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港蔬菜和食品安全刺激深圳人去香港吃菜吃饭
广东番禺东升农场供港蔬菜种植基地内,来自贵州的农场工人展示刚收割上来的油菜。
本期主题:解析供港蔬菜背后的食品安全和公平贸易问题
第拾捌期
尤记得就在三五年前,香港人还流行到深圳买菜,因为深圳物价便宜。而现在,深圳人却恨不得能到香港买菜,即使菜价高一些,但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却更让人放心。
在阳山有一块菜地,它的特殊之处是,种的蔬菜只卖给香港,人们管这种菜叫做“供港蔬菜”。事实上,专门种植供港蔬菜的菜地在整个广东,乃至全国,为数不少。每天,从深圳各口岸输往香港的蔬菜至少有1600吨,这庞大的数字占据了90%以上的香港超市、菜市场,却基本上不了深圳人的餐桌。而深圳卖场那些标注“无公害”或是“绿色”的蔬菜,要当心,它们的各项标准也有可能不达标……
一方面我们每天都在为食品安全问题操心,但事实上,内地是有能力生产较高标准蔬菜的,不过它们偏偏又只在香港出售。为什么供港蔬菜在深圳就吃不到?是价格太高,消费者无法接受,还是贸易模式问题?不久前,面对蔬菜贱卖农民发愁的新闻,也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学习香港的公平贸易,给种菜的农民更多利益保障。随着供港蔬菜逐渐被人熟悉,是否可能再次改变内地人的消费模式,比如专门去香港吃菜?或者愿意像香港人那样,花多一点钱,补给农民,以及买相对更放心的蔬菜?
深圳买得到供港蔬菜吗?
香港蔬菜90%是内地供应,深圳商超暂无供港蔬菜出售
深圳白领Yummy每隔几周,就要去香港采购。“我常去上水和大埔墟,最远去沙田,尤其是上水和大埔墟离深圳非常近。”最近她有了新的关注点:蔬菜,“香港超市里卖的蔬菜和深圳见到的感觉不太一样,看起来很干净,一般枝叶比较整齐,也不会太长,很少见到长花。听说香港对蔬菜的质检很严,对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等要求很高。”
其实Yummy所说的香港蔬菜,90%以上是由内地供应的,产地来自国内多个地区,广东省内主要是东莞、惠州、增城、韶关、清远等地,其中东莞生产的供港蔬菜大约占了广东省内的7成。另外,阳山、乳源、增城是省内三个供港有机蔬菜产地。
虽然深圳并不是供港蔬菜的主要产地,却是供港农产品的重要口岸。根据2009年的数据,经深圳口岸输往香港的供港蔬菜每天约260车、1600吨,差不多占到了香港市场的90%。4年前,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成立的深圳南山供港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投入运营,作为全国唯一的供港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目前香港市面上的蔬菜有四成以上是经该配送中心进入香港的。
“为什么内地生产高标准蔬菜只供给香港?”Y um m y发问。其实,供港蔬菜现在已经出现了“出口转内销”的态势,在广州、佛山等地的极少数卖场能买到。深圳百佳超市的工作人员介绍,其在广州的高端超市taste就设有“供港蔬菜”专区,品种估计有七八十种,价格比一般蔬菜稍贵。佛山的吉之岛超市也有售供港蔬菜,据说虽然菜价较高,但每天都能基本卖光,形成了忠实粉丝群。
在深圳,南都记者询问过O LE、吉之岛、华润万家、百佳、家乐福、沃尔玛等超市,均表示并无供港蔬菜出售,不过O LE、吉之岛有售有机蔬菜,华润万家、沃尔玛等有售无公害蔬菜或是绿色蔬菜。而胜记餐厅能吃到供港蔬菜的最高级别品种:供港有机蔬菜,不过种类只有芥蓝和西洋菜,比一盘同品种普通蔬菜大约贵上15元。南山供港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的工作人员则透露,虽然目前该配送中心的蔬菜只供给香港,但正在考虑将供港蔬菜引入内地市场。
为什么消费者觉得供港蔬菜更安全?
