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服装行业的未来到底是什么?如果说高级定制是服装业的未来,它如何变成未来?如何对服装定制进行数字化改造?数字化改造的焦点在哪里?”
这一连串的问题是恒龙有为实业(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长鲁兴海日前在服装数字化高级定制论坛上的发问。
问题直指服装业当前的生存现状和未来出路。在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的当下,对服装的个性化需求令“私人定制”概念热潮泛起,但犹如一股时尚潮流回归一般,定制业从北京的“鑫昌祥”、“隆庆祥”、“协昌”和上海的“荣昌祥”、“亨生”等百年老字号到如今七匹狼、报喜鸟、型牌男装、私家裁缝等早期的涉猎“私人定制”发展至今都不温不火,前者逐步被工厂化大生产的流行服饰和个性的设计师品牌所边缘化,后者并未形成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的时尚话语权和市场地位。
但随着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O2O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大数据采集处理的便捷,会否给服装定制业酝酿出一个新生的拐点?
对此,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冯德虎在此间论坛上表示了肯定。其认为,电子商务已经把传统的服装行业变成了高新技术应用行业,定制现在可以通过4G技术、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的运用改变人们生活,给服装业带来新机。
恒龙公司财务分析师李加宁也表示,全球网购规模逐年提高,高退货率问题日趋严重,而国际上正是利用大数据解决退货率问题,可以看出,定制不仅可以解决退货率,也可以提高转化率,提高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
也是在此间论坛上,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苏异钢指出,服装定制是未来一块新兴、潜在的市场。特别是借助云计算的发展,服装云定制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能大大降低企业的库存、风险和成本。“可以预见,随着网络技术不断的完善和大数据采集处理的便捷,服装云定制这种模式会迅速崛起。”
恒龙做的定制就是“云定制”。鲁兴海介绍,云定制是对此前“裁缝铺式”的传统服装定制的转型升级。
在当下的新时期,高级服装云定制的转型就是通过3D人体测量系统,获得顾客的人体数据,并根据客户的喜好进行修改,确定电子订单后,进行服装设计、制版,最终进行生产。“其核心是具有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以顾客为中心、以数字化为基础、以设计为方向。”
不过,在苏异钢看来,定制要成为服装业的未来,首先要解决的或是标准的问题。
苏异钢说,服装云定制是一个将服装设计师、服装企业、面料供应商、加盟店以及消费者等集于一体的平台,平台上的每一个网络云端都有自己的质量标准。从服装设计到最终的销售成衣整个流程中,标准和检测都如影随形。
“做服装,各种版型就是一种标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邱月明表示,通过三维人体扫描仪获得和个体人相关的数据,把这些数据变成数字化的人,把数字化的人变成服装的不同尺寸、不同型号。这些人类工效学在服装行业里的应用就是中国人体版型数据库建立的基础,有助于定制企业生产链对终端信息的快速反应。
苏异钢也表示,服装云定制的标准、创新能力与服务质量的高低,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决定了它是否能够被用户和市场接受,以及是否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云定制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可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行业增速为“最低增速”、企业净利润出现“负增长”——这就是当下我国零售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众所周知,过去一年,零售业的日子非常艰难,在国家经济的减速换挡期,零售业的发展速度也在急剧下滑。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4%,比去年同期回落了0.3个百分点。同时,一季度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增速创近八年来同期最低。
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消费市场难改疲软态势,在这样的形势下,零售业势必要迎来一场变革,在逆势中寻求新的突破。当然,爬坡过坎的过程也将会成为零售业成长壮大的资本,挑战与机遇同时伴随着零售业。
