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晚上,谭先生开着车拐进了位于北京城北面的一家中石化加油站。为了第二天的自驾游,他需要把油箱加满。
加了油后,谭先生进到加油站最里面的易捷便利店买了一瓶矿泉水,虽然比超市要贵了5毛钱,但“还可以接受”。不过,第二天的5个小时路途,还需要一箱矿泉水,他选择了开车去2公里以外的大型超市购买——尽管这家易捷便利店的门外已经堆满了整箱整箱的矿泉水。
这就是易捷的尴尬处境。尽管中石化曾经雄心勃勃地强调,未来易捷的利润有望占据整个公司的半壁江山,但现在看来,除了网点铺得够多外,它的业绩仍然处在低速增长状态。在《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管理是易捷业绩增长迟缓的主要原因。
目前经营易捷便利店的中石化易捷销售有限公司是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者正处于引入民资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风口浪尖。易捷潜力几何,引入民资后是否有望激活?
易捷难题
记者跟随谭先生进到这家位于北京城北的易捷便利店时,所有的店员都在外面加油,看见有人要买东西,穿着工作服的小伙子一溜烟跑了进来。
在和记者聊起店里的生意时,小伙子略微有些抱怨,“这是我们这一班的营业额,这都几点了,才卖了四瓶水和一包烟。”便利店和加油站一样,分三班倒,管理者和员工既要负责加油业务,也要负责便利店的生意。
不只是这一家,记者近日走访位于北京城区繁华商圈的多家易捷发现,尽管是处在车流和人流量都比较多的商圈,但除了络绎不绝的车主到店里开发票时,顺手买一瓶水或是一包烟之外,几乎很少有人特意光顾。在记者走访的多家店里,日销售额能够过千的并不多。
“晚上的生意会好一些,出租车司机买得多,水、烟、饼干什么的。”一家位于某住宅区旁边的易捷便利店里,店员手指着最后一排的汽车用品说道,“那些基本上卖不出去,旁边就是一个汽配城。”
记者发现,与其他的便利店相比,易捷的货品并不算齐全,不少店里的货架上都会出现空白处,一些功能性饮品的生产日期还是2013年。不过,价格和其他便利店持平,并没有明显高出超市的售价。
经营多年,易捷的盈利能力一直遭到诟病。尽管依靠加油站的配备,人员成本和租金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管理模式松散、商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易捷。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对记者表示,易捷是属于分级管理。省公司对于所辖店铺的经营状况起到决定性作用;集团则是在标准化、重点商品的联合采购、自有品牌开发上、战略布局层面操作。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店铺本土化,但现在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在运营上,应该把相对松散向紧密型管理模式转型,因为零售经营的规模优势还是要靠统一化来推动。
中宇资讯分析师张永浩对记者表示,中国消费者目前对于加油站便利店模式的认同度仍然不高,传统便利店的销售模式普及度和市场接受程度更高,短期内市场消费导向难以扭转。此外,中石化在自家便利店身上所下的功夫不足,宣传力度不大、操作模式僵化、商品同质化严重,因此其并不具备性价比竞争优势。
据媒体援引易捷负责人表示,去年易捷的全年销售额为133亿元,据已经开设2.3万家易捷计算,平均日销售额约1584元,尽管这一数据仍然大幅度低于其他知名品牌便利店,但比起两年前已经有所增长。中石化今年一季度财报显示,非油品营业额近 36 亿元,同比增长了11%。相关事业部负责人表示,2014年,易捷力争实现150亿元的销售目标。
中石化非油野心
中石化在非油品领域的探索十年前就已经开启。在国际油价高企的年代,国家对成品油价格进行管制,中石化当时炼油板块已经出现持续亏损。在公司内部人士看来,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零售领域或许能够成为有效的利润补充。
2004年时,中石化与一家名为东方实创企业管理的深圳公司合作,将旗下的非油品业务交予该公司开发经营。
当时最重要的一步是,与麦当劳签订20年的合作协议,发展加油站“得来速”汽车餐厅——第一家“得来速”2007年在北京开张。之后,随着霍尼韦尔公司加盟,一家带有试验性质的加油站再度落户北京,这个新加油站计划为消费者提供车辆加油、便利店购物、麦当劳快餐、霍尼韦尔汽车美容保养快修等一站式服务。但可惜的是,这一模式后来并没有被广泛复制开来。
2006年6月,时任中石化总裁王天普正式对外宣布,加油站非油品业务是中石化正在发展的一项重要业务。
在此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中石化选择了和国内零售商合作的方式来发展便利店业务。但这一模式也很快被否,随后,2000家统一标识的易捷便利店出炉。不过,2008年时,易捷的营业额仅为11亿元。
有媒体报道称,2011年,刚出任中石化董事长的傅成玉曾对易捷公司裹足不前的局面感到震惊,问“守着中国最大的成品油零售连锁终端,你们怎么会穷得要饭吃?”事实上,现在部分地区的非油业务仍要靠油来养。
公开消息显示,傅成玉上任后曾频频到访基层便利店。在2013年的年中工作会议上,他明确表示:非油零售板块业务必须快速增长,且内部设定年度最低增长目标为20%。目前,中石化集团各地子公司均已发力非油品业务。
