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商业与艺术加速融合 不同主导权下操盘各有何盲区?

来源: 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 王国平 2023-04-10 11:22

出品/联商VIP专享频道

撰文/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 王国平

头图/北京侨福芳草地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艺术品从高冷走向大众,从小群体孤芳自赏到与商业结合,是国内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的过渡,是消费市场的迭代,由此正在加速倒逼传统商业进行改革。

基于“商业+”来匹配消费市场需求,“+艺术”正在成为一种商业高级感的体现。策展型零售孕育而生,各种不同“+艺术”层出不穷、不断更迭,成为市场一种新的绚丽场景。

一、艺术商业的范本与迭代

北京侨福芳草地在试水时,基于艺术品替代美陈的逻辑,让商业空间富有艺术调性,来收割有艺术追求的消费者。这是一种局部嵌入艺术来丰富商业调性,从而进行变现的方式。

到了上海K11,起盘时就以艺术为主线,构建整个生态系统,增强其互动性、关联性,实现全盘共振。艺术从局部空间美陈向整体渗透,开始走向C位。虽然K11项目体量小,作为试水,还是更有保障,避免贪大求全,打歪基础。不过也因为其体量小,后来限制了其艺术因子的发挥及商业生态的扩展。

百联TX淮海就鲜明提出主打“策展型零售”,加入了社交属性,以C端诉求为主反向构建商户端及场景。这种C端打法也让项目更具粘性,拥有自己的铁粉盘。

从上述三个项目对于艺术的不同态度和玩法,可以看出商业与艺术融合的多样性,同时内部也有着层层迭代的逻辑暗线。

至此,更多不同的商业+艺术模式正在兴起,呈现百花齐放格局。

这场变革是由于商业与艺术都走到了十字路口,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在局部交汇后加速融合。

一方面,商业端纯物质消费模式难以为继,同质化竞争导致市场越来越难做;线上商业的快速向下渗透,又让实体商业更加举步维艰。市场在相当长一个阶段把这种难做理解为流量饥渴,因此不断加大引流,避免被边缘化。随着流量越来越贵,引流效果越来越差,商改办、商改住等现象都在增加,不少商业玩家只能选择退出。可见商业端急需寻求突破口。

另一方面,艺术端高端市场被瓜分殆尽,中小玩家越来越难以生存,急需破圈。这些玩家希望被认识、被销售、被认可,下探大众市场,寻求更多触点,一场进军大众艺术的运动悄然展开。

艺术与商业因其不同发展历程和诉求,一直无法有效融合,在于两者有着不同的属性。

商业讲究:高频、大众、刚需,个别高端项目相对高冷;

艺术特点:低频、小众、非刚需。

在属性不同的时候,两者也不是完全不能交叉,在细分领域存在一定同频的机会,两者相对有效融合出现在如北京侨福芳草地这种具有一定共性的场子。

艺术与商业合作契机是基于双方都有融合诉求,都寄希望于1+1>2。

商业需要艺术引流、制造话题、塑造高级感。没有外部力量进入,很多商业到现在已经几无存在感。有了艺术加持,可以渗透到新中产及年轻群体。再“朴实无华”一点就是能够有机会把商铺租出去,收点租金过日子。

艺术需要商业变现,触达受众、炒作、提价、变现。艺术过于高冷,曲高和寡。转向大众市场可以轻量化处理,降低专业属性,提高客群覆盖率,提升休闲属性,并把它分解为可碎片化参与,有利于受众转化。作品炒起来了,价格也高了,总有一些爱好者愿意买单。

二、不同逻辑主导权下的产品

艺术与商业融合有机会构建有吸引力、能解决目标客群痛点的商业生态。但需要注意的是,艺术+商业,或是商业+艺术,不同逻辑主导权下操盘,会呈现不同逻辑的产品。

1、艺术人操盘视角及盲区:

(1)、艺术人做“+商业”,觉得能够给商业赋能,带来震撼效果,商业用来做艺术配套。实际上,现阶段策展带来的引流变现能力有限,商业端商户很大程度也无法承接策展带来的那点流量,存在适配问题。大部分发展商本质上对艺术毫无兴趣,商业项目给艺术人操盘手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若短期无法突破,会让艺术操盘手直接出局。

(2)、缺乏商户、消费者视角。艺术人操盘有浓烈的艺术视角气息,对商业目标客群分类不熟悉、不聚焦,商户诉求不清晰,非常容易强行以艺术维度代替商户及消费者思考。有的有想法,但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消费力的消费者缺乏相对应的艺术合作资源储备及相应策展内容的策划能力。即:做专业细分领域的艺术策展人,缺乏全面的艺术领域资源及策展能力;做全面的艺术策展人,在专业细分领域思考以及资源的深度又会略显不足。艺术产品与商户、消费者三者兼容性,非常考验艺术人操盘手的能力。

2、商业人做“+艺术”视角及盲区

商业人做“+艺术”,艺术经常就是招商和引流噱头,并不真正关心艺术家及策展人的想法和立场。在他们眼里,艺术就是用来引流做调性,用来变现的工具。这几年有几家新跟进策展型零售概念的企业,从策划逻辑到真正落地,就是传统的商业项目玩法+摆几个所谓的艺术品,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这也造成策展型零售发展到了TX淮海基本就没什么非常获得认可的项目。

3、未来融合型:求同存异,聚焦客户诉求

商业与艺术两种不同业态进行融合,刚开始存在体内排斥是正常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进行相互适应。

资本方要有一定的实力和耐心,在摸索未知领域时,操之过急不利于项目打造,最终项目如果失败还是要资本方自己承受。操盘手要能够从艺术方、商户端、消费者三方视角同时思考问题,进行平衡,核心是各方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后,都能够实现获益。操盘手要寻求基于共同价值观,找出共同利益诉求点,填平鸿沟,并让他们碰撞出火花,才能实现商业、艺术、消费受众等多方诉求融合。这非常考验操盘方整合资源能力以及艺术、商业方面的专业度,需要集合不同层面人才以及充沛的资金实力投入加持,最终才能实现商业与艺术1+1>2的效果。

延伸阅读:

策展型商业下沉市场能玩出高级感吗?

联商专栏, 不止有深度!优质专栏作者长期招募中,欢迎扫码咨询:

版权声明:联商专栏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专栏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不得转载,违规转载必究。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联商网立场。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