行业:面临“最低增速”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最近发布的信息显示,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781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1%,增速较上年放缓1.2个百分点,连续第三年下滑,是2004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分行业来看,服装、化妆品及食品等领域也分别出现大幅下滑。化妆品零售额增速创2008年以来最低值。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限额以上企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增速呈现连续三年放缓的态势,是2003年以来最低。2013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增幅较上年大幅下滑7.3个百分点,销售增速放缓态势明显;2013年我国限额以上企业化妆品类零售额增速是2008年以来的最低增速水平。2013年重点大型零售企业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也是自2008年以来的最低增速水平;2013年全国大型零售企业食品零售额增速为近五年来的最低增速。
另外,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3年度行业发展状况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13年连锁百强企业销售规模达到2.04万亿元,同比增长9.9%,新增门店6600余个,总数达到9.5万个,同比增长7.6%。销售额增幅比2012年下降0.9%,是百强统计以来销售增幅最低的一年。
2013年对于零售业来说很是艰难,但是2014年的形势也并不乐观。来自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累计增长1.4%,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6.2个百分点,呈现连续第三年放缓,是2005年以来同期最低增速。其中,3月份同比增长1.3%,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8.6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粮油、食品零售额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3.6个百分点;服装零售额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6.4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同比增速为3.9%,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6.8个百分点;金银珠宝零售额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19.2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零售额增速放缓幅度较一季度更大;家用电器零售额增速较上年同期放缓0.4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零售额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化妆品和日用品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放缓10.5和4.4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两者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6.2和4.2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2014年国内消费市场形势依旧疲软,国内零售企业压力很大。
企业:跨入“负增长”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连锁百强企业销售出现负增长的企业明显增加,达到15家,为历年最多。在数据中记者发现,销售出现负增长的连锁企业中多为传统零售企业,有农工商超市、徽商集团、乐天玛特、人人乐、三江购物、广州友谊集团、百佳超市等。
零售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从上市公司的年报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据记者了解,2013年上市商业企业中,多家大型零售企业销售额及利润出现增速放缓乃至负增长。
2013年百盛公司销售总额为174.81亿元,同比仅增长4.3%,净利润更是下滑了58.4%至3.54亿元;银座股份2013年年报显示,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18亿元,同比增长5.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6亿元,同比下降23.1%。净利润出现负增长的企业还有友好集团、新华百货、武汉中商、广州友谊、南京(京专卖店)新百、南宁新百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出现亏损的零售企业也不少。2013年永旺超市内地亏损1.583亿港币折合人民币1.2677亿元,商业城亏损2.19亿元人民币,卜蜂莲花亏损0.97亿元人民币,新华都亏损2.3亿元人民币。
