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毅破“茧”,但盒马的未来仍危机四伏
来源/零售商业财经
撰文/尹雅丹
骨子里是一个战士的侯毅,不会因为一场战役的“荣休”而离开他的星辰大海。
“今天是最后一天交接手续,留一个照片纪念一下……”这条被侯毅唯一置顶的朋友圈,宣告着这位零售“老将”阶段性完成了以盒马为样本探索中国新零售发展前景的里程碑。
在阿里集团CEO吴泳铭发布内部信正式宣布盒马创始人侯毅卸任CEO的9天后,老菜简短地分享了近日动态,还附上了自己与盒马上海总部大楼及办公室的合影。
图源:侯毅朋友圈截图
承载着盒马累年荣誉的书柜旁,老菜与“好吃是王道”的书法作品留念,映射着他的另一面,这也是盒马为“鲜”而生,不断满足消费者对美好食物期待的初衷所在。
吴泳铭在信中对侯毅给予高度评价:“作为盒马的创始人,老菜凭借对行业的丰富经验和对零售的热爱,带领盒马成长为一家深受消费者信赖的企业,更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探路者。”
2015年创立盒马,九年时间从0到1、从1到X的探索,侯毅从多维度验证了新零售业态发展的可能性。
消费升级、多业态创新、折扣化经营……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老菜是一个爱折腾且不按常理出牌的革新者,但在消费者眼中,侯毅所掌舵的盒马却实打实为他们创造了新的零售体验。
从古至今,“第一人”向来不破不立,肩负着打破旧模式、开辟新路径的重任。
侯毅带领盒马为队友、也为对手淌过一条条暗河。如今,百转千回,他的离开预示着互联网与新零售的故事进入新篇章,可骨子里本就是一个战士的侯毅,不会因为一场战役的“荣休”而离开他的星辰大海。
创新者的窘境或许仍存,但只有冲破坚硬的茧壳,方能迎来蜕变成蝶的美丽新世界。
身体力行的“搅局者”
创业老兵、行业鲶鱼,是业内对侯毅的一致评价。
在众人眼里,他既是京东物流的能臣,也是阿里盒马的舵手。纵马零售三十余载,侯毅横跨两大互联网巨头。
上世纪六十年代,侯毅出生于上海长宁的知识分子家庭。思想朴素的年代,城市发展往往牵动个人命运,侯毅赶上了改革开放的预备期。
1972年,“金山工程”破土动工,侯毅父母作为第一批知识分子来到金山石化,同数万民工共同支援滩涂建设。
彼时,侯毅正好十岁,是石化一小的第一批六年级学生。
刚来金山时,石化小学并未完工,筹建指挥部也是由猪棚改建。放学后捡砖头建体操馆一度成为侯毅最大的乐趣。
滩涂的临时工作地,侯毅生活了四年,见证了父辈们平地起高楼,从挖海塘、筑海堤到建立起高度综合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的全过程。
大学毕业后,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侯毅回到石化,在涤纶厂干起软件工程师,从此端上了“铁饭碗”。
90年代,“下海潮”风靡一时。热闹骚动的年份里,谁先出头,谁就可能吃第一口螃蟹。1992年,侯毅不顾家中阻扰,毅然下海,瞄中“倒爷”生意。
倒卖服装,成为侯毅零售生涯的开端。
倒卖,讲究的是信息差,因为有着高及时性和高周转率,故非常考验对时机的把控能力。侯毅后来回忆道,自己常常在凌晨五点坐班车去杭州进货,半夜三点再回石化的贸中广场,几个来回下来,艰辛程度不亚于滩涂建设。
倒爷的生意虽然辛苦,却让单打独斗的侯毅尝到了甜头,步子也越迈越大。
从服装店到家电行业,再到石化第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石化第一家自助火锅店……接连创业、捷报频传,“常胜将军”侯毅总能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垒高优势,做大做强。
然而,已有一番天地的侯毅并不满足于现状,1999年,侯毅嗅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彼时,便利店成为零售业的风口,发展态势也吸引不少商超、大卖场企业下注投资,侯毅看准时机并果断入职可的便利店。
可的便利店“IT+零售”的差异化模式很快出圈,侯毅也因此踏入了供应链和物流管理的新领域。谁能想,这一干,就是十年。