加油站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尽管业绩增长缓慢,但有中石化这个强大的支撑,易捷也在迅速布局抢占网点。截至目前,中石化易捷是全国便利店连锁行业中开店最多的品牌,广为引用的数据是,在全国3万多座加油站内已经开设易捷2.3万家,两年内增加了4000家。
混改试验田
2014年3月,中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石化易捷销售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易捷正式“单飞”。中石化官方表示,易捷公司的成立,是中国石化非油品业务向市场化、专业化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公司下一步将在扩大商品统采规模、降低采购成本、整合系统资源、创新营销方式和创新机制、培养专业化运营管理团队上下功夫。
易捷的单飞,选择在中石化宣布在油气销售领域引入民资之后的一个月,业内认为,公司或许会首先把非油品业务拿出来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更进一步的猜想是关于易捷未来的上市,市场人士认为,傅成玉可能会将中石化专业重组后的公司逐个上市,打造一个“中石化系”的上市公司群。
事实上,易捷单飞后仍然是属于销售公司,销售环节一直是公司积极推动混改的关键领域。消息称,已经有包括复星、KKR等在内的多家社会资本表现出了对参股中石化销售业务的兴趣,此次销售业务的融资规模也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
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易捷为非油品业务,但也包含在中石化这次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油品销售业务板块内。
本报记者获悉,已经有业内资本表现出了对参股易捷的兴趣。目前,除了布局加油站,易捷也已尝试入驻居民社区,并且开通了电商平台易捷网。有消息称,中石化将2015年非油品业务的营收目标定在500亿元。
在油气销售领域的混改上,此前,关于阿里巴巴或将入股中石化油气销售业务的传闻不断。对此,中石化在其官方微博上表示,欢迎有诚意、有实力的电商等各类小伙伴一起“卖油”。阿里巴巴也曾表示,民营石油企业看中的是石油业务的存量,希望有更强的市场话语权,而他们要的是增量,需要的是3万座加油站网络的附加增值。
相关报道:易捷:激活存量还是寻找增量?
如果你喜欢看美国西部片,经常会看到的一个场景是,戴着牛仔帽的越野车司机加完油后,都会去加油站便利店买一杯咖啡。宽敞的便利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总会让人感叹美国社会生活的便捷。
加油站便利店一直被看作是一个市场空间巨大的业态,每天进出加油站的车辆数以百计,客流量基本可以保证。甚至,因为全年不打烊的特点,这些便利店应该比大型超市更加具有群众基础。
不过,就在国外同行已经把便利店的利润做到占整个加油站利润的一半时,中国的石油巨头们在这一块却始终进展缓慢,“以非油养油”的愿景依旧遥远,尽管它们旗下的网点数量已经让业界咋舌。
在和记者聊起公司的非油品业务时,中石化技术经济研究院一位负责人认为,易捷“盘子太大,因此业绩增速不可能太快”。
问题显然不止于此。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国内的加油站并不像国外同行一样,能把这些便利店融入普通人的生活。
近日,记者在北京走访多家加油站便利店,看到的是,无论是中石油的昆仑好客还是中石化的易捷,基本还是加油站的一个附属品。在北京西边一家繁华商圈的加油站里,便利店被挤到了一个犄角旮旯,甚至连招牌都没看到,里面的商品也仅限于一面墙的货柜,一些饼干的包装上落满了灰尘。
除了货品种类少,和周围商圈同质化竞争的现象也比较明显:在汽配城旁边卖汽车用品,在购物中心旁边卖家用小电器,等等。一家中石化地方公司非油品管理办公室人士告诉记者,易捷进场的货品一般都是要一线品牌。
事实上,加油站便利店在成本上非常占据优势。以易捷为例,开业只需一次性投入营业场所的改造费用。而在易捷便利店发展初期,中石化对下属各公司给予的三年收支平衡的扶持政策,也使便利店在发展过程中无须担心资金、人员的压力,具备了其他便利店不可想象的资源优势。
但要让加油站便利店融入生活,也并非易事,对于数以万计的便利店来说,如何优化存量才是眼下的关键点。首先,要打造专业的零售团队来进行统一管理,并且在服务上营造以顾客为主导的商业氛围;其次,注重产品的差异化,货品采购中多关注特色化的商品,丰富商品种类;再次,对于加油站整体来说,针对车辆和司机的服务应该多样化。
现在,在中石化开启销售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之时,易捷也吸引了部分民资的目光。不过,在中宇资讯分析师张永浩看来,新的投资者如果不致力于优化商品配置、改善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那么,局面也不会得到改观。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江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