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遥:上海立天唐人商业集团执行董事兼总裁、上海喜道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1969年出生,毕业于南京大学、江苏省管理干部学院,1989年进入南京汽车制造厂工作,1992年加入南京市住宅建设总公司,1997年进入苏宁电器集团,历任浙江分公司总经理,集团营销副总,集团连锁发展中心总监,集团董事。2005年加入万达集团,历任万达集团商务部总经理、商业管理总公司总经理,万千百货总经理、集团高级总裁助理。2013年进入上海立天唐人商业集团,出任执行董事、总裁,同年创办了上海喜道投资有限公司,兼任董事长。
有多久没有人与你谈起生活,谈起生活里的人了?那些细枝末节。
清晨,报社恢复了一夜忙碌后的安静。只有新来不到一年的康健在自己的小隔断内坐着,她目光迷蒙,正盯着什么看。我走过去,是一盆花——没有花朵,纯纯绿叶,翠得如画。
“这是杜雪的。她每天都对它说,‘你看你多美呀!你看你多美呀!’你看,它就美得这样惊人了。”
我被触动。
我们都在生活,但生活本身却不被看见。
我在写一篇报道。访于两个月前。迟迟没有动笔,是我需要答案。
两个月前,上海立天唐人商业集团执行董事兼总裁丁遥,在大庆昆仑唐人中心即将开业前来到大庆,与我有一次对话。那是一次意外。一位商界人士,谈起的恰恰是不被看见的“生活”。那些扎在生活深层里最普通的人,那些带有温度的人的情感。
新闻传播的核心目标是“人”。商业的终极追求也是人?不仅仅是利润?也有灵魂性?道德性?修养性?那么,社会的内核呢?人群中的核心价值观呢?是不是一直有一种生活的内在逻辑,非表面人人都看到?而它始终依从着人心的走向,且人人都无可回避?
两个月后,我开始写这篇报道。我很认真地期望,它能提醒我们,重新发现生活,回归生活。
1 异乡人
8月4日,我接到一个电话,说丁遥希望能与我见一见。
丁遥很年轻,一身普通的运动装,背着土黄色帆布包,随人流走进酒店大厅来。打电话相约的峻丽介绍,这位就是丁总。
丁遥给我带来一种印象:他是人群中的一个人。
丁遥给我讲起一个故事——
他来到这个城市,就听到一个故事。在拆除油田儿少中心时,周边人一时情绪低落,因为很多人都曾在那里留有成长记忆。后来,有项目部的人跟他说,一位老工人在拆迁时,曾保护过一个雕塑。
丁遥随后寻到几十里外,在一个帐篷里,看见它已在野地里睡了三年,但完好无缺,蒙在一块红布下,正是拆除前矗立在儿少中心大厅的那个雕塑,娃娃们光着屁股的形象惹人(如图)……
从野外回来,丁遥做了一个决定。他打电话给设计者,要求在新建的大庆昆仑唐人中心楼前建个花坛,把已废弃的雕塑,重置于新楼前。
现代奢华的国际范购物中心大楼前,一件年代已久的老旧艺术品与它搭在一起,反差强烈。
这反差是什么,我想丁遥在做之前,他已经知道。
丁遥,29岁就曾任苏宁集团副总裁;2005年进入万达集团,开创了万达百货连锁全国第一的行业奇迹, 2012年9月中国商业联合会特别授予他“中国零售业年度人物”称号;2013年丁遥进入上海立天唐人商业集团。大庆昆仑唐人中心是上海立天唐人在全国十几家大城市布局的其中一个……
世俗标准下,丁遥是个有“身份”的人。来见一个素不相识的媒体人,只为迫切了解一座城市,一座城市里生活的人们。
“有人跟我推荐,说一定要见见您,您比较了解这里人的精神情结与情感认知,我需要您的帮助。”他谈吐热情,知性儒雅。
但是,无论怎样,一个东北三省最大一家的国际级购物中心入驻一座城市,终极追求不是利润?这不是我个人的看法,是整个社会对商业根深蒂固的认知。
之后,两个月。
夜色里,清晨时,我时常接到昆仑唐人中心几个职员的电话,沈哲,小金子,郑东晓。她们热切地请我帮助,帮她们寻找城里老的手工艺人,说是在商场内,给他们留有位置,让他们有地儿经营自己的手艺。我为她们联络了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刘延山。她们又来电话,认真咨询城市生活中的残障人,说是也给他们留地儿,让他们去卖自己的东西……