十年间,侯毅率领团队对物流的几个关键指标进行优化,对货物流通的各个环节采用了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实现了可的便利店从20到2000家门店的规模扩张。侯毅也因此很快跃升为公司管理层,完成了职业生涯的一级跳。
与物流打交道的侯毅大方分享自己的零售经验,在职期间便写下“可的常温物流建设”、“可的冷链物流管理”等文章,成为“物流第一人”。
在可的被收购后,侯毅摩拳擦掌,创业热情再度高涨。
2009年,侯毅搭伙刘强东,成为京东发展壮大时期的强兵悍将,互联网科班出身兼具零售战略思维的侯毅走马上任,主导规划京东全套物流仓配体系,亲自构建京东快速配送系统。随后,侯毅转岗京东O2O部门总裁,操盘“京东到家”生活服务业务。
侯毅发现,单纯的线下零售难以解决库存和体验问题,互联网与线下零售结合的一体化重模式才是零售最优解。
于是,盒马的最初实验方案被侯毅递上了刘强东的案前,该方案综合考虑了投资体量、回报周期和京东的发展战略,刘强东却兴趣平平,只是让侯毅在区域内进行试验后便再无关切,项目也无疾而终。
理念碰壁,方案遇冷,束手束脚的侯毅萌生去意。
2015年,51岁的侯毅主动辞职,离开京东,开启了一场属于自己的“堂吉诃德”式冲锋。
返回上海的侯毅结识了前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仅用五分钟,两人在小小的咖啡馆内形成了新零售的理想主义雏形。
侯毅想要做的,是集生鲜、超市、餐饮、物流为一体的线下门店。而这一套,考验着整个企业的组织力与协同力。国内没有人做过,也没有人敢做。
张勇为里,侯毅为表,强强联合下,盒马成为阿里正式吹响新零售战略的第一声号角。
图源:盒马官网
侯毅笃定,盒马生存的关键在于消费定位,竞争力则在于品质与体验。
九个月时间,物流“行家”侯毅带领3个人的团队,建系统、建商业模型,钻研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系统,首创“手机点点,30分钟送达”的盒区房标准服务与“悬挂链”系统。
在智能化系统、自动化设备、大数据算法三板斧加持下,盒马下单、捡货、配送三个环节实现了降本增效。店仓一体、转接线上的新招式是侯毅对新型采销体系发起的第一轮攻势。
2016年1月,主打“店仓一体”新零售模式的盒马首店落地上海。
横空出世的盒马率先打响消费升级的供应端改革,第一次将品质与体验从背地里摆到了台面上,与强势崛起的线上电商硬碰硬。
图源:截自侯毅朋友圈
盒马模式的底气源自供应链体系建设的垂直纵深。为此,五十多岁的侯毅依旧奔走在生鲜源头一线,考察、采购亲力亲为。接地气,有亲和力,是盒马团队对侯毅的一致印象。
选品硬的下一步,就是狠抓到店体验。与员工一起试吃、高薪聘大厨设计菜品……老菜不改“好吃是王道”的坚持,他眼中的盒马,是区隔于传统网红属性、以深厚内功立足零售市场的新物种。
2016年3月,盒马获得阿里1.5亿美元投资。背靠张勇,侯毅带领盒马高举高打。年底,盒马拿下2.5亿元营业额,第二年门店扩张至18家,同年,马云高调现身盒马,一行人与帝王蟹的合影正式将盒马推到聚光灯下。
此后七年,侯毅带领盒马频频发起新攻势。动作不断,盒马成为阿里新零售的“成功代言人”。
舍命狂奔的盒马团队,目标只有一个——以数字化重塑零售业态。
难而正确的“上行者”
零售难,生鲜更难。盒马做的,就是敢于啃下硬骨头、做具有颠覆性价值的新零售,这是侯毅一开始就与“伯乐”张勇达成的默契。
盒马成立至今,侯毅先后探索了诸如零售店“盒马F2”、社区超市“盒马MINI”、购物中心“盒马里”、前置仓“盒马小站”、社区菜场“盒马菜市”、智能取餐柜“盒马Pick’n go”、会员店“盒马X会员店”、社区团购“盒马邻里”、折扣店“盒马奥莱”、精品超市“盒马Premier”等十余种业态。
盒马尝试过的十个业态 图源:晚点LatePost
不行就停,不行就换。行事果断的侯毅,将盒马变成了实现自己零售宏图的梦工厂。
2018年,侯毅提出“新零供关系”,意图与供应商携手打掉中间环节——不再向供应商收取进场费、促销费、新品费等传统零售渠道的苛捐杂税,围绕“买手制”打造商品力核心护城河。
图源:盒马
侯毅此举,是对传统“账期+渠道费”采购形式的一次颠覆性变革。承担风险的供货商下课,深谙市场的零售商来到一号位。
位置一换,内部利益也被切割,而这也将直击整个生鲜电商的痛点——如何找到成本与品质平衡的业态,继而快速扩张,压低供应链成本,实现供应链价值的“乘数效应”?