除了传统零售商,一些专业连锁企业业绩也出现大幅下滑。美特斯邦威2013全年实现销售收入为78.9亿元,同比下降1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5亿元,同比下降52.2%,EPS为0.40元。
从2014年商业上市企业陆续公布的一季报中可以看到,2013年出现净利润下滑的企业,在2014年的一季度同样难改“下降”的命运。武汉中商今年一季度营收为12.18亿元,同比增长1.63%,而净利润为2013.78万元,同比下滑28.78%。南宁百货201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5亿元,同比下降1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42万元,同比下降88.19%。
而在2013年未出现“下滑”态势的一些企业在今年一季度却也难逃这个趋势。王府井201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2.4亿元,同比下降4.97%,利润总额3.11亿元,同比增长2.02%,归属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0.45%;扣非净利润1.84亿元,同比下降11.3%。北京城乡2014年1月-3月营业收入7.24亿元,同比下降6.89%;净利3139.84万元,同比下降4.48%。
困局:成本增长过高
零售业之所以走到今天的艰难地步,除了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外,也有着其自身的发展困境。
去年一年,零售业迎来一场关店潮,其中有因合同到期关店,有因企业战略调整关店,但事实上,背后的原因都是因为不堪成本重压,在利润面前不得不选择退出市常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查显示,2013年连锁百强企业的房租支出增长11%,人工成本增长18%,与2012年涨幅相近,继续处于快速上涨的状态。两项成本的增长均明显高于企业的销售增幅。
“高成本是导致零售业盈利越来越困难的关键。2013年,零售业成本上升出现由缓到急、刚性占比加大的特点,如果到了一定临界点,会发生致命影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表示,诸多零售上市公司2013年上半年财报显示,80%以上的企业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上涨,零售企业销售的增幅却明显慢于成本涨幅。
在商业上市公司年报中也会经常看到成本增长的字眼。美特斯邦威2013年年报中指出,公司在行业低谷期费用开支有所缩减,但由于收入略有下滑因此期间费用率有所上升,销售费用率上升2.3个百分点至31.4%,管理费用率上升0.5个百分点至3.3%。
成本上升迫使企业开店放缓。数据显示,百强企业中,有21家企业的店铺总数出现负增长。2013年连锁百强企业的门店增幅下降0.4%。
去年3月,外资零售沃尔玛率先上演了关店潮。先后关闭重庆南滨店、江苏盐城店、湖南常德店以及马鞍山的两家门店。便利店业态,先是罗森关闭了约30家店,之后,可的与好德开始调整和关闭数十家门店。百货业也难以幸免。2013年3月,京城知名百货大佬贵友关闭了方庄店;年中,大洋百货石家庄店关闭;在沈阳经营5年的伊势丹停业;随之,成都太平洋百货关闭;百盛也难逃关店命运,先是关闭了百盛贵阳鲜花店,8月底,百盛石家庄的一家门店也关闭。
一个行业或者一个企业,走上下滑的趋势,有着经济大形势的影响,但更多的却是自身的问题。
众所周知,零售行业盈利难,也与其业态老化、缺乏创新模式有关。由于整个行业前期的疯狂扩张和市场资源的提前透支,再加上行业缺乏营销创新模式,零售业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疲态。在微利时期,行业巨头及大型零售店参与竞争,零售业若没有特色,很难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如今,社会在发展,整个消费市场也在发生变化,零售企业必须紧随时代的脚步,开拓前进。
突围:推进路径选择
“顺应形势,适应要求,零售业转型提升与创新发展应当迈开更大的步伐。”最近,在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国商报社联合主办的“2014中国厦门流通经济与城市发展论坛”上,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副司长王德生为零售业的路径选择问题给出了答案。
首先,技术创新是提升零售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支撑。王德生认为,我们之所以说包括零售业在内的商贸流通业已逐步成为自动化技术、信息化技术、标准化技术高度融合的技术密集行业,是因为近些年来电子计算机、自动扶梯、中央空调、冷链设备、电子交易支付系统、防盗系统、商品防伪、保鲜及仓储、物流配送中心等先进设施和技术在流通领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而如今,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正在引致流通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带来消费理念、消费模式的深度变革,这不再是趋势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要适应形势要求,零售企业只有加快技术应用与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才能更加贴近消费者,更加适应消费潮流,这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和取得成功的法宝。
