,成为了百货店业态层面转型的一大趋势。
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中国城市商业格局的变化,商业实体店竞争日益激烈、电商的冲击、移动应用等新技术的普及,都给现有的商业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国特有的“2+2+1”的家庭结构,使得商业必须完成从“一个人购物的一下午”到“全家人玩乐的一整天”的转变。此外,城市的不断扩大,多商圈的逐渐形成,也使得老牌商业中心的地位将会受到更多挑战。由此,未来的商业发展则成为众所关注的问题。
对于未来的商业发展,江丙坤在论坛上指出,“商业始终来自于人性,单单靠电商是很难全面满足市场”,因为“现代人的生活忙碌,每个人的需求又很多元化,单一产业、单一品牌很难覆盖现代人的生活需求,这时候能够满足人的需求,它就是胜者王道”。
王恒认为,现代商业发展的趋势,一是要求百货店向全生活、一站式发展;二是从消费偏好出发,将多元发展、跨界融合与传统百货业结合。
而上述提到的“全生活中心”的概念,正是此次论坛的中心议题。王恒表示,“全生活中心”是金鹰集团倡导,在城市中心或者次级城市中心建立的大体量、多业态、智能化、全客层、满足一站式购物、休闲、餐饮等多种消费需求的定制化商业模式。
在中投顾问零售行业研究员杜岩宏看来,与百货、购物中心相比,全生活中心就是一个航空母舰,容纳的东西更多、更全。
淡出百货转战全生活中心
论坛上,业界人士指出,“大而全”并非是中国传统商业发展的出路,恰恰相反,各地大量兴起的商业地产因为品类接近、品牌雷同、服务同质化而出现“千店一面”现象,恰恰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受宏观调控的影响,住宅地产资本纷纷转入商业地产领域,使得各地的商业综合体雨后春笋般兴起。对于商业综合体的“扎堆”入市,业内人士表示,商业综合体最大的竞争压力就是同质化,商场需要吸引客流,有吸引力才行,要有特殊概念,做出差异化才能吸引消费人群的到来。
胡定吾也表示,过去3年,中国平均每年建300家购物中心,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百货购物中心必须要差异化经营。在他看来,购物中心在经营的过程中,未来的趋势是“买吃玩”各占三分之一。“目前60-70%的顾客在3小时内离开,如何使客人逗留的时间更长是百货业长久的课题。”
同样以大体量、多业态为特征,金鹰全生活中心与时下的众多商业综合体概念并不同。据其介绍,该概念是以消费者为中心,而非以品牌为中心,这要求商业设施必须大大拓展服务的空间性和时间性。
此前,金鹰苏州经营10年的观前店闭店时,有质疑是其经营不利。不过,金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被关闭的门店体量较小,不适合其全生活综合体的规划发展。金鹰方面还透露,未来传统百货概念将淡出,其会致力做全生活中心。
据金鹰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其在建的全生活中心已达15个。预计到2015年,第一批全生活中心即将集体亮相并投入使用,绝大多数的项目建筑面积超过30万方,其中面积达百万方有3个。
记者注意到,金鹰的众多项目中,不乏一些是在相对下线的城市。对此,杜岩宏认为,下线城市是我国零售市场的潜力所在,同时下线城市市场竞争缓和、租金、人工成本较低,有利于大体量的全生活中心发展。不过,下线城市的消费能力及需求则有待验证。
亦有分析人士指出,全生活中心商业概念需要金鹰投入大量的资金,回报周期也相对较长,这在短期内将带来财务等多方面的压力。不过,金鹰方面强调,资金不会成为其需要烦恼的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 王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