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写前准备
1、编写目的
就是弄清为什么编写。总的来说目的分为两类:探索发现和寻找根源。这两类一个是发散的,一个是收敛的。探索发现,是发散的,可以是探索机会,也可以是发现问题。寻找根源,是收敛的,可以是寻找成功的因素,也可以是问题的根本原因。
目的
|
正面
|
负面
|
探索发现
|
探索机会
|
发现问题
|
寻找根源
|
寻找成功的因素
|
追溯问题的根本原因
|
如何知道自己属于哪类目的?
可以简单的判断,如果编写前有明确的问题,就属于寻找根源的。否则就属于探索发现类。
作为大数据服务商,我们编写客流报告,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展示数据产品的数据能力,没有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所以就属于探索发现类的。而在编写过程中,也确有探索的感觉。
互联**我们看到的各种数据报告大部分属于探索发现类的。
为什么要先确定目的?
因为目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报告的框架和编写方法也有诸多不同。
探索发现目的,会随着分析的深入,展示的数据越来越广,力求从庞杂的数据中寻找有意义的规律。
寻找根源目的,会随着分析的深入,展示的数据越来越细,逐步剔除与结论不相关的数据,最终找到支撑结论的数据。
2、报告框架
正式编写报告前,要整理报告的框架。任何报告的编写都会经历这一步,客流分析类的报告也一样。注意:这个阶段暂时不考虑数据获取的可能性,避免人为偏见。
结构化的金字塔原理是比较知名且有用的框架组织方法(此类资料网络上非常多,可以自行搜索)。
作为分析类报告,建议采用逐步深入的方式来组织框架,比如:基本数据->浅层分析->深层分析、确认问题->初步原因->进一步原因->深入原因->根本原因(传说中的5Why法)。
3、数据获取
如果是探索发现类的报告,就尽可能多的收集有关联性的数据。
如果是寻找根源就需要根据实际目的,收集相关数据。
发散思考:数据不一定只是有源的,也可以是网络上新闻报道或其他报告的数据,当然这种数据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不过可以作为辅助数据。
二、编写方法
有了框架和数据,剩下的就是按照框架编写内容了。内容的编写也有一些要点和技巧。
1、结论先行
先抛结论,再展示数据,从数据中发现机会或问题。先抛结论是为了快速引起注意,读者有兴趣了,才会进一步来查看数据和其他内容。
上图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标题为结论,内容为图表,再辅以文字说明逻辑。
2、多维展示
数据从多个维度查看,比如绝对数量、相对占比等。同样的数据,不同的表现方式,会给人不同引导;所以表现方式不合适会造成读者对数据的误解。
以游逛深度为例,周年庆在1~5分段(低分段)上的顾客数比国庆和日常高很多,读者易误解为周年庆的平均游逛深度会更低,但实际上却不是。
从占比来看,周年庆在高分段的比例更高,清楚的说明周年庆在游逛深度表现更好。
3、对比是关键。
纵向是相同事物不同时间的数据对比,横向是相同时间不同事物之间的数据对比。
纵向对比可以用柱状图,横向对比可以用柱状图或条形图(横向的柱状图)。
上图典型的数据对比,既有不同品牌间的对比,也有同一品牌不同时段的对比。
4、结论要周全
分析结论要考虑混杂因素,单一指标来推导极易得到错误结论,应该多个指标结合来推导结论,比如驻留时长降低和游逛深度上升,推导出顾客游逛目的性更强。
5、图形应用
1)比例分布一般用饼图或环形图。
2)分段统计常用柱状图或条形。其中如果分段之间数值差距较大,用条形图更好(因为演示屏幕往往都是横向的)。
3)与地图相关的数据呈现,尽可能用地图来展示,更直观生动。
上面两图是入口客流占比的两种表现形式。很明显第二种表达更加生动清晰。
4)能有图片或logo标识的事物,尽量用图片
同样的数据、同样的表达方式,文字和logo,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6、颜色技巧
在报告中,描述diss的内容,可以用灰色底和灰色字;相反,强调的内容,可以用红色底。
三、预演
如果报告内容需要有人进行演示,那么在正式演示前,最好能够进行预演,可有效发现不完整、不通畅、不合理的地方。
经验之谈——编写或阅读时感觉很流畅的地方,在演讲时仍有可能卡壳。
如果预演过程有听众,则可以收集听者的感受和意见,避免因思维惯性而忽略的问题。
四、总结
这里的“总结”指的是每一次报告演讲后的总结。总结经验教训,作为下一次提升的基础,持续改进报告水平。
总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引人入胜的框架逻辑
2)环环相扣的演示引导
3)言简意赅的表达方式
4)优秀的可视化方案
5)创新的图表设计
6)被认可的结论
最后补充两点:
1、报告写多了,就会练就一种能力:报告中某一页是否足够好,看一眼就能感觉到。不过这种能力不是技巧、不是捷径,是多次反复的编写经历造就的,所以提升报告编写能力还是要靠多编多写。
2、根据经验,即使全部素材都已经收集完成,框架确定,内容确定,打磨PPT每一页的时间都将超过1个小时。偷懒是编不好PPT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