其次,实体与网络结合是零售业新的增长点。近年来网络交易迅猛发展,所营销的商品和服务范围逐步扩大,参与交易的企业和个人迅速增加。有关方面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1.85万亿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交易市常网上交易打破时空限制,使流通渠道、流通环节、流通半径都带来新的变化,消费者不再是单纯选择商品,而是在同时选择现代、快捷、时尚的生活方式。
应当说,实体店与网络销售各具优势,对于实体店,最大优势在于可以满足消费者实际体验和享受服务需求。如何实现融合发展、兼得二者并形成新的优势,应当成为众多流通企业的战略选择。实体商业应当通过借助专业平台、自建网站以及并购重组等方式拓展网络业务,利用“网订店缺等融合型模式实现新的发展。网络销售企业应当完善模拟体验、物流配送、电子支付等配套服务,特别是可以借助现有连锁企业网点的力量增强配送服务的便利性。
再者,物流配送是提高流通效率的关键环节。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无论对于零售企业还是整个产业,都是有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王德生认为,近年来我国商贸物流发展和创(和创专卖店)新步伐加快,但总体水平仍待提升,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程度还不够高,影响到了流通效率。大型连锁企业要加强物流配送能力建设,实现与连锁网点同步发展,使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协同与网点优势得到进一步彰显。广大中小企业要发展共同配送,有效降低经营成本。
此外,融合发展是强化流通功能的战略选择。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不只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营商圈之间的竞争、融合体之间的竞争,一家企业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零售企业要强化融合发展理念,打破环节、区域、企业的限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构建稳定、多元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进而演进为协同发展的服务链、价值链、产业链。在供应链建设中,要致力于和谐零供关系的营造。
“零供之间有竞争,但更多的是合作、是利益共同体,要通过加强合作,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和增值能力,共同拓展和谐发展的新天地。”王德生说。
“互联网思维”已经被过度神化了。当社会四处弥漫着同一种思路,当所有的汽车被“引导”上同一条道路,瘫痪的未来可以预见。走在前面的一路疾驰,走在后头的堵得半死。
电商对实体零售业的冲击是现实,客流越来越少,生意越来越难做。这种切身之痛为“互联网思维”的蔓延、统治创造了充分条件,演变成“唯互联网思维”,它暗示着零售业的惟一出路—O2O。苏宁、万达、银泰、王府井这些互联网转型案例被描绘成突围的先驱,学习的榜样。小米的崛起更是让人不再对“互联网思维”抱有一丝怀疑或警醒。这种蜂拥而起、鱼贯而入的态势基于求生,但很可能是集体找死。
对于实体零售而言,“对抗互联网的思维”比“互联网思维”更加根本。前者引导企业充分思考实体零售自身的特质,以及创新的可能性。“互联网思维”则已经排斥了其它的出路。对于实体零售而言,O2O首先带来的是线上和线下的双重运营成本,零售价格却不得不降低,以适应线上的竞争环境。用双重成本去获取更低的利润,且不能赢得相对于纯粹电商的价格优势,只能是找死。最终都会成为电商巨头的囊中之物,比如已经向阿里巴巴“投诚”的银泰百货。
“对抗互联网的思维”,意味着本质性的思考—实体零售的特质是什么,以及可以是什么,即重新构建实体零售的价值体系以及核心竞争力,并且,这种特质又是令电商无可奈何的,是可以同生共存的,甚至是给电商带来压力的。在这样的战略基础上,再来思考互联网技术能够为这种核心竞争力做些什么,才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正道。
实体零售是不是已经不可能再创新了呢?O2O是惟一的路径吗?以服装零售为例,曾经有过什么创新吗?从分销模式到终端服务模式,自服装工业形成以来,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创新。是不可能创新吗?创新最大的障碍正是“不可能”这三个字。
实体零售业急需的是系统分析电商的核心优势所在。是的,要找到敌人的核心优势,而不是劣势。电商的关键优势是价格吗?不是。电商的关键优势在于不受地理约束的商品集合,也就是商品数量存在近乎“无限”的可选择性。关键优势存在于商品数量上,而不是商品价格上,或者说价格只是电商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网购迅猛崛起的真正原因。为什么这样说?
