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如何理解顾客满意
第五章 研究“Quality”
——“Quality”不等于“品质”
“Quality”和“品质”的含义并不一样。在“品质”这个词中,不包含英语的“Quality”概念。也就是说,“Quality”不等于“品质”。
日语的“品质”一词是客观性的,不带有价值判断。但英语的“Quality”一词中,包含着诸如“优秀”、“高级”之类的价值判断。
我想大家都知道“Quality”有个形似词“Qualify”。“Qualify”的名词形是“Qualification”,在日语中被翻译成“资格”。
比如说您为了取得汽车驾照去驾校学习,在驾校里要听指定的学科课程,练习要达到所规定的时间要求。之后,如果通过了笔试和路考,就会被授予驾驶汽车的“资格”,即得到驾照。无论茶道还是花道,为了取得相应的资格都需要掌握规定的科目,而且考试必须合格。
大学也是一样。我举一个某大学的例子。专业教育科目的必修科目最低要取得42学分,选修科目要在50学分以上,但加在一起如果没有达到140学分,也不能毕业。选修科目即使取得了60学分的高分,如果必修科目只有40学分的话,也不能毕业。如果从大学一年级起就没有充分理解学分的获取方法,那么四年后就无法毕业,还得靠父母多养活一年。我的班里就有几个学生尽管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可由于没有取得必修科目的所需学分,大四时没能毕业。
——“Quality”的含义
“Quality”这个词是“满足某规定标准”的意思。比如练车时的倒车或定点停车,满足了驾车所需要的这些标准,才会被授予驾驶资格。所以说,“Quality”的概念是“满足”或者“充足”。
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美国,特别是以加利福尼亚为中心的地区,出现了汽车排放尾气等氮氧化物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因此政府制定了规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马斯基法,为了符合这个严格的标准,各汽车制造厂家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和心血。由于日本汽车制造厂家甩开了世界三大汽车巨头、迅速达到了该标准,所以日本汽车的“Quality”(此后均译作“质量”——译者注)受到了很高评价。这正是当今日本汽车能够在美国市场占有30%份额的契机。
由于现在的制造业都是电脑操控,所以没什么精确度方面的问题。但是在手工操作的时代,螺栓和螺母等是工人用车床加工出来的。在铁板上开孔时,如果想开一个直径为11毫米的孔,那么开成11.5毫米或12毫米都不行,必须精确地开成11毫米的孔。满足11毫米的标准就是质量。而日语的“品质”一词中缺乏此概念。
——服务经济型社会的标准是什么?
服务经济型社会的标准是什么呢?它既不是企业生产率,也不是企业收益率,而是“顾客满意”。所有企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标准都必须是达到“顾客期待和顾客满意”。这就是“质量”。因此,在今后的服务经济型社会之中,标准并不是生产率和效率,而是“质量”。
所谓“质量”,就是“要达到顾客满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质量”等于“顾客满意(CS)”。
迈克尔·罗布森已经在其所著的《优秀经营建议》一书中指出了这一点。
这样想来,一切事物的中心都是“质量”。它相当于创造、支配万物的上帝。即“质量先行”。“质量”当中,如眼睛看不见的圣灵般在世界上飘荡着的就是所以“服务”,如基督取得人形一样有形化的就是“商品”。这就是“质量的三位一体论”。
庆应大学的井关利明教授发表了“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商品’,存在的只有服务,商品是服务所凝结而成的东西”的言论,他的观点和我完全一致。我感觉在日本真正理解“顾客满意”的学者除了井关利明先生以外别无他人。
我想,至此各位应该已经弄清了顾客满意、服务和质量之间的关系。顾客满意和质量是同一个东西,而服务是质量的化身。
反言之,不能让顾客满意的服务就不是真正的服务,甚至可以说是冒牌的服务。我们遭遇的几乎所有的服务都是冒牌服务或虚有其表的服务,可以说我们能遇到真正服务的机会是少之又少。
本文摘自《如何让顾客的不满产生利润》
东方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
购买地址:http://www.linkshop.com.cn/shop/book_info.aspx?id=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