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商首页
|
资讯中心
|
数据
|
专栏
|
专访
|
商业地产
|
会议
手机联商
联商微博
论坛首页
求助问答区
资料共享区
精华贴
|
骨贴
|
新帖
|
论坛公约
|
联商币兑换
|
联商站务
01百货店/Mall
02便利店
03超市
04专业店
05商业地产
当前位置:
联商论坛
-
资料共享区
-
综合
- 资料
管理杂谈
一思
上传于 2007-05-26 13:19
下载次数
(0)
“日清日结”管理法
“日清日结”管理法是根据现代管理理论,在“按质论价,按利计奖”模拟市场核算体系基础上,以分厂、工段、班组三级核算为手段,以指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为保证措施,以各工序产品(半成品)及劳务有偿转移为依据,达到成本的超前控制和职工的有效激励,实现各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确保企业效益最大化。
“日清日结”管理法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日清”和“日结”。所谓“日清”就是厂、段、班当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产量要清、质量要清、成本要清、效益要清,工人所得奖金要清。在统一、规范的统计表格、台账的基础上,做到当天的投入、产出、利润、奖金回报心中有数。所谓“日结”有三层含义:第一是结果,即对当天的各种表格、台账进行认真统计核算,得出正确的结果以便分析;第二是结论,即对统计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与计划指标相对比,找出影响指标完成好、坏的各种因素,确定问题点;第三是解决,找出问题后的关键是解决问题,对当日能够解决的、本厂能够马上办的,马上办;对需要其它单位或部门协助办的,要抓紧时间尽快办;对需要请示领导帮助解决的,要主动汇报力争早办;“日清”与“日结”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日清”的目的是为了“日结”,是为了更好的指导生产和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而“日结”的要求,又使“日清”工作的开展具有现实意义,其深层次含义实际上是把企业中一部分生产资料的管理权、使用权交给职工去行使。
“日清日结”管理法的运行,要求企业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管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核算体系和完善的奖金分配体制。
首先“日清日结”管理法要求各分厂把本单位承担的计划利润、超计划利润指标以及构成利润的产量、质量、成本等指标根据工作性质和可控程度,按分厂→工段→班组→个人的形式层层分解,各工序间产品和劳务实现有偿转移。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按质论价的价格和核算体系;
其次“日清日结”管理法要求最小的核算单位都要做到当天的利润当天清楚,这就要求企业要有扎实的基础管理,各种计量、检测手段完备,各类统计、会计台账、报表规范准确,要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核算员队伍。
再次“日清日结”管理法是在指标层层分解的基础上,划小核算单位,让每名职工都有家可当,有财可理,有责可负,有利可得。因此就要求企业要有一套完善的,上下一贯制的奖金分配体系,分厂、工段、班组、个人所创造的效益与应得奖金水平要一致,严格避免所创效益与应得奖金不对等的“两层皮”现象。 “日清日结”的主要内容
· 层层分解指标
· 层层考核分析
· 日日结果清晰
“日清日结”管理法主要包括指标分解、指标核算、核算结果的分析及核算结果的考核与分配等几方面内容。
1.所谓指标分解,就是将公司年初下达的各单位的利润指标、超创利润指标,按价值量层层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工段、班组、个人,形成由大到小,从宏观到具体的指标体系,确定相应的完成指标的保证措施并落实专人加以负责。
指标分解的原则是:①以利润的形式,按价值量分解;②应分尽分,不留死角;③谁可控谁承担,责任到人;④指标分解与保证措施相结合。
指标分解内容主要是公司年初下达给各二级单位的超计划利润。同时还包括产量、质量、成本及其构成项目等与本厂效益密切相关的其它指标。
所有指标都要落实到具备主要控制手段的责任人,每项指标都要有相应的保证措施。落实保证措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革新、改造;专题攻关;精细操作,深化管理等。要落实专人负责,制定详细的可行性计划,要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以及实施办法和检查方案等。
2.指标核算与分析。日清日结要求每日要对各自承担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核算与分析。各分厂必须建立厂、段、班三级核算组织,设立专(兼)职核算员,核算员必须要做到“四个清楚”即:①当天产量、质量、成本、利润的完成情况清楚;②当天获得的收益(奖金)清楚;③核算台账、核算板的有关数据填写清楚;④上一班生产的差距和不足及下一班生产应采取的措施清楚。各级核算组织要分别建立台账,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要填写核算板。核算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收入部分:分品种、规格、等级填报产量计划、实际及超欠额;收入计划、实际、超欠额及累计完成情况。没有产量的班组,可直接填报当日的收入额;②支出部分:按本班组应承担的成本构成项目,分别填报实物消耗计划、实际、增减量,支出额计划、实际、增减量及累计完成情况;③利润:按收入、支出的完成情况核算出利润、超创利润并与计划相对比;④奖金:根据承包指标的完成情况预计出当日应得奖金及累计应得奖金;⑤简要分析:对当日分解指标的完成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措施。