一家服装商场可以通过各种价格促销手段来吸引顾客,甚至做到与线上同价。也可以通过拓展线上平台和配送服务来提升购物的便利性,但是一家服装商场无法创造出同样的可选择性,一个服装品牌更加不可能,其商品数量无法比拟电商。电商赢得市场优势,首先不是因为它在价格上更低,而是它的可选择性让实体零售无可奈何。
电商之所以占上风,绝不是因为它存在某种缺点。这很简单,没有人会因为缺点而赢得市场,而是因为它建立了实体商业不可获得的独特优势—“无限”的可选择性。然而,任何一种独特优势,都隐藏着独特的弱点。“无限”的商品意味着无限的选择,以及大量的商品信息重叠。这就是消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选择难题”。因此,“更多”并不意味着不可撼动。替消费者做出最佳的选择,和给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是两种不同的策略。德国的阿迪超市战胜了沃尔玛,逼迫沃尔玛从德国全线撤退,就是通过“更少更佳”来挑战“更多”。同时,阿迪超市的“更少更佳”也带来了“更低”的价格优势。虽然她们都属于实体零售,但重要的是策略本身内在的人性逻辑。想一想那些站在沃尔玛货架前,面对大量可选择商品而左右摇摆的消费者,想一想那些面对电商搜索引擎,不停点击“下一页”的消费者,就会明白什么叫“选择难题”。这就是网购便利性背后隐藏着的糟糕的消费体验。
电商的消费数据库可以根据消费历史来推荐同类型商品,但它无法推荐真正适合的商品(电商目前掌握的消费分析方法,还是很低级的)。你买了一件死在衣柜里的时装,或浏览过某个商品网页,它的推荐系统就会固执地向你推荐同类型的商品。电商目前所能做是推荐商品,而不是帮助消费。然而,在零售终端,所践行的依然是传统的、工业社会的商品推荐逻辑,不是为消费服务的逻辑,不是如何为消费者做出最佳选择和让消费者作出正确选择的逻辑。
实体零售重在体验,正是体验使得消费者有条件做出正确和高效的选择。可是,一个服装商场仅仅把体验理解为打造良好的购物环境,理解为整合餐饮娱乐,并没有抓住时尚和服装消费体验的核心。
总体而言,工业时代的零售思维并没有进化,没有适应消费时代的变化。也许整个行业都会等到O2O策略碰壁以后才会醒悟和真正进化,才会对“互联网思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许为时太晚,代价太大。
零售品牌的快速时尚风迅速普及,像Forever 21、H&M和Zara,改变了全球消费者购物的价值观。根据一项新的研究,这些消费观念持续扩张,很可能会给美国的专业零售商施加更多压力 - 特别是在青少年的客层。
新的报告显示,结合特殊的时尚趋势与低价的特色,讲求快速时尚的零售商在分散且竞争激烈的全球服装市场所占的份额很可能继续成长。
根据Cowen Group的分析,快速时尚在美国市场商机庞大,归功于这是个非常快速化的设计过程,并且高度整合企业的供应链。
在这篇报告 Fashion Headwind Will Grow For Retailers 中点出 H&M, Uniqlo, Zara, 以及Forever 21 这四个品牌零售商在2013年全球销售总额约为 480亿美元。
这占全球服装市场的只有3.4%,还有很多的增长空间。该份报告的作者点明,“美国的Forever 21作为国内最大的零售商,我们估计其2013年的市场占有率仅为2.4%,持续扩大中,而另外三个国际品牌才刚刚开始在美国有所增长,预期市场占有率会增加。“
Cowen认为,美国快速时尚的销售额在2020年以前,会以11%的复合年成长率成长。这一估计是假设的这四个主要品牌零售商能够保持2013年的销售水平,展店数量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将导致在2020年以前,占有美国成衣市场的4.2% – 在未来7年中,总额成长77%。
购物习惯
推动快速时尚使其普及的两个关键因素:将潜在只会穿几次的衣服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出售,以及在卖场贩卖种类繁多的商品。
该份报告发现,大部份的服装零售商不提供消费者所寻找的款式,快时尚店提供的商品,消费者的穿著更具个人风格。
该份报告的作者指出,这样的趋势已经使数十年来男女装的价格逐渐下滑。
“快速时尚的战略核心是迅速降低服装及配饰价格,以吸引消费者能够不断更新自己衣柜,以符合快速且有时难以预测的流行趋势。他们继续展店以及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的动力,使得这种概念的竞争压力在未来几年内会增加。“
快速时尚的领导者
H&M是全球第二大时装零售商,已经证明是在美国专业零售的最大威胁之一。
该公司在美国经营约305家门市,迅速扩大占有市场,在美国自2011年起,销售额以19%的年复合数成长率成长,2013年它的销售额达到21亿美元,占全球销售额的9%。该公司已定下全球扩增10%至15%店铺的年成长率的目标,并计划在2014年展店375家。美国和中国大陆可能是关键集中区域,该品牌会加强网购的知名度。
Forever 21是以较低的价格与种类繁多的商品,助其达到37亿美元的销售额。该公司全球各地拥有600家门市 - 包括美国的468家,自2007年起就以7%的年复合成长率成长。Cowen 粗估Forever 21在2020年时,展店数可成长60%。
日本休闲服装品牌Uniqlo 或许不若H&M 及Forever 21来得成功,但现在已经开始扩张,目前在美国约有17家门市,只是其全球2500家门市的一小部分。2020年以前它们希望在美国能够达到展店200家的目标,假以时日或许能达到1000家门市。
