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商业项目怎么就招不到商了?

来源: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 王国平 2023-02-16 15:32

浦江<a href=http://t.linkshop.com/kindex_id_1142.aspx target=_blank class=hotwords>万达广场</a>2

出品/联商VIP专享频道

撰文/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 王国平

这两年很多发展商把项目招不到商归结为疫情,总结了很多因为疫情丧失的机会,说得好像没有疫情就能招得到商似的。事实是2019年之前很多项目就已经招不到商了,那时候喜欢归结为线上对线下的冲击,没事骂骂电商。这么多年过去了,唯一的差别就是为招不到商换了个理由。

为什么有那么多发展商就是招不到商呢?核心还是认知问题。对于未知的行业及事物充满信心是好事,但不能缺乏认知以及敬畏之心。

逻辑混乱,盲目入场

发展商拿商业地块很多是用来勾地的,从地产角度来看方法逻辑没问题,低价拿地快速变现,最后赚了一个商场。勾地的问题在哪呢?勾地的出入在于地方政府在设计时就是用住宅来平衡商业的,做商业大概率是亏钱的,只有通过住宅盈利去反哺。早年商业项目都是选址在市县核心区域,偏了就不愿意去。地方政府为了开发新区,繁荣新区,才有了勾地的缺口。地方政府牺牲一小块地的利益,来拉抬整体区域地价,从而实现更好的变现。

发展商的逻辑觉得赚了个商场,却不明白商场是只“吞金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喂养。比如说,品牌商不愿意入驻新区,担心亏钱,发展商就必须拿出装补来平衡,解决品牌商的后顾之忧。像当年万达喊出不给装补,是一个很自豪很强势的姿态,因为别人做不到。有的配套了五星级酒店的更惨,要自己投入几个亿,还得承担持续亏损。因为五星级酒店根本就不挣钱,所以地方才开出那么低的地价。

发展商“赚个商场”的逻辑又影响到商业跟地产的平衡问题,这种情况下销售部门为了快速去化,通常把房价定得较低,没有考虑到后期房产销售是要按比例留出一块利润作为商场运作的。等房子卖得差不多了,发展商回头来考虑商场时,钱不够就“懵圈”了。大部分发展商的想法就是商场能不能分割销售,能回款多少算多少。地方政府在设计方案早就想到会有这天,在拿地时通常就限制不能分割销售。当然,有部分发展商“公关”后,也打开了部分缺口,因为担心商场真的烂尾。

发展商“赚个商场”的变现逻辑通常很简单,就是快速出租,然后做个包租公,完全不懂商业的逻辑,以盲目的兴奋开始,最后以盲目的惨淡结束。

做住宅地产是小学生;做商务地产、写字楼、度假村等是中学生;做商业地产是大学生;做城市综合体是研究生——万达王健林曾经对于自己做过的产品大概这么评价。这也是基于不同产品难度系数得出的一个结论,有一定道理。

住宅疯狂的那几年赚钱比印钞机印钱还快,没什么技术含量,一群人塞红包排队要买,有的没买到甚至在售楼部嚎啕大哭。发展商的信心度也达到一个高峰,这让很多发展商有了很大的错觉,觉得一切都那么简单,对于商业项目的操作难度系数没有深入考虑。

发展商一般都会做些住宅底商进行销售出租,“招租”是个什么概念?租完就结束了,每个月记得交租金,其余跟发展商没有任何关系,顶多配下几个保安巡场下。房东思维逻辑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招商”招完只是开始,后面接二连三的养商、育商、扶商要有个体系,做的是平台逻辑。现在很多品牌商学“聪明”了,直接问未来谁负责这个商业项目的管理运营,如果是售楼小姐或物业转过来管理商业,直接就PASS。这类人很容易获得发展商信任,在自己的领域也很厉害,但运营管理缺乏商业维度,大概率会把商业当物业来管理,或者一味盲从发展商的想法,导致项目成功概率极低。招商团队很多招完就走了,那么大体量的商业要是没个懂行的来衔接,原先设计的逻辑框架基本就等于形同虚设。

底商招租是散装型,商业项目是生态平台型,使众多不同业态商家能够相互兼容,并发挥它们的长处。在硬件、空间设计、定位、招商、运营、形象管理等方面系统性梳理一致并进行打通,让品牌商还没入驻,就能感受到想做好的姿态,才能放心交钱入驻。

到底怎么招商?

那发展商到底该怎么办?其实,发展商看不懂商业项目怎么玩也正常,花钱买个商业管理公司,现在市场行情不贵,可以慢慢琢磨,等看懂了逻辑再出手也不迟。不买直接找个团队合作也没什么问题,至少不用在自己项目上试错,又可以站在第三方视角观察。只是,大部分发展商既不愿意入局学习,又不愿意在商业上花钱。别人商业做得好,招的品牌大,收的租金高,那是建立在高投入的基础上,背后团队上百人在服务,不是三两杆枪就能打通关的。

很多传统老板在这方面一直转不过弯来,困在自己的思维体系里面,无法与现在的社会接轨。看到别人赚钱心痒痒,自己又不愿意主动转轨。不清楚商业项目的操作难度在哪里,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攻破难题,光喊着口号让招商人员冲,冲一批灭一批,再补充人员,再冲,再灭,直到自己认怂“躺平”。

原本钱能解决的事情,为什么要自己做呢?如果一定要自己做,就要亲自出马找人做,谁来操盘很重要。

很多项目都想做个有吸引力与文化认同的场所,这可没那么简单,起码要找对人。找人找钱是老板的责任,作业是管理层的责任。找人过于随意,喜欢听假大空,项目就会长期飘着,无法落地。需要能够梳理好招商路径的人,分层分步骤逐步落实。

想要商业项目能够招到商,发展商自己要梳理清楚商业项目的玩法逻辑,怎么进,怎么退出,得提前想明白。对于商业项目的操作难度集中在哪里,要能够看清,并提前寻求破解的方法,不要一直等到要翻牌了才去面对,结果就是束手无策。想做成什么样的,设计什么样的物业,准备多少资金来烧等等,都要有底。 

许多发展商都是倒着来,物业建好了,才开始想要干嘛,很多都晚了。不要觉得有个“神人”会突然出现,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就算有“神人”出现,也要去请,总不能指望他自己“下凡”硬要来帮你,你得多大的魅力?

联商专栏,不止有深度!优质专栏作者长期招募中,欢迎联系咨询:

版权声明:联商专栏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专栏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不得转载,违规转载必究。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联商网立场。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