3.建立完善的奖金分配机制。在奖金分配上要求做到:①各单位必须建立日清日结考核责任制。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对指标分解、指标核算、核算台账、核算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要求和奖罚制度;②分厂、工段、班组必须按核算结果分配奖金。职工当月所得奖金必须与本人承包指标或业绩紧密相连,坚决杜绝考核指标与奖金分配“两层皮”现象;③奖金分配必须经本单位经济责任制考核小组正式会议通过后执行。分厂、工段、班组必须有本月奖金分配记录。禁止少数人分奖和人为平衡奖金;④坚决禁止班组、工段以任何理由私分或截留职工奖金,职工奖金必须在本单位公开场合公布(具体内容见所附材料《凌源钢铁公司日清日结实施细则》)。
“日清日结”的主要原则
· 全员参与
· 价值计算
· 公开公正
1.全心全意依*职工的原则:“日清日结”管理法通过指标层层分解,把生产资料的使用、管理、核算落实到每个职工,通过按利计奖的模式,把职工的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使职工与企业结成责、权、利相统一的共同体,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新机制。
2.以价值量为中心的核算原则:“日清日结”管理法在指标分解与核算过程中,要求必须按价值量进行。最终以利润这种形式,使内部核算、内部价格更接近市场。
3.核算实行有偿转移的原则:贯彻“日清日结”管理法,要坚持实行内部核算有偿转移的原则,把内部所有能转移的产品、劳务都确定内部价格,使发生转移的双方形成“买”“卖”关系,形成厂内市场。
4.民主管理原则:“日清日结”管理法要求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要充分发挥每个职工的聪明才智和主人翁精神,紧紧围绕效益这个中心,特别是对自己承担的指标,提出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利增效。
5.奖金分配公开透明,实行监督、制约的原则:“日清日结”管理法,在严格核算的基础上,要使奖金分配和承担指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杜绝分配没有和效益挂钩的“两层皮”现象。在分配过程中,要实行民主监督,加强廉政建设,确保分配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日清日结”的主要作用
· 成本超前控制
· 变少数人积极为多数人积极
· 工段、班组之间产品和劳务实现了有价转移
“日清日结”的特点和作用:一是成本超前控制。过去班组核算,月底公布结果,平时工作推着干,干完算,实行日清日结管理法后,当天工作,当天核算清楚,可以通过当天成本、利润的波动情况,及时掌握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要因变化,并通过要因分析和整理,使影响因素得到克服和纠正,以维持各工序的高效运作。二是变少数人积极为多数人积极。过去一些核算指标,平时只有少数骨干清楚,多数人不知道,现在指标每天上墙公布,使每个职工心里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有利于公平竞争;三是工段、班组之间产品和劳务实现了有价转移。实行“日清日结”后,工人都变得“斤斤计较”。实物消耗、劳动力转移等各项核算数据都成为每个职工关注的热点,生产指挥者也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明确了工序关系,顺畅了管理渠道,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清晰的物流、信息流网络。四是促进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上档次。每一笔核算都涉及计量、检测、统计、会计等各个管理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都可能影响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0
0
此资料没有附件可供下载
全部评论(25)
celelion:
( 2011-03-21 16:27 )
回复
kasker:
好,有帮助,谢谢 ( 2007-05-26 14:17 )
回复
VIP666:
好资料~~辛苦了 我粘的也很辛苦~~ ( 2007-05-26 13:41 )
回复
一思:
坦南鲍姆的领导行为连续体理论(1958) 坦南鲍姆(R.Tannenbaum)和施米特(W.H.Schmidt)于1958年提出了领导行为连续体理论。他们认为,经理们在决定何种行为(领导作风)最适合处理某一问题时常常产生困难。他们不知道是应该自己做出决定还是授权给下属做决策。为了使人们从决策的角度深刻认识领导作风的意义,他们提出了下面这个连续体模型。 领导风格与领导者运用权威的程度和下属在做决策时享有的自由度有关。在连续体的最左端,表示的领导行为是专制的领导;在连续体的最右端表示的是将决策权授予下属的民主型的领导。在管理工作中,领导者使用的权威和下属拥有的自由度之间是一方扩大另一方缩小的关系。在高度专制和高度民主的领导风格之间,坦南鲍姆和施米特划分出7种主要的领导模式: l、领导做出决策并宣布实施。在这种模式中,领导者确定一个问题,并考虑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从中选择一种,然后向下属宣布执行,不给下属直接参与决策的机会。 2、领导者说服下属执行决策。在这种模式中,同前一种模式一样,领导者承担确认问题和做出决策的责任。但他不是简单地宣布实施这个决策,而是认识到下属中可能会存在反对意见,于是试图通过阐明这个决策可能给下属带来的利益来说服下属接受这个决策,消除下属的反对。 3、领导者提出计划并征求下属的意见。在这种模式中,领导者提出了一个决策,并希望下属接受这个决策,他向下属提出一个有关自己的计划的详细说明,并允许下属提出问题。