香港检测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有3000多项
“其实‘供港蔬菜’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用语,而不是个专业词汇。”胜记餐饮集团总经理钟亦武介绍,“在目前的认证体系中,蔬菜的级别呈现出金字塔的形态。最底层的就是普通蔬菜,也就是菜市场里最常见的蔬菜,什么认证都没有。上面一层的是无公害蔬菜,需要经过本国本省或者本市的有关认证,在种植条件上有一定要求,比如农药的残留量、重金属和亚硝酸盐等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再上面一层的是绿色蔬菜,这个概念由日本提出,农药的残留量、重金属和亚硝酸盐等含量比无公害蔬菜更低一些,并且规定在上市前一周内不可施加农药和化肥,也需经过国内相关机构认证。最高级别的当然就是有机蔬菜了,概念由欧洲提出,生产过程中要求完全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转基因工程技术,必须经过国际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并在国内设有委托机构进行监督和审查。”
“供港蔬菜至少是无公害蔬菜级别的,不过香港市面上蔬菜一般只分有机蔬菜和普通蔬菜两种,也就是说,香港的‘普通蔬菜’其实是我们的无公害蔬菜和绿色蔬菜。”南山供港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的这位工作人员透露,“为什么消费者会觉得供港蔬菜安全性更高?比如内地市场上的无公害蔬菜或是绿色蔬菜,即使贴了标签,但万一监管不到位,可能根本达不到对应的标准,相当于你花了无公害或是绿色蔬菜的钱,而买到的是普通蔬菜。而供港蔬菜整套系统监管严厉,首先进驻我们配送中心的商户必须是经过国家设在当地检验检疫局备案的基地,我们会审核确认其资质;蔬菜运入配送中心后,在进入加工环节(如削皮、包装等)之前会经过我们自己的质量检测中心检测;过香港海关时会进行检查,香港食物环境保护署也会进行抽检,最后香港方面的商家比如百佳也会进行检查。在这一系列的检查中,如果查出哪个基地的蔬菜不合标准,就会面临严厉的惩罚,还很有可能吊销其供港资质,商家都明白这一点。”
就像微博上热传的“供港澳猪的标准”———“外形要好看,后臀要丰满,瘦肉率要高,体重也有要求,不能超105公斤,不能低于95公斤。”有网友戏称这是“猪的一国两制”。据有关媒体报道,供港蔬菜重金属含量限量是0.01,而内销蔬菜重金属含量限量却是0.02,蔬菜的检验标准也搞起了“一国两制”。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采用的农残标准参考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最高残余限量,比如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有3000多项,而中国内地该项限量标准仅为800余项,也就是说,不光监管过程完善,香港的检查标准都比内地严格得多。
为什么内地菜农更愿意卖去香港?
香港人更舍得花两三倍价钱吃菜
“供港蔬菜比内销蔬菜的品质检测更严,也和内地概念不够普及有关。”钟亦武称,“以有机蔬菜为例,香港人对有机概念已经比较接受,贩卖点相当多,其中最大的供应商就是百佳,听说百佳每天从内地输送有机菜用的都是3.5吨的货车。它总部还从荷兰进口了一台全世界最贵的检测机,耗费400多万元,专门用来检测蔬菜等是否安全。相比之下深圳有机蔬菜卖场就很少,虽然消费者关心食品安全问题,但花20多元钱去买一斤蔬菜又往往舍不得。”
他表示,有机蔬菜不仅仅是不使用农药化肥的问题,对种植基地的空气、土壤、水源、绿树屏障等都有严格要求,比如要处在环抱隔离带,隔离汽车等污染,水源就近,经过3年的隔离之后才能开始种菜,而且必须从绿色蔬菜开始,再经过3年才能种植有机菜;种植过程中只能施加有机肥,也就是火烧研碎的动物骨头、腐烂或烧毁的植物,而任何动物尸体和粪便、塘泥是绝对不允许的;另外还必须采用农耕,不可以采用拖拉机等机械设备;为了避免长虫,还要采取无菌育苗、分阶段换地种植、晒地等方法……“经过这些严格的生产过程,有机菜才能实现无污染、高营养、高品质,但也正因为如此,有机菜地的产量并不高,价位比普通蔬菜要贵上7-10倍。内地一般的消费者对这些并不了解,不愿意花大价钱去买看起来差别不大的菜,而香港却越来越重视健康生活,有机菜在多个卖场热卖。”
其实别说有机蔬菜了,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的价格也让很多深圳主妇大呼昂贵。“虽然供港蔬菜的生产过程要求严格,但香港消费者需求稳定,在配送中心也一般是有订单过来才会进行加工,相对内地蔬菜市场来说,供港蔬菜市场比较稳定,很少出现菜价大幅波动、需求量猛减之类的状况,这也是供应商们愿意生产供港蔬菜的一大原因。”南山供港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的工作人员这样说。
如何从供港蔬菜中学习公平贸易?
