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被各大零售大鳄吹热的小业态——便利店正在受到业内的关注,似乎在诸如乐购express、华润V>nGO出现以前,中国大陆的便利店市场就没有发展一般。然而实际并非如此,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5年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告诉我们,中国的便利店正在迅猛发展。
数据表明,便利店成为零售行业中增长最快的业态之一,从统计结果来看,便利店增长率超过20%的城市占到所调查城市总数的47.5%。而这仅仅是36个城市的连锁品牌的相关情况。实际上,在人们生活中,有更多从夫妻杂货店正在转变成准便利店模式,并且提供24小时营业服务,其功能基本可与便利店相提并论,然而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
靖安通过调查发现,目前这样的业态增长速度极快,并且存在着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分布区域面广,且大部分集中在次商业圈和城乡结合部,少部分也在核心商业区拥有门店,但绝对数量较少,因此一般不具备具有影响力;二是从业者区域性十分明显,以浙江为例,在杭州、金华、宁波等城市,一直活跃着一个个体零售军团——丽水零售群体,他们往往通过小个体门店起家,后来陆续发展社区店,或者加盟或者自行创立品牌,但相互提携抱团是他们的典型特征,类似当初的“商帮”;三是经营模式相对落后,主动革新意识不强,由于该群体本身的文化和商业素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相当部分从业者“赚小钱”为满足,无心进行更大规模扩张,品牌经营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发展既无生气,又无法抵御外部风险,比如近期的“职业假打”;四是在面临日益加快拓展步伐的品牌连锁店,该群体因为缺少足够的规模和更先进的经营理念,市场日渐被蚕食,在不久的将来,即将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
面对这样的一个业态形势,从业者需要审视,这个市场是否真的面临着夕阳景象?又应该如何突围这一局面?
在和部分从业者的深度沟通中,靖安有所收获。从业者已经意识到市场危机,同时也有很多人在想要突围改变现状。但是究竟选择怎样的道路似乎目前还存在分歧。
一种方式是选择加盟,纯粹以保证利润和收益,至于是否能打造品牌并不在意。另一种则希望抓住该类业态的痛点,从联采着手,打造统一品牌,抱团经营。关于这两种方式,靖安偏向后者,并且认为后者的操作有案例可寻,也有取得成功的可能。我们不妨做一个小小的推演。
首先,为何这个业态需要联采?
为了区分现有的连锁便利店,靖安暂且将该业态称为“个体便利”。目前,个体便利与连锁便利甚至品牌社区店的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之所以目前个体便利还拥有足够的生存和盈利空间,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品牌连锁的拓展深度和广度还不十分饱和,虽然连锁协会的数据号称诸如上海、北京等城市的饱和度较高,但是与便利店发展相对充分的中国台湾和日本相比,大陆的便利店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广阔,具体理由详见拙作《大陆便利店不必在意台湾便利店的“中年危机”》。所以,目前个体便利店的单店盈利仍然十分可观,与连锁便利店的亏损形成鲜明对比(据说全家、罗森等品牌进入中国以来还没有盈利)。但是,这样的局面不会持续太久,个体便利店已经感知到与品牌连锁竞争中商品竞争力不足,客流正在流失。长此以往,个体便利店生存堪忧。
商品竞争力从何而来?答案是采购!与连锁便利店企业相比,个体在采购环节是十分吃力的,从商品配置到价格,都无法与之抗衡,最终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商品零售价与商品组合也就缺少吸引力。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联采来实现。这让靖安想起已故便利店资深人士——蒲哲曾介绍到国内的日本联采经营团体——CGC。该组织的诞生背景及诞生目的,与当前个体便利所面临的局面十分相似。所以,这是一个值得参照的案例,如果有机会,应当对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与学习。
其次,这个业态尝试联采是否能够成功?
关于联采的话题,其实业内讨论的较早,各地也有进行尝试的,从国内的联采案例,例如顾国建先生一直在努力推进,再到国外跨境采购尝试,比如步步高王填在云猴网上线后,旋即在2015年的零售大会上宣布了联采的决定。
但是,业内普遍不看好联采这一形式。具体原因在蒲哲对王卫的采访中可以推知大概,借用王卫的话,一是人性,认为中国人的合作精神不及日本人,这是大多数人认为联采无法切实落地的主要原因,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二是认为无法确定合理的商品以及商品采购价格无法保证低价,受制于合作商的定位差异以及供货商的因市提价;三是与欧洲国家相比,缺少第三方生产标准体系。
对于这几点意见,靖安觉得放在类似具有数十家乃至数百家的大型零售企业来讲,或许具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各自都具备相当的实力,也拥有各自的资源,相互竞争十分明显,市场呈现鲜明的竞争特征,要让竞争对手真正合作,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对于个体便利店而言却恰恰戳中了他们的要害,一来他们迫切需要获得更多低价的商品来提升自身应对品牌连锁的竞争力,通过自主采购往往无法达成;二来他们各自手中资源有限,矛盾分歧相对较小,这样的情景之下,一旦稍具实力的经营者站出来主持就能获得成功;再者个体便利店之间的竞争十分微妙,他们有着共同的竞争对手,那就是连锁便利店以及大型卖场。所以,基于上述的分析,靖安认为个体便利店实现联采完全有实现的可能。
再次,联采将为这个业态带来什么?
在与朋友交流中,作为该业态中颇有追求的他对于整合品牌,抱团经营有着非常强烈的愿望,这既是出于拯救个体便利店整体生存考虑,也是他本人的商业壮志的流露。那么这样的联采能给这个业态带来些什么呢?又能否实现他的宏图呢?
靖安认为,真正要建立起联采机构,并且真正要具备同品牌连锁和大型卖场相竞争的能力,做透采购绝对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参照CGC组织,其采购的细分、仓储建设、物流配送搭建都将进行较大的投入,当然一旦这样的平台搭建完成,并得到良好的运营,确保个体便利的生存与扩张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同时,打造自有品牌,获取更高利润也将是可以实现的。
当然,凭借着采购和配送优势,个体便利也完全有可能进行统一品牌的运营,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但这又将引发新的问题——如何能保证品牌的统一性?如何保证品牌的服务质量?与直营和加盟相比,个体便利的参与更加零售和自由,与此同时,也就缺少了足够的约束力。所以,要实现最终的品牌运营将会是又一个更深远的课题。就目前个体便利店业态的整体情形来看,靖安坚定建议,做好、做透联采配送是第一要务,也是关乎后续的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靖安认为个体便利店将仍然是零售业态中保持长期增长的业态之一,但很快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危机。做好联采是这个业态的最佳出路,也是最容易成功实践联采模式的业态。在面临零售模式升级的当下,让我们清晰认识行业现状,冷静看待流行的“电商理论”,勇敢地进行尝试,或许将收获一个不一样的结果!这个业态,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