这样,下属就能更好地理解领导者的计划和意图,领导者和下属能够共同讨论决策的意义和作用。 4、领导者提出可修改的计划。在这种模式中,下属可以对决策发挥某些影响作用,但确认和分析问题的主动权仍在领导者手中。领导者先对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一个暂时的可修改的计划。并把这个暂定的计划交给有关人员进行征求意见。 5、领导者提出问题,征求意见做决策。在以上几种模式中,领导者在征求下属意见之前就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而在这个模式中,下属有机会在决策做出以前就提出自己的建议。领导者的主动作用体现在确定问题,下属的作用在于提出各种解决的方案,最后,领导者从他们自己和下属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中选择一种他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案。 6、领导者界定问题范围,下属集体做出决策。在这种模式中,领导者已经将决策权交给了下属的群体。领导者的工作是弄清所要解决的问题,并为下属提出做决策的条件和要求,下属按照领导者界定的问题范围进行决策。 7、领导者允许下属在上司规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这种模式表示了极度的团体自由。如果领导者参加了决策的过程,他应力图使自己与团队中的其他成员处于平等的地位,并事先声明遵守团体所做出的任何决策。 在上述各种模式中,坦南鲍姆和施米特认为,不能抽象地认为哪一种模式一定是好的,哪一种模式一定是差的。成功的领导者应该是在一定的具体条件下,善于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采取最恰当行动的人。当需要果断指挥时,他应善于指挥;当需要员工参与决策时,他能适当放权。领导者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如领导者自身的能力,下属及环境状况、工作性质、工作时间等,适当选择连续体中的某种领导风格,才能达到领导行为的有效性。通常,管理者在决定采用哪种领导模式时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管理者的特征——包括管理者的背景、教育、 知识、经验、价值观、目标和期望等。 员工的特征——包括员工的背景、教育、知识、经验、价值观、目标和期望等。 环境的要求——环境的大小、复杂程度、目标、结构和组织氛围、技术、时间压力和工作的本质等。 根据以上这些因素,如果下属有独立做出决定并承担责任的愿望和要求,并且他们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准备,他们能理解所规定的目标和任务,并有能力承担这些任务,领导者就应给下级较大的自主权力。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领导者就不会把权力授予下级。 坦南鲍姆和施米特的领导行为连续体理论对管理工作的启示在于: 首先,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能够敏锐地认识到在某一个特定时刻影响他们行动的种种因素,准确地理解他自己,理解他所领导的群体中的成员,理解他所处在的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 其次,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必须能够认识和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即如果需要发号施令,他便能发号施令;如果需要员工参与和行使自主权,他就能为员工提供这样的机会。 这一理论的贡献在于不是将成功的领导者简单地归结为专制型、民主型或放任型的领导者,而是指出成功的领导者应该是在多数情况下能够评估各种影响环境的因素和条件,并根据这些条件和因素来确定自己的领导方式和采取相应的行动。 但坦南鲍姆和施米特的理论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是他们将影响领导方式的因素即领导者、下属和环境看成是既定的和不变的,而实际上这些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他们对影响因素的动力特征没有进行足够的重视,同时在考虑环境因素时主要考虑的是组织内部的环境,而对组织外部的环境以及组织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缺乏重视。 ( 2007-05-26 13:27 )
回复
一思:
情境领导:让领导和员工双赢 日前,德尔福-清华研究所所长迟启军在中智人才经理沙龙上,为部分企业的人才经理介绍了风行全球的情境领导II领导模式。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管理中最大的问题是领导用一种方式对待所有的下属,新老员工一个样;领导说什么,员工就干什么,那些在工作上希望独立自主的员工经常被领导指手画脚,时间一长,领导者、员工都很苦恼,因而工作效率受到了影响。情境领导II为领导们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根据领导对象的技能和意愿状况来采用不同的领导型态。对一些员工,提供大量的具体指导;对另一些人,不断鼓励和赞许;对希望独立工作的人,只要把“球”传给他就行了,因为他自有办法出色完成任务。 据迟启军介绍,肯·布兰查德博士因在管理方面有许多创新理念而闻名世界,他开创了著名的“情境领导II”,如今,这种领导模式已发展成世界上广为应用的管理模式。他还与《谁动了我的奶酪》的作者斯宾塞·约翰逊共同编著了《一分钟经理人》一书。 迟启军说,也许有些人对情境领导不太了解,其实情境领导就是:我们在领导和管理公司或团队时,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方法,而要随着情况和环境的改变及员工的不同,而改变我们领导和管理的方式。