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联商论坛 - 资料共享区 - 超市 - 资料
txt

 提高执行力是防范风险的根本

  风险与经营活动可以讲是一对孪生姐妹,只要有经营活动,就必然会有风险。但不能因此而谈“险”色变,风险是可以控制和化解的,而提高执行力是控制和化解风险的根本。

  风险存在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风险无所不在,无所没有。经营活动体现的环节较多,而从事零售行业的属劳动密集型,人们行为占据主导地位,且直接反映出经济关系,风险系数则相对较高。而且每个环节,甚至动作都存在(产生)风险,所以零售企业的风险存在于经营的全过程,经营环节的风险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风险类型主要:

  1、按照风险产生的后果分:有当前型和潜在型。所谓当前型:风险产生马上就带来直接损失(包括经济损失、社会价值损失),如:收银员少收顾客的货款,或是收的货款丢失,就造成经济损失;因为员工对顾客态度较差,就会对企业品牌价值产生影响。潜在风险是指:风险已经产生,但其后果需一段时间才体现,如:随意出具具有经济责任关系的书面证明,如借条、欠条;供应商来送货门店出具直(代)配单等等。影响度后者往往大于前者,因此风险控制不仅要解决已体现的,更要控制潜在的。

  2、按发生的行为分:有恶意的和无意识的。恶意的是指操作者或管理者明知有风险和有违上级有关控制的规定,为了达到个人(含组织)某种目的而违规操作所产生的风险;无意识:缺乏应有的专业技能和识别能力等,被诱惑所产生的风险。但无论何种形式均将会给企业造成损失。

  3、按风险发生者分: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组织行为指一个企业或一个经济单位面目出现所产生的风险,如担保等,管理者“协同”违反规定操作等;个人行为:是指违背组织规定,个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擅自操作给企业所产生的风险。

  4、按风险体现内容分:主要是资产风险和利益风险。资产风险是指资产直接损失,被偷、被抢、往来款收不回等;利益风险:指应得利益或机会利益受到损失,如被他人侵占、流失、增加成本等。

  企业所产生风险的表现

  1、怕麻烦,存在侥幸心理。经营活动是多环节协同作战,为了防止在各环节产生风险,企业均制定了相应的控制规定,要求按部就班,但相当多的管理者习惯于传统的操作方法,认为过去也是这样做的,现在规定太麻烦,不执行,或者跳跃式执行,使制度应有的监督作用失去其效能。而往往是容易忽视的环节,产生的风险最大。

  2、重管理环节监督,忽视经营环节的监督。风险往往是在经营环节就已经产生,到监督等环节往往是亡羊补牢,有的管理者不能明白事先筑牢胜于亡羊补牢的道理。

  3、片面理解业绩观,局部利益高于全局利益。正确的业绩不仅是反映在数据上,而更重要的是反映其构成和质量上,反映其形成的基础和对未来的贡献等方面。如:毛利率、稳定的客流、社会认可度等。而少数同志图表面数据的好看,盲目追求,甚至不惜代价、不计后果、铤而走险地操作,从而带“病”或带“水”而漂亮的数据产生,而不良的后果伴随而来,这看起来是对企业负责,实质是害企业。

  4、学习沟通不够,不能全面理解上级规章制度,凭个人主观判断行事,而其判断缺乏相应正确理论与实践的支持,又缺乏沟通机制,其判断或多或少掺有风险因素,体现到实际执行中,必然产生风险。

  5、讳疾忌医,因小失大。有的门店对已经产生风险的苗头,不加以追根求源,或是能力不够,或是碍于面子不向上级汇报,助长风险的扩大。

  6、强调结果,不重视过程的分析与控管。过程是因,必然对结果产生影响,过程风险必然会带来结果的风险等等。

  而上述表现根源是执行力差。

  提高执行力是防范风险的根本

  1、执行力体现在执行企业规章制度的能力。企业规章制度、流程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表现,是约束其成员的行为准则,反映最高管理者的意志,是防范风险的保障,不是阻碍而是促进而且保护经营成果。所以全体成员必须无条件地自觉执行,并且要持之以恒,克服侥幸、麻痹的思想,要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风险意识。严格按制度办事,风险必然会降低。

  2、如何提高执行力。

  ①强化企业文化的融入度。各级管理者要强化所属成员对企业文化的全面灌输,包括学习、宣传、标识体现、案例分析等,完全认同企业文化,其执行力自然会提高。

  所以一般讲,执行力反映出干部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融入度。

  ②认真全面学习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规章制度发布后,各级干部要组织成员进行学习、讨论,在此基础上细化企业的制度,注重细节。企业最高领导在制定制度时,是从全局绝大多数而言的,难以涵盖各经济单位具体内容,所以每个经济单位要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本组织的实际,提出细化执行意见和具体要求,并进行培训,以便规范性操作,甚至是必要的测试,使所有成员融汇贯通,从而带来行为上的规范。

  ③干部带头作用。各级干部是同级组织的灵魂,其态度、行为直接影响着其成员,同时级别高产生的风险往往也会高。所以作为一级管理者要做执行制度的模范、表率,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下属,即正人先正己。

  ④经营活动同规范优先。经济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或上级布置下级任务时,目标要清楚,要充分体现可预见的风险和控制的要点,方案与措施而不是简单地下达一个任务。

  ⑤强化各经营操作环节的风险控制。如前所述,很多风险体现在经营环节,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经营环节操作行为是管理环节的基础,同时经营环节的风险产生,在管理环节反映往往是滞后的,显然经营环节成为风险控制的首要环节,是关键之所在。要求操作者按规范操作,不清楚的要与专业管理环节沟通解决,将风险控制前置,克服风险控制就是管理部门的错误思想。

  3、强化监督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手段。人的自觉性往往是被“逼”出来的,制度具有强制性,一是执行者自觉性,二是管理者对其执行是否到位,与目标、制度、要求是否一致要进行监督。这里讲的监督,包括行为监督、结果监督(痕迹化)和过程的监督等。如必须的牵制环节是否有,执行力如何等。

  同时,监督必须是本级组织和上级联动,本级的监督最直接,应是经常性的、主要的监督;上级监督往往是突击、辅助行为,当然更具权威性,但不替代本级组织的监督,两者联动才能反映出真正的监督效果和威慑力。
  (来源:苏果人 苏果内控部)
0 0
此资料没有附件可供下载
全部评论(0)

相关资料


共享者  fanc  的其他资料

管理员:X.W.   QQ:2774698110  电话:0571-87015503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ICP证:浙B2-200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