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做到当今这种程度,只能让经营者产生两种感觉,一种是平静,一种是疯狂!感觉到平静,是因为超市精细化如此,再前进一点点都非常的难,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金钱去尝试,去改变,会失败,最后才有成功的可能性,所以,一部分人选择接受现实,一部分人会被这种平静逼疯。不过,两种人,都在寻找亮点,一种主动的,一种习惯性被动的而已。
超市的亮点在哪里?大部分人会说在生鲜,排名第二的会说服务。一个是商品,是实物,一个是体验,是氛围。其实不能说错,但是不是很绝对,因为他们忽略了落地环境,忽略了消费者对于眼球商品或者说民生商品的渴望程度。即使如是说,也不否定生鲜在超市中的特殊地位和强大客流贡献力,相反,对于生鲜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大多数超市在日常经营中也常常如此。然而,在策划和托管店铺中,慢慢发现,在经济欠发达或者零售行业竞争处于非精细白热化的时候,生鲜的经营倒显得粗放和无力,老百姓对于另外一种品类的关注度和其带来的集客能力,和生鲜不相上下甚至优于生鲜,认识到如此,在之后的店铺商品结构调整中特别是货架商品结构调整中,有意的朝着这个方向靠近,差不多生存环境的店铺销售对比还是有比较大的改善的。这一品类,就是大家往往给予近一半的货架陈列面但销售却达不到这一比重的小百货。
为什么这么说呢,通过观察,很多经济指数不是很高的三四线城市,或者更次一级乡镇市场,对于生鲜,虽然是日常的必需品,但毕竟离身边太近,神秘感缺失。另外,在量和质上也没有过多的稀缺性,即使在新鲜、齐全、低价、深加工和精加工上下再大的功夫,消费者不感冒,或者产生距离感都有可能。但这些地区,往往对于精致生活的向往是很迫切的,这种迫切感体现在家居上,体现在能够带给他们精细的各种稀奇古怪但又让其在亲戚朋友或者就是自己精神层面产生满足感和自豪感的物件。但因为这些商品的周转率很低,库存相对占压资金就大,超市的很多老板或者经营者看不到哗啦啦的现金流,于是对于这块不屑一顾,但这块就是长尾理论所指的商品,销售额占20%却真真实实带来80%重复光顾客流的商品。
食品和生鲜,大家都拼的筋疲力尽了,再想新的创意已经很难了,况且如同百货商场的同质化一样,食品和生鲜的竞争也趋于同质化,食品越来越狭窄到几个品牌,生鲜也集中到几个单品,大家都在这个品牌上做文章,于是毛利空间越来越低,从低毛利到零毛利再到负毛利贴补,大家都把目光放到了火热的价格战场,却忽略了毛利商品的人气功能。曾在一个县城的一家三千平的超市,当时从外面进来了一批当时市面上没有的酸奶机和煮蛋器,当时老百姓看到了说煮蛋还用专门的机器啊,浪费!但很多顾客每次过来都会去煮蛋器和酸奶机的陈列货架去看看,渐渐的经过现场演示和一对一推介,一些年轻顾客开始尝试购买,后来一些中老年顾客也通过朋友的介绍前来购买,一来二去,这块的客流甚至比休闲挂件的客流还要多。其实,很多顾客都是听从了同事或者朋友显摆之后才决定购买的,带有一定的攀比和追风心理,也就是这种猎奇心理,促使他们一而再再二三的来店里淘宝,淘买那些在其他店铺发现不了的东西,从而为超市增添了客流和销售额。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把目光不要老集中到传统的金矿区,换个思维和方向,或许就能发现另外一块宝藏。
>>>如何订阅免费资讯:
扫二维码进行添加“海格里斯”
(hgls99)
想要了解更多请翻阅海格里斯服务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