每次接起、放下电话,都会被一种意外击中。
那天,秋雨绵绵,夜色里总经理刘敏也打来电话寻求帮助。她说起“唐贩”,那些走街串巷卖糖葫芦儿,卖冰棍儿,卖小吃的小贩们,他们可以成为昆仑唐人中心的一员,在大楼内自由徜徉,吆喝叫卖。
“一定是不收钱的……”刘敏回答我。
“冰糖葫芦喽——”在绚丽浪漫的国际范大型购物中心内?一位推着自行车的老汉?我当时问她。她肯定。
说:照顾好这座城市人的情感……
好的东西是让社会恢复一种疼痛感。
我决定约访丁遥。
2 对话丁遥:中国商业的现代化
2012年底,完成了“建成中国第一百货连锁”使命,丁遥选择了急流勇退,谢绝了万达集团王健林董事长的挽留,离开万达集团。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内媒体探求他离职的原因和新的去向,各种猜测喧嚣尘上。
将近一年之后,一条消息在网上悄悄传开:丁遥去了上海立天唐人,出任商业集团执行董事、总裁,同年传出其创立上海喜道投资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长。
“并非只有失败才是考验,成功同样也是一种试炼。” 稻盛和夫曾以这句话震动商界。意指许多一线企业家,可以经受任何艰难困苦的炼狱,却偏偏经受不住成功的“磨难”。问题在于,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人生与经营活动是相通的”,没有回到人生和心灵修为的原点去经营企业。
“安静也是一种力量!”
“您是安静下来了。在成功之后!”“在正值个人成功的巅峰时期,主动选择停止,为什么?”“重新的选择,是为重新的寻找?”
很多人都认为我不应离开万达。我更愿意从我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这个。
其实在商业这个行当,工作有20年了。刚刚踏入社会,处在个人的成长阶段,没有思考。真正的思考,对这个社会有认识,是从苏宁开始。进入苏宁,对我来讲是特别大的一个思想的解放。
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国企。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年轻人就躁动起来了。我坚持要走,家人都反对。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坚持要走,也许只是要离开那种朝九晚五的生活。
进入苏宁,正逢企业开疆扩土的发展阶段,年轻人就有很多接受锻炼的机会和很大施展才华的平台,加上自己也比较勤奋,就职苏宁营销副总的时候,我只有29岁。
29岁?没有膨胀吗?
膨胀。年轻人的虚荣、自我和浮躁一样都没少。
当然从万达离开,不是因为这个,是想追求一个更自由的自我。原来也是在企业,也是企业核心的领导人,但不是创始人。创始人有很多思想的高度是你无法企及的。对我来讲,我也想去尝试一下,锻炼锻炼。我想就是两创,一个是创新,一个是创业。创新是我喜欢的,时代在变,正在用新思想去创造;创业是希望从一个创始人的角度来看待一个企业的发展成长,来看待过去的自己。
您内心认同的那个自我……是什么?
这些年来,确实太利益了……
……仅从个人角度,二十几岁时对商业的理解还没到人性的层面,到了三十八九岁,就有了困惑。你慢慢觉得很多东西真的是过眼烟云。如果你还是从个人的角度去追求,你很容易就看到疆界。
但有些认知,可能人确实在年轻时悟不出来,必须到了一些年岁,经历了坎坷挫折,当然也经过了幸福快乐,人间的这种浮华的这些东西,你也都经历过之后,你静静地去面对自己的内心的时候,再来琢磨这件事情……
从万达离开后,我休息了很长一段。面对独自的自己。
我很庆幸,我慢慢突破了自我的瓶颈,重新获得了一个层面。就像又打开了一片天一样。而在这片天地里,你会发现自己还差得很远,还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甚至看不到疆界……
瓶颈是什么?