它的目的是帮助员工发展自我,使他能针对特定的目标和任务,经过时间的积累,达到最佳的工作成效。也可以说,它是协助员工在工作上转变成能够自动自发、自我领导的一种过程。情境领导的基础是建立在员工工作能力、工作意愿(也就是员工的“发展阶段”)和领导者所提供的支持行为、指导行为(也就是领导者的“领导型态”)之间的互动关系上,而这种关系是针对特定目标或任务而言的。 肯·布兰查德将员工的发展阶段分为四种:第一阶段为“工作能力弱,工作意愿高”的阶段;第二阶段为“工作能力弱至平平,工作意愿低”的阶段;第三阶段为“工作能力中等至强,工作意愿不定”的阶段;第四阶段为“工作能力强,工作意愿高”阶段。 相对于员工的不同发展阶段,领导也有四种不同的领导型态: 型态1:指令型—高指导/低支持行为 领导者对员工的角色和目标给予详尽的指导,并密切监督员工的工作成效,以便对工作成果给予经常的反馈。 型态2:教练型—高指导/高支持行为 领导者对员工解说工作为什么该这么做,征求员工的建议,赞扬员工大致上正确的行为,同时继续指导员工去完成任务。 型态3:支持型—高支持/低指导行为 领导者和员工共同制定决策。领导者的角色是推动员工,倾听、引发员工的潜力,并给予鼓励和支持。 型态4:授权型—低支持/低指导行为 领导者提供适当的资源,并授权员工去独立作业,完成任务。 这四种领导型态哪一种最好?迟启军介绍道:“没有最好的领导型态,一切依情境而定,惟有领导者的领导型态能与员工的发展阶段相配合之时,他的领导才能够有效。” 情境领导II是一套帮助人们成长的领导模式。领导者可以运用它来帮助员工成长,进而使员工独立自主完成任务。这套策略可以帮助企业释放出活力和创造性,并将个人与团队的目标结合在一起;情境领导将提高领导者及其员工的能力,使他们处事更能灵活变通,随时可以接受新的挑战。 这一理论表面看起来并不深奥,但对于领导者的难处在于不知如何通过员工的言行来判断员工在何阶段,而且如果一旦判断有误,更会引起麻烦。比如,一个员工如果已到第二阶段,领导者还是以“指令型”来带领,则此员工必不会长留于此公司,因为他会觉得没有机会成长。 在市场经济中,尤其是在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今天,中外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而如何留住人才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共同问题。迟启军认为,如今频繁的人才流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就应该了解人才的需求,现今人才看重的不仅是优厚的待遇,而且还看重工作的环境是否和谐、开心,而情境领导Ⅱ可以提供这样一种方式,让企业领导和员工实现双赢。 相关资料:肯·布兰查德与保罗·荷西二人首创“情境领导”管理学说。后来,由于发现“情境领导”有些关键性的理念无法完全切合实际,布兰查德根据同事的研究和调查,并汇集数千位使用者的反馈资料,再创了情境领导II。 ( 2007-05-26 13:26 )
回复
一思:
人本管理的四个阶段 以人为本的员工管理模式的关键在于员工的参与。企业管理有四种基本模式:命令式管理、传统式管理、协商式管理、参与式管理,命令式管理和传统式管理是集权式管理,而协商式管理和参与式管理则属于以人为本的管理。根据员工参与程度的不同,可以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分为四个阶段: 1.控制型参与管理 控制型参与管理适合开始导入参与管理模式时使用。严格地讲,它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参与管理,只是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一种过渡。控制型参与管理强调控制,在传统的自上而下式管理模式之上,引入自下而上的管理反馈机制,让员工的建议和意见有一个正式的反馈渠道,渠道的建设和管理仍然由管理人负责。 2.授权型参与管理 在授权型参与管理阶段,员工被赋予小量的决策权,能够较灵活地处理本职工作以内的一些事务。授权型参与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让员工养成了自主决策、并对决策负责的工作习惯。在这个阶段,要允许员工犯错误,但不能连续犯同类的错误,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逐渐转化为指导职能。 3.自主型参与管理 员工有更大的决策权限,也要为决策的失误负更大的责任。公司对每位员工实行目标管理,管理人员从指导职能逐渐转化为协调职能。 4.团队型参与管理 团队型参与管理是参与管理的较高形式。它打破了传统的行政组织结构体系,根据公司发展需要临时组建撤销职能团队。每个职能团队中的成员可以自由组合,也可以由公司决策层指定。由于部门的撤销,大量的管理人员将加入团队,他们失去了管理的工作职能。在团队中,由团队成员自主选择团队协调人。团队协调人不是团队的领导,没有给其他成员安排工作的权力,他只在团队内部或者外界沟通发生冲突时起到调解人的作用。团队协调人没有公司的正式任命,只是一个民间职务,可以根据团队的需要随时选举和撤销。团队协调人也有自己的岗位工作,与团队其也人员同等待遇。公司给每个职能团队指定工作目标,由团队成员讨论达成工作目标的方式,然后各自分工,相互协作,完成工作。 ( 2007-05-26 13:26 )
回复
一思:
人力资源的价值链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价值链管理。这条价值链上有三个主要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价值创造”,第二个环节是“价值评价”,第三个环节是“价值分配”。“价值创造”强调的是创造要素的吸纳与开发。它要求人们确定这样一种理念:知识创新者、企业家和员工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而其中的主导要素是知识创新者和企业家,尽管他们的人数占不到企业的20%,但他们却创造了企业80%以上的价值。因此,企业一定要注重吸纳一流人才,同时也要注重通过开发提升员工的价值。 第二个环节是“价值评价”强调的是要建立科学的价值评价考核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个性特质评价、职业行为能力评价和关键业绩指标考核。 个性特质评价指的是评价员工是否具备某一职务所要求的个性特质,或者说是“主题特征”。进行个性特质评价首先要建立企业内部各种职务的素质模型。比方说,开发岗位要求任职者具备创新、成就追求、重团队协作、善沟通、学习等方面的个性特质;中试岗位要求任职者具备爱挑毛病,穷根问底,影响需求高于亲和需求,影响冲动强于避免讨厌的冲动等方面的个性特质;销售岗位要求任职者具备主动性、敏感性;能把握商机,对别人施加影响;能经受挫折,不怕被拒绝;善于谈吐等个性特质。以上所说的不同素质要求也就形成了不同职务的素质模型。在这个基础上,也就可以建立相应的测评体系,用以测定有关员工是否具备某一职务所要求的个性特质。 职业行为能力评价指的是评价员工是否具备某一职务所要求的职务行为能力,或者说是职务胜任力。职业行为能力评价的前提是对企业的所有职务进行横的和纵的划分以后,明确各种职务的角色定位和价值要求,进而制订出各种职务的行为能力标准。比如说,有一家大型企业规定,招聘工程师的行为能力标准为:①能进行人力资源需求调查,收集、分析有关资料,制订出人员需求方案;②能进行招聘活动的策划、实施,熟悉有关劳动法规和人员甄选、面试的流程,并能处理招聘中的突发事件;③能处理应聘人员的分流、安置工作;④能从事招聘管理制度建设。有了这个行为能力标准,就可以用它来衡量应聘者或拟任者是否具备相应的职务行为能力,凡符合标准的,证明其具备这种职务行为能力,因而也具备这一职务的任职资格;凡不符合这一标准的,则证明其不具备这种职务行为能力,因而也不具备这一职务的任职资格。 关键业绩指标考核指的是考核员工的工作是否达到某一职务所要求的关键业绩指标。对员工进行关键业绩指标考核的基础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关键业绩指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个人目标、部门目标与公司目标之间保持高度一致。也就是说,企业先要根据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和管理重点制订出某一段时期(如某一年度)的关键业绩指标系统。这一指标系统的确立决不是某个领导人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经过对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及重点业务进行分析、研究后确定关键业绩指标的项目,进而确定这些项目的测量标准。比方说,某公司经过研讨后,认为该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为:人员与文化、技术领先、制造优秀、顾客服务、市场优势、利润增长等6个方面,接着他们找出这些要素所体现的重点业务,如,技术领先体现在产品品种、推向市场速度等重点业务;市场优势体现在市场份额、营销网络等重点业务,这些重点业务也就成为企业关键业绩指标的项目。在这个基础上,也就可以确定这些项目的测量标准。接着,要把企业的关键业绩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单位,最后分解到每个员工,要使不同功能领域的员工相互合作,把力量集中在争取企业的共同成果上。 “价值分配”的内容不仅包括工资、奖金、红利、股权,还包括职权、信息、机会、学习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薪酬体系的设计。 薪酬设计首先要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的价格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确定企业的总体工资水平。一般而言,处于高速成长阶段采取领先型,处于成熟阶段采取追中型,处于收缩阶段采取落后型。至于工资的波动,核心人才的工资是随企业效益的波动而波动,保安、卫生类人员的工资则是随市场价格的波动而波动。 其次,要通过职位评估,确定企业内部各个职位的相对价值,从而确定其工资的等级标准。据统计,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有三分之一采用了Hay公司的职位评估要素。这家公司的职位评估要素有三个方面:一为“知能”要素,包括技术知识、管理范围、人际关系技巧等项目;二为“解决问题”因素,包括面临的环境、面临的挑战等项目;三为“应负责任”要素,包括采取行动的自由、影响范围、影响的性质等项目。以这套评价要素为标准来衡量企业中的每个职位,即可计算出各职位的总得分,因而也就可以确定其在企业中的相对价值及工资的等级标准。应该说,这是一套比较科学的评估标准。 从激励的角度看,人力资源价值链的三个环节具有环环相扣的内在联系,可以说,激励的依据是价值评价,激励的手段是价值分配,而激励的目的在于使企业价值的创造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 中国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价值分配不公平,价值评价不科学。 关于经营者的价值分配 中国历来有“不患贫而患不均”的传统思想,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经营者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很小,效益好的企业和效益差的企业区别也不大。即使进入市场经济时代,这种倾向在相当多企业中还是保持着。比如,红塔山集团原总裁褚时健领导企业年创利近200亿,而他年度的最高奖金也只拿到20万元。假如在西方的大企业集团当总裁,他的年薪肯定要过千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状况势必造成他心里的不平衡。 关于知识型员工的薪酬问题 中国历来有“官本位”的传统,谁的“官”大,谁的薪资就高。这一传统也影响到企业。在不少企业就存在这种情况,有的人学历低、职称低、能力低,但因为资历老、关系好,谋个部长、副部长之类的一官半职,工资就比一般员工高出一倍有余,而有的人尽管学历高、职称高、能力高,但因为资历短,职位被占满了,因而工资比那些当部长、副部长的少很多。 