不可否认,传统零售商凭借终端优势、利用流通渠道主导权控制供应商,依靠高频多名目的通道费提高利润的零供博弈时代正在缓缓落幕。
盒马“新零供”的探索实践让产品力与渠道力形成合力,用更好的商品和服务成为离消费者的胃和心最近的零售渠道,与零售商、供应商、消费者共创多赢。
即便是有马云站台、阿里砸钱,盒马依然为它的创新革新之路付出了沉重代价,这其中伴随着投资花费的一路攀升、业务调整收缩、与公司核心业务分道扬镳等。
成立六年以来,最困扰侯毅的便是盒马的盈利能力与亏损困境,这也是其被嘲是“富人的烧钱游戏”的根源。
年轻的盒马终将独自面对暴风雨。
向上走,是侯毅对盒马最初的发展定位。正如侯毅所言,盒马鲜生瞄准一二线城市的中产人群,并为之提供高品质、极致性价比的商品与服务。
消费升级的年代,“花钱买体验感”被认为前景广阔,京东、阿里等互联网企业也纷纷下场押宝,殊不知被“五环外”的砍一刀偷了家,一手将涵盖普罗大众的巨大市场送给了友商。
追求高质量发展和消费分层的“理性”风潮让2亿中产消费者被动陷入了消费转向的特殊时期,盒马不得不寻求快速转身。
2023年,侯毅推出盒马硬折扣,寻求“下沉”增量。推出移山价,砍掉一半SKU,大力发展自有品牌,门店价格普遍下调20%,通过“去KA化”、去会员制等将用户引向线下。
大阵仗、大手笔的背后,立的就是盒马质高价优的招牌,表的就是侯毅整合零供关系的坚定决心。
侯毅表态,“折扣化变革不是简单的价格战,盒马不仅要降低商品价格,还要优化供应链,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同时保持商品的独特性和高品质”。
移山价,全面折扣化,是侯毅凭借九年经验,权衡考虑盈利之后带来的新思考——舍掉引以为傲的产品力,把价格当卖点,大刀阔斧精简SKU的同时,下探极致性价比。
可问题也接踵而至。
其一,盒马并未培养“低价”心智。盒马并未走出诸如日本堂吉诃德店与山姆、Costco等国际巨头的阴影,老用户并不买账失去产品力的盒马。
其二,盒马大刀阔斧精简SKU的同时,也伤到了自己大动脉。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生存空间被极致压缩的供应商同样会上演忠臣背刺的戏码。
其三,居高不下的供应链、配送成本,同样让盒马捉襟见肘。
向下走,是侯毅思考的另一端,也是盒马顺势而为的布局重点。这一场刺刀见红的折扣战,要么功成名就,要么马革裹尸。
伴随着目标消费客群的进一步扩大,盒马力求让高质量低价商品将更加普及,而这不仅有利于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有助于推动整个零售行业的竞争格局。
可对于侯毅来说,从选择下沉,走向多业态,就已经是对理想主义的背离,是急需价值证明的表现。
面对新的市场环境,阿里不得不进行战略大转向。阿里也间接承认,新零售一开始就是一个苦涩的果子,侯毅再强,最终也尝不到甜头。
业态更迭,是侯毅呼应阿里新零售的迫切需求而不断准备的新故事,没有阿里,尚在襁褓中的盒马便无奶可喝,颠覆传统零售的理想主义更无从谈起。
图源:侯毅朋友圈
“当所有的业态都退出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机会,当所有人都恐惧的时候,我们要更贪婪一点,多开一些门店。”
逆流而上,绝处逢生,是侯毅的一贯作风。
