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38次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从报告中,记者零售+整理出以下跟零售+相关的重要点并做了相关分析:
一、互联网普及率增长,网民总规模增加,手机用户成主导
1、截至 2016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7.10 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 2132 万人,半年增长率为 3.1%,较 2015 年下半年增长率有所提升。互联网普及率为 51.7%,较 2015 年底提升 1.3 个百分点。
2、截至 2016 年 6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6.56 亿,较 2015 年底增加 3656 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 1.73 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 24.5%。
3、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6.9%,规模为1.91亿;城镇网民占比73.1%,规模为 5.19 亿,较 2015 年底增加 2571 万人,增幅为 5.2%。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保持稳定,截至 2016 年 6 月为 31.7%。但是,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农村地区 35.6 个百分点,城乡差距仍然较大。
【分析】
国家在互联网方面的建设,让互联网逐渐走进了农村,随之而来的移动互联网的成熟,让电商平台有了更有利的硬性发展条件,同时也让电商下的这块蛋糕变得更大。但是,目前的城乡马太效应依然不减,主要城市的互联网电商平台份额占据的差不多,现在也有着手于三四线城市的电商开发。未来,随着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城乡布局,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村城镇化下的电商将是一块大份额,而现在打好基础的平台,可能领先一步,也可能先死一步。
二、网民结构统计(性别、年龄、职业、收入)
1、截至 2016 年 6 月,中国网民男女比例为 53:47,同期全国人口男女比例为 51.2:48.8,网民性别结构趋向均衡,且与人口性别比例基本一致。我国网民仍以 10-39 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 74.7%:其中 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 30.4%,10-19 岁、30-39 岁群体占比分别为 20.1%、24.2%。与2015 年底相比,10 岁以下儿童群体与 40 岁以上中高龄群体占比均有所增长,互联网继续向这两个年龄群体渗透。
2、截至 2016 年 6 月,中国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仍然最高,为 25.1%;其次为个体户/自由职业者,比例为 21.1%;企业/公司的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员占比合计达到 13.1%。对比 2015年底,这三类人群的占比保持相对稳定。
3、截至 2016 年 6 月,网民中月收入5在 2001-3000 元及 3001-5000 元的群体占比较高,分别为 16.2%和 22.7%。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民的收入水平也逐年增长,对比 2015年底,收入在 5000 元以上的网民人群占比提升了 3.8 个百分点。
【分析】
上表数据细分领域,可作为垂直电商领域的一个参考。明确用户群体是做好垂直型电商的关键之一,网民的月收入在2000元 - 8000元为上表中主要部分,占总体的50.8%,根据网民的消费能力,可作为电商定位于中高端或者是低端的一个评判标准。所以,随着未来族群化的趋势发展,不管是垂直于母婴行业的等等,还是垂直于跨境电商等其他零售业态的电商平台,在积攒自己族群用户的同时,做好用户体验都是提升所有用户粘度的关键点。另外,提升用户粘度归根结底除了优质的售后服务外,供应链的优质也是取胜之道。
身份有差别,体验无国界。现在电商的大环境并不能做到让用户毫无顾忌地下单,所以,线下体验店的布局在未来可能会增加,类似“小而美”的便利店型的实体店将是用户购物的一个中转站,又随着各大电商推出“半日达”“当日达”等最后一公里的物流体系的健全,体验店可以提供用户在店内的下单,再运用集中配送减少物流成本。
三、网民购物规模逐渐扩大,商务交易类应用增长迅速
2016 年上半年,我国个人互联网应用保持稳健发展,除网络游戏及论坛/BBS 外,其他应用用户规模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网络购物保持较快增长,半年增长率为 8.3%。手机端大部分应用均保持快速增长,其中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增长最为明显,半年增长率为 40.5%,同时手机网上支付、网络购物的半年增长率均接近20%。
报告数据显示,截止今年6月,我国网民各类互联网应用使用率的半年增长率为8.3%。其中我国网民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达4.48亿,同比2015年底增长3448万,网民使用率高达63.1%,同比半年前上升3.1%;另外,手机互联网应用使用率的半年增长率为18%,其中手机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达4.01亿,同比半年前,增长0.6亿,用户使用率高达61.%,同比半年前上升8.2%。
其次,在社交应用方面,截止2016年6月,基于熟人的社交平台的微信和QQ空间的使用率分别为78.7%、67.4%,而主打陌生人社交的微博,用户规模逐渐回升,为2.42亿,使用率为34%,同比半年前略有上涨。
【分析】
以上一组组数据都表明着互联网购物的普及率及国民接受度都在提高,市场已被打开。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只要有一个好的创意在市场上出现,立即会衍生出一大批的跟风者,然而成立不久之后,面临倒闭的也有不少。
就拿现在的“社区+电商”来说,也是成为创业者追捧的模式之一,此类的商务交易类应用也如雨后春笋。比如说之前说火没火起来的闲置经济下的二手交易平台,平台赚不到钱,市场管理机制不完善等等因素,现在过得也是水深火热。
所以,不管是企业内部孵化相关产品,还是初踏零售+创业领域,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用户群体在哪里?这是不是市场的刚需?我们有多少可靠而稳定的相关供应链?渠道布局相比已有的是不是可以再完善一些?最终的用户体验上,我们怎样完善的更细致?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盈利模式是否持久?
四、宏观政策上对网络购物作出的相关规范和扶持
1、“十三五”规划从顶层设计明确了消费升级方向,强调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引导消费朝着智能化、环保化、集约化、品质化方向发展。网购作为传统零售与信息消费相结合的产物,正顺应了这向新型消费模式的发展趋势。加之,电商平台的多元化升级,购物消费模式转变为服务消费模式延伸拓展。因此,诞生了一系列的视频+电商、短视频和直播为载体的网红效应。
2、政策方面对跨境电商可谓是重重一巴掌后又安抚着轻轻托起。自从新政的落地和暂缓一年,以及《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清单》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对跨境电商领域进行了清理,逐步让跨境电商行业走向规范化、规模化。
3、农村电商方面,政府和电商企业推动的“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七大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分析】
这对于电商平台来讲,既是政策红利又是属于“紧箍咒”,有利有弊,但更多的是“利”大于“弊”。就如孙悟空,纵然你的本领再大,不给你套个“金刚圈”,永远取不了真经。对于,零售下的电商平台亦如此,有了一定的管制和约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保证了市场的稳定性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来源:亿欧网 作者:郭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