关于普通员工的薪酬问题 在相当一部分中国企业,由于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价值评价体系及职位评估体系,因而在确定员工的工资时,往往带有主观随意性,对一些关系比较亲近,或善于吹牛拍?quot;顺着杆子往上爬"的人给予高工资,而实际上,这些人的工作并没有为企业带来较高的价值与利益。相反的,有的员工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实实在在为企业带来了价值和利益,但因为不善于揣摩领导的心思,不善于取悦领导,因而只能领取比较低的工资标准。 要解决以上问题,关键在于锻炼好企业的“价值链”,只有建立起科学的价值评估体系和价值分配体系,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推动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家和知识创新者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 2007-05-26 13:26 )
回复
一思:
量化管理的误区 绩效管理 仅从理论逻辑上推断,严密的“量化管理”体系之下,企业应不断达成目标。 但很多企业往往事与愿违,难以实现其目标。究其原因,当下众多流行的“量化管理”方案存在六个方面的误区。 定量与量化管理 举凡组织必有目标,举凡目标必定通过人达成,举凡组织中的人必定是群体,举凡群体必定需要管理。因此,组织、目标、人及实现目标的系统方法是管理的要义。 典型的“量化管理”理论和实践应用包括泰罗的定额管理、福特公司“蓝血十杰”的统计管理、质量管理中运用的过程统计控制、BPR(业务流程重组)中运用的测评技术及支持管理的IT技术系统等等。 然而在实践中,人们发现量化管理是一项并不简单的活动。尽管管理研究或实践的方向呈现为两条主线:偏重组织、偏重人;或者偏重于研究战略、结构和系统。前者倾向于研究价值观、文化和行为,强调“硬”管理,主张指标定量或量化,实行量化管理;后者则更强调“软”管理,主张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但无论哪条路线,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才是关键所在,而这恰恰容易被研究者尤其实践者所忽视。 目标、衡量与统计指标 目标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管理术语,以至于人们几乎忘记了目标的本质含义,忽略了目标的基本常识,甚至忽略了目标的存在。 管理学派的林立,管理学科的细分,管理者风格的差异,管理环境的多变,这一切使得人们或专注于完善学术的逻辑体系,或专注于构建某个子系统的自我闭环,或专注于解决紧急的业务问题等。 因而在管理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企业制定了一揽子的衡量指标,并且指标之间逻辑关系清晰,形成完善的指标体系;企业将指标层层分解至各个部门或分公司,再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予以保障;企业分阶段统计指标完成情况,据此对各部门及其责任人进行奖惩。从理论上推断,在这样严密的“量化管理”下,企业理应不断达到目标。但企业往往事与愿违,总是难以实现目标。究其原因,流行的“量化管理”存在六大误区。 目标迷失 大多数情况下,公司的衡量指标是用于考核的,目的是为考核提供标准和依据。指标设计和制定一般是计划财务部或企管部或总办或人力资源部,高层领导很少直接参与设计,往往是事后审批。 职能部门站在“职能”的角度,为了职能管理的需要,为了一个子系统的目标,利用自身最擅长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精心设计出远远偏离公司目标的“个性化”指标体系:考核指标、计划指标、财务指标、经济责任制指标、统计指标等。 而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的组织,要实现的远、中、近期目标是什么似乎没有人关心,特别是公司高层管理团队,常扮演“冲锋队”或“救火员”的角色,以至于没有时间完成最重要的战略管理任务。其结果是,公司的目标要么缺失,要么发散,公司上上下下迷失方向;造成很多部门和员工工作上的路线错误,越“正确”地做事,越偏离公司目标。 衡量=量化 “What ' s get measured, get it done ”是一句管理名言:凡是能够衡量到的,就能够做得到。那么,衡量哪些内容和要点呢?衡量指标的设计或选取显然非常关键。 在实践中,高层或职能管理者常常会发现,有很多内容似乎是不可衡量的,尤其是“量化管理”派的理解:衡量=量化,衡量就难上加难。衡量不了的,也就难以做到,更不能加以量化考核。于是,选取那些定量或容易量化的指标,便成了自然的选择。 衡量的目的在于牵引公司全体员工的行为方向,使员工的工作目标与公司的组织目标相一致,通过整合员工资源以有效实现公司的目标。衡量指标必须支持目标实现,这才是设计或选取指标的真正也是唯一原则,可定量或易量化的指标可能违背这一原则,因此也就可能将员工的工作引入一个错误的方向。 全面的指标体系 “二八”定律揭示:对事物总体结果起决定性影响的是少量的关键要素;而“木桶理论”则认为少量的瓶颈因素,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无论如何,抓住属于关键或瓶颈的较少部分指标,就足以统揽全局,所谓“牵牛鼻子”。 然而,在实践中,很多企业力求指标体系全面、完整。包括有:计划指标体系、流程指标体系、统计指标体系、质量指标体系等等。各职能部门独立管理一个相关的体系,为确保体系的“科学性”,设计具体指标时面面俱到。 事实上,指标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例如两个指标的定义不同,但其内涵和外延可能均有交*、重合的部分。指标用于衡量组织的目标,目的是将员工的行为引向组织目标的方向,因此,检验指标设计的水准,是看指标是否强化了公司所需的员工行为。指标不在于全面、科学,而在于聚焦、有效。 