要照顾菜农,也是在对消费者负责
前不久针对济南菜农因菜价猛跌而自杀的新闻,曾在香港工作的深圳地产人罗雷在微博上建议,不妨学习香港的公平贸易,用更公平的条件和价格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农产品,再卖给消费者。
本报4月1日“走读深港”版曾刊登《深圳人喝一杯公平贸易咖啡也得去香港?》一文,引起不少人士关注。公平贸易概念是香港由欧美引入,简单说,就是以相对市场价较高的价格向生产者(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收购,使他们得以维持相对正常的生活水准。同时,公平贸易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提出了较高要求,即更关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也就是说,公平贸易除了保障生产者的生活水准,也让农产品的品质、环境的保护得到更高保障。从这点上看,虽然认证体系不同,公平贸易和供港蔬菜产销体系之间存在着相似之处。
但公平贸易要开辟新的供应和营销渠道,以及繁复的认证程序,需要收取一定的认证费用,这个费用标准在去年针对最小的生产者组织是第一年1570英镑,之后每年940英镑。若真引入内地菜农身上,这笔认证费用也是极大的负担。于是有网友建议,“我们没有必要完全照搬公平贸易,领会他们的概念、学习他们的方法就可以了,毕竟公平贸易标签认证成本太高,效率太低,不一定适合中国内地市场。我们最终需要的只是建立生产者和消费者双赢的环境。”
这一点得到了香港公平贸易联盟主席、公平栈创办人梁佩凤的认可:“内地、日韩有一种类似公平贸易的做法,就是城里某个社区‘承包’对口农民菜地,与农民签订合约,保障这块菜地的农产品销售稳定性,同时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们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更能得到有效监控。”从形式上看,供港蔬菜的产销模式可以说就是这种“社区承包农民菜地”的扩大版。
“真要将公平贸易的模式大规模引入内地,也存在一定难度。”罗雷分析,“既要对农民公平,又要求对生产的农产品负责,两方面目前存在一定矛盾。公平贸易在我们这应当多了一层含义,那就是不仅照顾弱势群体,也要对消费者负责,对生产者提出较高的要求,双方都应当处在道德和契约精神的约束中。”他认为,十多年前香港出现毒菜事件之后,港府和广东相关部门形成了从生产到出口严格检测的体系,现在看来,这套方案对所有蔬菜生产环节都可以通用。
■ 港人秀港
去罗素街淘俄语版毛主席语录
李骁轶 香港85后专栏作家
他是香港85后专栏作家,他的笔风时而乖僻嚣张,时而温情脉脉,他的文字关注香港生活的各方面,爱生活、爱美食,更是美酒爱好者。骁轶,这个香港85后专栏作家关注和喜欢的东西总是在不经意间暴露与年轻有关的一切。
很多来香港的内地游客,喜欢把位于铜锣湾的时代广场,看成是香港的购物圣地。每天,这里的高档商品柜台前,总是有人排队。但是,也有另外一群内地游客,他们则喜欢把时代广场的对面,看成是他们来香港精神淘宝的圣地。这个圣地,就是位于罗素街上的书店“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很奇怪,因为放在内地,差不多一般的人会以为这是一家餐馆的名字。而且这家餐馆的菜一定是咸辣爽口好下饭的,饭则会是喷香带锅巴的大锅饭。可惜,在香港这个如此爱吃饭饮茶、动辄一天五六餐的地方,叫这个名字的,居然是一家书店。
初来这家专门卖内地“禁书”为噱头的人民公社时,我小心翼翼地上到二楼,惊讶地发现,有不少人在里面吃饭。我本以为误进了一家餐厅,心想人民公社果然是吃饭的,不料却被墙上挂满的火红色毛泽东肖像及一系列红军海报惊呆了。我问掌柜的书店在哪?原来这家书店的一半,是咖啡厅。而这里出售的禁书,也名不虚传:50平方米的空间,把人类一切正在或者曾经被禁止的欲望,涵盖得淋漓尽致,不论内地或者世界其它地方的禁书,均可以在此找到。书店的老板,还在国内外四处搜集到很多与那个红色时代有关的珍贵书籍、海报。据说那本保存完好的俄语版毛主席语录,是镇店之宝,在别处已经找不到了。自然,书店的名字也跟这个有关。很多内地游客,慕名而来。
在我眼中,香港,就是这么的奇怪:纸醉金迷、人潮汹涌的商业中心铜锣湾,里面偏偏扎根几家格格不入的人文坚守。人民公社,用“禁书”的噱头去吸引观光客的眼球,流于香港商业社会一惊一乍的庸俗炒作,但它却又在你的不屑中逆流而上,居然主动扛起了不要浮华、拒绝喧嚣,又理解包容“禁止”的进步旗帜,变成一座在黄金沙漠中的神秘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