老是追求那种外在的认同,那种更多人的认同。老是那些利益命运的驱动……其实,那可能,慢慢就走不下去了,走进死胡同了。因为你自己追求的很痛苦。
另一个层面是什么?
我是四十岁后才模模糊糊看到了新的疆域——由利己转为利他,由追求外在认同转为追求内在认同。
利他需要更多的资源,更大的付出……
内在认同需要面对自己的内心,存不下丝毫的虚伪……
您有一种使命感。
可能是有一批人是这样的,每个层面每个行业都会有这样一群人。
这是一个朦朦胧胧的认识,也是在您此时问到我的时刻,我才整理自己的思路——
我一直跟大家讲,我一直希望为中国商业的现代化做出贡献。这是你的使命,既然你这群人已经到了这个年龄,既然有这些经历,有这些想法和愿望,你恐怕就不能光从自己的角度光从所在企业的角度出发。你可能要从这个行业的角度出发,去看,去贡献自己的思想、智慧,为这个行业去做出一些探索,做出一些经验分享……让这个行业越来越好,
我想知道,您没有“压力”吗?因为,您这是“回归最本质”的追寻,是相对于外在的财富,地位等等另一个层面的探索。
当一个人,他外在和自我能够统一,他就会很愉快。但你的外在和你内心追求的东西是拧巴的,那就会痛苦,一定会有压力一定会不快乐。正因为统一以后,你没有内部的能量损耗以后,你可能会更专注于事情的本身,而把自己摘出来,超然物我。
您很沉静。
你说的沉静,可能是一种把自己摘出来以后,没有那么多自我利益的需求,他自然就安静了。
3 重新发现生活
(问丁遥)无论这中间的途径和渠道是什么,一个商场入驻到一座城市,终极追求,不是利润?
利润是结果,不是目的,更不是终极追求。
在您心目中,什么能代表这座商场在这座城市成功的最终标志?
(丁遥想了想)我想到一幅画面,这里是人们生活的一个场所。老人在晒太阳,孩子在玩耍……人们在自由地徜徉……这里交织着人生命间往来的故事。
然后中间有一些温暖的东西。
我……是个旁观者,只有我知道,这里面有我的思考。
2008年,《IT经理世界》杂志社一位总编写道,2008年以后,因为诸如中国乳业三聚氰胺事件,人们开始关注中国企业家这个群体,关心他们的价值观和信仰是什么样的,因为这些作为社会精英阶层的企业家们的“永恒动力和终极追求”,不仅仅决定企业的成败,也必将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未来的走向。
从一种个人价值观到一种企业家精神,从一个企业家的成长历程到他的终极追求和寻找……我们从中体味到什么?社会的内核,人心的走向,社会的各个领域,是不是都一直在依从着生活本来的内在逻辑在向前走去。并且终将回归,回归到最本质。如果我们痛苦,如果我们还在迷茫,那是我们在对生活失真,那是我们脱离了我们的内心,脱离了我们的灵魂。
我去法国巴黎,看过法国的一个百货,LV旗下的,它店里面都是非常高档的商品,而且因为它在左岸,不是大家常去的老佛爷,巴黎春天啊那些耳熟能详的,都是巴黎城市当地人去购买。
我在那里面就看见一个柜台,大概有两个房间这么大,干嘛呢?卖线,卖各种各样彩色的线,做绣十字绣用的。去买的人都是老太太,穿得很优雅,她们肯定是年轻时都绣过这个……
我想那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完全可以拿来做别的用,但他去放这些东西,我猜赚钱很难,他就为照顾好大家的这种情感,关照好人群的心灵……
我站在那里看,觉得恰恰是这些东西,是整个商场最打动我的地方。就像爱情故事中,最打动人的,不是你俩年轻时的轰轰烈烈。而是你老了,老头牵着老太太的手,白发苍苍的,互相扶着都走不动了,互相搀着要不就倒了,那才是真的修来的……
一个百年商场也一样。
千百年来,我们守望的不仅是爱,还有生活。
生活,并非仅是外在的浮躁,内核是精神。一座商场,有有形的商品,有无形的商品。无形的,是人的精神联系,这是丁遥的节目,它的总和便是丁遥的精神世界。
galiz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