单一的财务指标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企业的竞争规则发生变革,速度、客户、市场,已成为新的管理关键词。 企业开始重新审视战略目标、战略管理程序,开始反思过去单一的财务指标体系。 单一的财务指标,注重对过去的结果的反映,不能主动进行分析和管理,也不能与组织的战略目标有机融合。财务指标代表股东的价值取向,偏重短期利益,引发公司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短期化;单一的财务指标导向企业内部,忽视了最关键的要素———客户,导致目标的偏离;而且,单一的财务指标反映不出企业竞争优势所在———核心能力,难以引导持续成长和发展。 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记分法”,系统地提出平衡公司生存与发展的绩效测评指标体系,将指标与战略目标相连接,并建立起一套战略管理框架“模式”。 指标量化到部门 公司先设计好指标体系,再根据部门职能分工,将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最后将指标量化,作为考核部门绩效的标准。这是多数公司的实践思路。 这里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指标往往是整体性的,分解不了;二是很多指标是多个部门或团队共同承担的,落实不下去;三是不少指标无法量化,量化倒不如如何围绕“指标”制定工作计划;四是考核部门容易落空,因为部门是个组织结构的概念,考核就要到人,到管理者再传递到员工。 IT系统重于管理者 此外,不少公司应用IT系统监控和管理指标体系,旨在及时发现绩效偏差,进行分析和改进。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系统的优点在于动态的数据处理上,但缺点在于过分依赖系统,而忽视了管理者的作用和价值。 ( 2007-05-26 13:25 )
回复
一思:
麦肯锡7S模型与HRM 战略、结构和制度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的“硬件”要素,而风格、人员、技能和共同的价值观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经营的“软件”要素。只有在软、硬两方面都能很好协调的情况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有效保证企业战略的成功实施。 麦肯锡顾问公司研究中心设计的企业组织七要素,指出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包括结构(S tructure )、制度( System )、风格( Style)、员工( Staff)、技能(Skill)、战略( Strategy)、共同的价值观(Shared Vision)。事实上,制定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也不例外。企业仅具有明确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和深思熟虑的人力计划还远远不够,因为战略在执行过程中还可能会失误。因此,战略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 7S模型既包括企业中的“硬件”要素,又包括企业中的“软件”要素。战略、结构和制度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的“硬件”要素,而风格、人员、技能和共同的价值观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经营的“软件”要素。麦肯锡7S模型认为企业的“软件”要素和“硬件”要素同样重要。很多公司长期以来忽略的非理性、固执、直觉、非正式的组织等“软件”要素。其实这些因素都与各公司的成败息息相关,是绝不能忽略的。 因此,作为企业战略的决策伙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HRM)必须运用战略眼光进行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7S模型同样可以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拿手的管理工具之一。 HRM的硬件要素分析 战略战略是企业根据内外环境及所具备的资源情况,制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企业的经营战略不但是一个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而且是一系列具体决策的开始。因为企业会根据制定的战略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研究表明,90%以上的企业家认为企业经营过程中最占时间、最为重要、最为困难的就是制定战略规划。战略已经成为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企业的经营已经进入了“战略制胜”的时代。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市场的变化情况制定人力资源的发展战略。有无人力资源战略及其的好坏将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能否成功、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否真正成为企业战略决策伙伴的衡量依据。 结构战略需要完善的组织结构来保证实施,组织结构是企业的组织意义和组织机制赖以生存的基础。企业的结构是指企业的人员、职位、协同关系、信息等组织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的战略需要不同的组织结构与之对应,组织结构必须与战略相协调。 