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广州多个新建项目均未引进大型百货
随着传统零售业受到电商冲击,加上商业地产供应量的增加,购物中心不得不在差异化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前有正佳广场缩减百货业态面积,后有西城都荟直接打破百货单一模式,都纷纷增加体验式业态。业内专家认为,同质化是购物中心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且减少百货面积也是提升租金收益的捷径之一。
要么缩减面积,要么不引进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百货是购物中心揽客的招牌,被称为主力店,甚至有“购物中心不引进百货旺不起来”的说法。在广州各大购物中心,都能看到广百百货、广州友谊、天河城百货等本土品牌的身影。
然而近两年,新建购物中心对大型百货不再有太大兴趣。去年开业的番禺荔园新天地,以及今年开业的海珠区合生广场、白云区绿地缤纷天地等购物中心,都没有引进大型百货。部分成熟的购物中心在业态调整时缩减了百货经营面积,去年,广州友谊正佳店与正佳广场续约十年,经营面积由原来的3万平方米缩至1.6万平方米,腾出近半面积用于正佳广场海洋馆建设。
新快报日前获悉,摩登百货撤出后空出的2.3万平方米经营面积,西城都荟优先给了体验式业态,引进了迪卡侬创新商业模式Decathlon sMall、广州首家iFitness健身中心、孩子王儿童主题MALL等商家,欲通过运动、儿童、特色餐饮等体验式业态吸引客流。其中迪卡侬和健身俱乐部营业面积均达到了2000多平方米。其市场部陈先生表示,下一阶段会继续在原百货区域引入不同的业态和品牌,实现与购物中心的客流互补与扩容。
百货业态贡献大不如前
商业专家黄文杰认为,以往百货、超市和电影院是购物中心的标配,但随着商业地产供应量迅速放大,同质化问题凸现。这时,购物中心的业态组合趋于多样化、个性化,百货不再是必备因素。
近年来受电商冲击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百货业业绩下滑严重,购物中心吸客能力下降。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相关数据,2014年,在已披露年报的47家百货业上市公司中,半数企业销售额下滑。其中广州友谊营业总收入33.63亿元,同比下降17.83%,净利润2.63亿元,同比下降14.96%。而这并非广州友谊首次出现业绩下滑。广百股份2014年营收76.46亿元,较上年也减少了1.48%。
出于收益和业态多样化的考虑,部分购物中心开始压缩百货经营面积。知情人士就告诉新快报记者,以正佳广场为例,该商场平均租金接近300元/平方米,但友谊商店的月租只有100多元/平方米。压缩友谊商店的经营面积,有利于商场整体业绩的提升。合生广场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百货租金不高,现在的经营状况也不理想,还不如多招几个次主力店更划算。
“要突破同质化,购物中心应该寻求差异化发展,引入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品牌。”黄文杰认为,特别是市中心的购物广场,必须靠差异化保持竞争力,进而提升商场业绩。
(新快报 记者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