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滚滚的创业洪流中,如果有人跟你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想你未必会觉得好受,因为砸出去的真金白银早已覆水难收。O2O在经历了资本寒冬之后,沉寂了许久,O2O之所以变得不再激进是因为资本环境的整体遇冷,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发现钱烧了,用户来了,可是商业模式却玩不转了,因此在去年濒临寒冬之际,我们看到了诸多O2O的死亡名单。
曾经红极一时的社区001和叮咚小区由于扩张速度太快,后续服务跟不上圈地速度,最终走向了灭亡,前几日有新闻爆出蒙牛要“输血”拯救社区001,或许心有不甘的社区001卷土重来也未尝不可,毕竟被估值千亿的社区O2O的价值是公认的。尤其是经过市场检验,进行了模式探索之后,社区001能够更加理性的看待市场,切实来挖掘用户痛点,解决行业问题,回归商业本质,所谓商业本质就是投入1块钱拿回2块钱,也只有投入与产出成正向关系,才能获得资本的青睐。
在布局社区O2O的过程中,很多房产巨头也加入到了对“最后一公里”的争夺战,因为传统物业服务已经跟不上市场变化,各大房产巨头纷纷通过旗下物业公司去挖掘社区的市场价值,社区O2O和智慧社区无疑成为了下一个风口。万科为社区O2O业务打造的住这儿APP,只面向万科的用户开放,通过客户端来发布小区里的最新公告、热点事件等,对于日常的生活房屋保修等基础功能都进行了整合;万科凭借其拥有的资源和信息优势,也整合了社区周边的生活服务产品,入驻的用户可以自由在APP上发布一些类似养狗经验、美容美发等实用信息。同时针对万科物业的商户,万科在APP里单独打造了“良商乐”,集合了附近的美食、美发、超市等商家,对这些商家万科还会进行相应的监管,依靠数据分析推出“活力排行”和“黑榜”,给用户在消费时提供有效的建议,进一步加强用户粘性。万科通过这些基础服务措施的线上转移,打造一个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同时辅以活动的刺激来搭建一个互动平台,建立业主和业主之间以及业主和物业之间的桥梁。
除了万科,其它房企公司也十分重视社区O2O的布局,但由于行业纬度跨越比较大,很多房企都是与第三方公司合作来玩转社区O2O,像考拉社区、彩生活、斑马便利等都是以物业为切入点,来帮助物业和房企布局社区O2O。为了服务好居民,这些平台以物业缴费、停车费、物业公告等刚性需求作为服务的基础,同时嫁接各类垂直服务商如洗衣、家政、美甲等互联网平台,再对周边的商铺进行整合,形成社区居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让用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美食;后期再通过进一步的运营及活动来培养用户对平台的粘性。
这样的模式看似清晰,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却不是那么顺畅,社区O2O并不是像卖产品一样模式清晰就可以,社区O2O在布局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运营,很多公司在完成平台搭建之后就不知道该如何发展,找不到着力点,主要是由于目前社区O2O真正的盈利项目并不多,后续运营缺乏动力。其次,综合性的社区O2O平台从理论上的覆盖区域比较大,但是在实际服务上很难做到快速和及时跟进,因此在用户体验上会有所欠缺。最后,由于平台在初期推广的时候,简单粗暴的优惠补贴最能吸引眼球,当用户基数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可以实现盈利,但是很多平台由于补贴过度,都死在了盈利之前的资金链断裂。
因此现在存活下来的平台,都是在稳步前行,不激进也不出彩,这是由社区O2O的项目属性所决定的,但是互联网平台在布局社区O2O的时候,最好最快的方式是与物业建立起有效合作,因为物业和业主之间有着“强关系”的属性,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平台少走很多弯路;同时互联网平台的接入在助力物业一起布局社区O2O的同时,也为物业公司的转型提供了明确方向。
由于社区O2O还处在摸索前行的过程中,盈利模式也不清晰,因此各大社区O2O平台需要做的是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深挖社区O2O的模式扎实基础,随着5G时代的到来,物联网以及智慧家居会是未来发展的重要风口,技术的驱动必然成为社区O2O创新爆发的关键点。因此物业需要有智能硬件的配套植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互联,打造智能的社区O2O生态圈,在实现惠民利民的同时,彰显社区O2O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