战略的有效落实必须将企业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再继续分解到岗位,从而使企业构成了一个由众多的部门组成垂直的权利系统和水平分工协作系统的有机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本身也存在结构的问题。如何进行内部职能划分,如何确定工作重点,如何面对内部客户(员工)等等,也都是结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将是人力资源战略能否成功的基础。 制度企业的发展和战略实施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证,各项制度又是企业精神和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这些制度也就是企业内部的行为规范,使员工的工作有所遵循。因此,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应制定与战略思想相一致的制度体系,要防止制度的不配套、不协调,更要避免背离战略的制度出现。 HRM的软件要素分析 风格杰出企业都呈现出既中央集权又地方分权宽严并济的管理风格,这些企业让它们的生产部门和产品开发部门极端自主,另一方面又固执地遵守着企业特有的价值观。因此,人力资源部门必须把建设与弘扬企业的风格作为自己的责任。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成为企业中一面旗帜———把自己定位于企业风格的建设者和推动者。 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观是维系企业员工的一条无形精神纽带。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不能只停留在企业高层管理者和战略研究人员层面上,而应该让执行战略的所有人员都能够了解企业的整个战略意图,并使员工认同企业的发展战略。因此,企业就需要利用这条精神纽带团结所有的员工,使这条纽带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作用,从而激发全体员工的热情,统一企业成员的意志和欲望,齐心协力地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努力。这就需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宣传,使企业的所有成员都能够理解企业的战略、掌握这种战略,并用战略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日本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注重沟通领导层和执行层的思想,使得领导层制定的战略能够顺利地、迅速付诸实施。 人员毫无疑问,人力资源准备是企业战略实施的关键。IBM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尊重个人,并且花很多时间来执行这个原则。因为,他们坚信员工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产生效能的源泉。所以,企业在做好组织设计的同时,应注意配备符合战略思想需要的员工队伍,将他们培训好,分配给他们适当的工作,并加强宣传教育,使企业各层次人员都树立起与企业的战略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人员的配备和培训是一项庞大、复杂和艰巨的组织工作。人力资源部门本身人员的素质在很多时候都会成为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实现的瓶颈,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应该首先解决自身部门的人力资源问题。 技能员工的技能高低也会对公司的战略实施产生很大的影响。员工的技能的发展和培养依赖于企业完善的培训体系。松下幸之助认为,每个人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才。如果不接受训练,一个人即使有非常好的天赋资质,也可能无从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多的工具和技能。这些工具和技能对于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和实现都非常必要,所以人力资源部门必须努力学习和提高,从自身技能上保证人力资源战略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往往是人力资源是否能够在企业获得应有地位,是否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全面考虑企业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只有在“软、硬”两方面7个要素都能很好协调的情况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有效保证企业战略的成功实施。 ( 2007-05-26 13:25 )
回复
每被下载
10次
奖励
1个联商币
相关资料
下载量/好评
美学心得(第二百六十二集..
474/0
美学心得(第二百六十集)..
534/0
零售业务深陷困局,新CEO..
2319/0
跨境电商陷入清货潮?零售..
2037/0
千家门店齐做电商!沃尔玛..
1983/0
TikTok跨境电商,是不是伪..
2694/0
共享者
一思
的其他资料
商业综合体商管与物管工作..
14265/0
商管部工作表
4287/0
商业综合体MALL运营管理手..
5847/2
房产项目营销策划
3120/0
房地产供需市场分析
2649/0
商管人员职责
2529/1
2015年日历
2745/0
管理员:
X.W.
QQ:2774698110 电话:0571-87015503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
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