价格差异化
快速时尚产品的价格带不仅显著地低于一般卖场为主的成衣零售商,同时也因为压低货品利润而改变了竞争的环境。作者提到,从2010年以来,货品的利润降低了130个百分点。
“商品利润的压缩在青少年零售业尤为显著,如Aeropostale、 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 及 Abercrombie & Fitch等都受到快速时尚的促销活动而伤害造成市场占有率的流失。”
Cowen指出面对此一类“难以抗拒的阻力”,调查结果显示购物者偏好快速时尚的趋势“非常高”。
“我们进行专家焦点访谈结果显示,继续以快速时尚的概念消费,可能继续对这些品牌群组会有显著压力,由曲线、利润率和投资报酬率的角度来看,我们预期未来的投资报酬率会更低。”
Cowen还指出,因为更便宜的快时尚概念的日益普及,导致消费者越来越多在网络上完成交易,在实体店铺购买的需求也会减少。
内地消费者的购物热情在香港膨胀。香港“立法会”秘书处公布的最新《研究简报》显示,2003年7月推出香港自由行至今,内地游客赴港主要目的已不是旅游,而是购物。报告显示,去年整体内地旅客在港购物消费额接近1700亿港元,相当于香港1/3零售业销售额。与之相比,香港本地居民及非内地旅客购物开支所占比例,购物开支从2004年的占近八成,跌至去年约61.7%,不足2/3。
报告显示,与2004年自由行实施不久时,内地游客购物消费约270亿港元,十年间大增5.3倍。当中以“自由行”客的购物开支增幅最强劲,由2004年的86.2亿港元,激增11.7倍至去年近1100亿港元。自由行游客消费开支由占整体零售业销货额的4.5%,激增至去年的占22.2%。同时去年非“自由行”内地游客购物开支占到香港总零售额的12%。“自由行”与非自由行内地游客两项消费相加超过1700亿港元,占香港整体零售业销售额的34.2%,超1/3。
根据旅发局在2013年进行的调查,化妆品及护肤品、现成服装、食品、药品及中药是过夜和不过夜自由行旅客最喜爱购买的物品。过夜自由行旅客喜欢购买高档消费品,例如皮革制品、珠宝首饰及手表,以及电器/摄影用品,不过夜自由行旅客则喜爱购买洗发露及纸尿片等个人护理用品。
所谓转型升级,不是去转产,而是怎么用新的技术来提升你的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以此来面对冲击和挑战。5月9日,银座百货在青岛举办逆势扬帆,决胜未来百家讲坛活动,期间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教授以及百余家知名品牌供应商就目前零售商业发展的热点问题展开探讨。而对于零售业未来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将是大势所趋。
专家供应商齐聚 传统零售业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去年开始,包括沃尔玛、家乐福等知名零售企业在全国范围内频繁关店,而就在日前,在泉城路开业仅两年的百盛商场也关门大吉,是同质化严重,还是水土不服?具体原因众说纷纭,不过频繁关店折射出的是百货行业当前所面临形势的复杂现状。面对如此形势,如何在逆势中守住自我,活出自我,成为零售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5月9日,山东本土零售业大鳄银座百货,在青岛举办“逆势扬帆,决胜未来”的百家论坛活动,期间邀请了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先生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进行深度剖析,并邀约百余家知名品牌供应商齐聚一堂,就目前零售商业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当前形势下,关于零售行业各种理论频出,各种声音混杂,很多人处于焦虑、不安和迷茫之中,究竟谁对谁错?如何做才不会错?”在致开幕辞中,银座集团副总经理、银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良玉表示,举办论坛活动旨在希望通过大家在各自领域、各自实践当中的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启发,为零售行业拨开迷雾,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正确的路。
拥抱新技术还要更专注 学会两条腿走路
“包括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连锁商超之所以频繁关店,是因为之前摊子铺得太大了,现在觉得没有那么大的市场,于是就关店降低成本。”樊纲教授举例说。活动中,樊纲结合当下经济形势就零售行业现状进行分析,他指出,前一段经济过热增长引起一些盲目发展,使得目前的零售业、商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需要一定的调整。