“去KA模式对我来说是生死问题,没有退路。当然行业震动很大,很多人封杀我们,封就封吧。”去年十月,侯毅在盒马新零供大会上力排众议,再一次表明折扣化变革的决心。
骨子里是一个战士的侯毅,不会因为一场战役而离开战场。主动求变,挥刀向内,侯毅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传统商超的进击之路,而这也就带动一个行业去主动思考与变革,可预见的是,越来越多线下商超也陆续试水折扣化变革。
卷土重来,依然是江东霸王。摆脱泥塘,跳出泥塘,盒马也在奋力重生。
“几年来,试了不同业态,不断失败,不断迭代优化,很幸运,我们终于找到了盒马奥莱这一折扣超市模式,可以下沉,今年将大规模开店,拓展江苏、浙江、北京的地县级城市。”侯毅透露,通过不断迭代优化,盒马重新寻找到新的可复制式的发展路径。
从业态创新到折扣化的强行盈利,阿里成就了侯毅,侯毅也用自己的最后一次创业为阿里的战略转向买单。
功成身退的“排头兵”
零售行业绕不过的人物,侯毅绝对算一个。
功成身退,放在侯毅身上非常适用。
在侯毅之前,传统卖场和供应链停留在一个较为原始的阶段,消费体验几近瓶颈。面对YQ的不可控因素,“闭店潮”风雨欲来。
侯毅给传统卖场带来了新的思想和转型思路。
在盒马之前,没有任何一家国内外商超企业对中国零售行业开展“人货场”的量身定制业态尝试。盒马的全维度业态探索,无疑是行业内的纤夫,出苦力,最终泽被千秋。
新数字化,同样也由侯毅带入零售业。
全渠道引流、会员制和社群运营,即使到现在,不论是传统商超还是互联网企业,都深谙这其中的生意之道,侯毅居功至伟。
另外,技术驱动的智能门店,由侯毅的盒马率先试用,如自助收银、RF工作枪等,并很快让物美、永辉等头部企业更进。
用户体验方面,侯毅的“店仓一体化”石破天惊,自动悬挂链、自建冷链物流、买手制、产品全过程追踪、配送自动调度和优化、消费者需求预测等技术和设施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和“30分钟生鲜配送”。
可以说,时年半百的侯毅披挂上阵,依靠慢慢养大的盒马,几乎重塑了如今中国零售市场,堪当中国零售界的“教父”级人物。
不论是传统零售还是新零售,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要探索的业态模式同样只增不减,正如侯毅公开表示的一样,“我们所有的创新,都需要长期投入。盒马想要赢,不仅仅是在大卖场层面,而是要在所有体系内构建核心竞争力,让自身变得越来越强。”
存量时代,那份属于创业者的无畏荣光被掩藏,侯毅就是那个最勇的创业者。
盒马过往峥嵘岁月,至此按下了结束键。盒马的未来篇章,将从稳健落笔续写。
正如吴泳铭在内部信中对“老菜”侯毅的评价一样,侯毅是堪当引领行业发展的探路者。
九年前,时年半百的小伙意气风发。
九年后,年过六旬的老头载誉退休。
时也,命也,不贴时不认命,勇士总有自己头撞南墙仍不回头的胆量。
半生都在讲关于零售的故事,半生都在亲身实践零售界的理想主义,这是向上的路,难,但坚决,亦正确。
业态更迭不休的零售行业,“吾往矣”的候毅是一个特殊的注脚。
英雄暮年,壮心不已,他那颗永不停歇的心,就是对创业家精神最好的诠释。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