对于电子商务对零售行业的冲击,樊纲表示,互联网根本的作用就是节省信息成本,而各行各业都需要节省信息成本,电子商务正是借助互联网降低了包括监控、物流以及仓储的信息成本等等,对传统商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而面对冲击和挑战,樊纲从经济学上给出了两条建议,一是学会运用新技术,“各行各业竞争力的提升取决于能够适应现在的新技术,传统商业也是,要学会运用新技术。”樊纲表示,技术永远在进步,一个产业的竞争力就取决于能不能及时的应用最新的技术来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因此所谓转型升级,不是去转产,而是怎么用新的技术来提升你的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以此来面对冲击和挑战。”“除了要运用新技术,还要做到专注,也就是专业化。”对于传统商业未来的发展,樊纲还指出,经济学能够对企业作出的另一个建议就是专业和专注,就是专业化。“所谓的蓝海,都是在长期专注的发展中所获得的那些独特的对产业的感觉和独特的技术。这个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专业专注的发展起来。”
谁也别想吃掉谁 传统零售业与电子商务共存共荣
如果说樊纲教授从专家角度给予传统商业以建议,那么供应商则通过交流自身经验与经历,来探寻零售商业未来发展方向。“对于未来商业的发展,线上线下相融合是大势所趋。”深圳汇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管理学博士袁信表示,目前来看,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造成一定冲击,不过,他认为,面对电子商务的冲击,实体店目前完全具备自我修正的能力,“想想淘宝在网上购物,反过来讲你实体店为什么不也去做网上销售?现在越来越多的,将来也会越来越多就是两个业态的融合。“我也注意到,银座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战略路径,那就是将来打造成一个社交平台,在银座购物,不仅仅能买到心仪的商品,而且还能享受到各种各样配套服务,享受到购物的愉悦感,这就是发挥实体店独特优势的一种合理的办法”。对于传统商业未来发展,樊纲也在演讲中表达相同观点,他表示,未来顾客购物的模式可能会对传统零售业的实体店造成一定规模的冲击。不过实体店的功能慢慢发生变化,樊纲指出,未来实体店将从仅仅提供商品的商场,转型成一个集合购物、休闲娱乐以及社交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实际上,目前不少商场都在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日前,阿里巴巴与银泰合作,后者成为业界第一个吃螃蟹的商场。另外,据了解,银座也计划与大的电商企业合作,探寻新的合作模式。
消费潜力巨大一致看好传统商业的未来
对于传统商业发展前景,无论是专家,还是商品供应商都表示未来仍有巨大潜力可以挖掘。“目前我国居民消费只占GDP 的35%,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但对消费者市场而言,这就是潜力。”樊纲表示,中国人刚刚开始消费,中国的中产阶级刚刚在形成,未来随着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比重也将快速增长,不仅可以刺激消费市场,更能推动经济保持稳步增长。
同时,樊纲教授还指出,从技术角度来讲,互联网把很多中间环节打掉,降低交易成本,从整体商业来讲发展是好消息,而不是坏消息。“这个过程中当然有些中间环节,以前靠着寻租吃饭的一些环节可能是要消失了,但是这个对商业来说也是好消息,使得整个市场更加繁荣。”樊纲补充说。
对此,富基融通董事长颜艳春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他表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都要跟上时代节奏的变化,才能成为时代的企业,对于作为一个真正给消费者带来幸福的零售业也需如此,要学会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竞争力。
基于对传统商业未来发展的信心,在论坛中,银座百货还与多家供应商签订以超额利润分成为主要内容的扬帆计划书,希望通过此形式与广大合作伙伴一起共商对策,共谋出路、共创未来,共同发展。
激发传统商业潜力 需保持经济稳定
“刚刚说的这些只是潜力,不过这些潜力能不能实现,还取决于我们能不能做到以下几点事情。”樊纲表示,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增长存在潜力毋庸置疑,不过需要做出相应改革,为未来发展增添助力。
樊纲认为首先应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基本的目标是将创新能力都发挥出来,在产权界定,有约束,有长期动力的机制中发挥各种创造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发展新型城市化,促进消费能力的有序增长,而保持社会稳定特别是经济稳定,在樊纲看来也是激发传统商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条件,既要通过推进社会保障,缓解收入差距,又不能出债务危机、财政危机、金融危机;最后樊纲建议继续发展教育,吸取国际的各种知识,保持开放。“最重要的是保持经济稳定,不出现大的过热,不出现大的危机,不出现大的波动。”演讲最后,樊纲表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是推动潜力实现的重要前提。
更多新闻资讯:http://www.promatic.cn/view-213.html
附件下载区: 鼠标左键单击文件进行下载
附件:微信号码.gif (19K) 下载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