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利店本来就会根据商圈不同,制定不同的差异化策略,不会盲目100%复制一个模板,模板数量可以不断积累,可以多达几百种。而集中化的批量生产本来就能降低成本,怎么会各门店各自为战的制作价格更低?味道好吃这个恐怕也不是普遍真理吧?况且门店自己做加工,成本仅仅是“一两位上年纪的主妇”那么简单吗?就不需要原料采购,就没有原理的物流运输了?不集中采购,原料价格会下得来?况且食品安全、卫生、品质怎么保证?食物口感怎么延续统一?主妇换个人,是不是就换个味道?个人观点,不是抬杠,仅为探讨思考。
-
K11有自己的特色和血统,确实做到独树一帜,只不过是否能够提升项目运营效率?独特价值是否能让顾客感知到?就考验郑志刚的水平了!
-
无人超市最大的问题我认为有两个:(1)成本问题,包括投入成本和运营成本(2)诚信问题,中国人的国民素质并未达到想象中那么高,因此无人超市如何防损就成为一个更值得深思的问题了。
-
腾讯和华润的战略性合作很大可能会有的,但是类似于对家乐福的战略性投资,这是不太可能的,毕竟华润还是国企,总体实力也是非常非常强的,不是简单的估值和市值。目前的中国的零售格局,就如目前国际上国家间的国家关系,阿里系就是当今中国,意识集中度非常高;腾讯就是美国,相对自由度比较高,实力第一。永辉就是英国,基本就是腾讯绝对跟班与打手。京东是法国,与美国还是有一定联系,但是大国梦从没有停息,总不甘于完全受制于美国。沃尔玛就是德国,还是有实力有自己的一套,当然和美国还是盟友了。华润万家就是俄罗斯了。
-
比较赞同,按照刘强东成本、效率、体验三个维度来衡量目前的无人零售店,无论哪一维都没有表现出更强的优势,所以并不看好这些无人零售店。
-
一个非常懂零售的人写的文章,也许分析的层面不是非常的完全,但核心点到位了。也许未来的发展中,会诞生很多的新的零售模式,只要现有的模式也在不断创新除旧,所谓的一种模式替代另一种模式就是瞎扯。
-
把互联网加入到便利店,要看便利店所在的经营场所,如果在闲散农村,初期运用到实际上觉得意义不大,经营主要靠亲情化 友情化,这些我深有感受,如果在竞争激励的二三线城市应该很有效益,做为一个农村销售终端我是这样认为的。
-
新零售也好,新业态也罢,新模式也可,最终我们是否可以把经营还原到原点?从战略到战术,公婆说的都有道理,关键我们经营的载体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还是流量,是否能和顾客消费的需求变化趋势一致?是,成!不是,成不了!
-
如果是阿里来推动这件事的话有戏,对接支付宝:
1、入门人脸识别
2、关联芝麻信用分
3、支付宝支付
4、结合店内多角度摄像,可以有效控制货品盗损。
下一步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如何捕捉消费者的店内真实消费行为流程,并将数据结构化存储,以便后续进一步数据分析和数据价值的挖掘。
-
说的大部分是现实情况,但笔者的眼光要考虑全面,不要一味站边,磁钉、购物袋,防损这些都是企业针对损耗采取的管控措施,国民素质远未达到笔者的要求;至于笔者提到的服务质量在退步和人员结构变老,这是事实,需要企业去做些改变!~~~~~~
-
模式并没有问题,除了eataly,美国主流的连锁超市wholefoods里面也有超市餐饮的部分,做的非常好的是美国东部的wegmans超市, 有100多家店,非常成功.可以做的好, 基于以下理由:
1.成功的例子已经有很多,在国内,比如迪卡侬:卖非常多的细分品类的运动用品,同时他们也会尽可能提供每个品类商店体验的机会,比如儿童可以在店内试骑自行车,大的独立店可以有篮球场...,宜家就做的更好,有一层是提供场景体验,你可以触摸商品,研究如何搭配,另一层是可以直接购买到商品.现在的餐饮+超市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是品类不一样,在食品杂货这个品类同样需要/也一定会出现像迪卡农在运动用品品类,宜家在家居品类的零售商,这个是不用置疑的,(是这个品类进化的必然趋势)是盒马,还是超级物种,现在还不好说,但永辉的超级物种机会更多.(因为他们有供应链的优势,同时是很多生鲜品类的专家)
2.店内餐饮:自营还是外包,从长远看应该是自营,可以管控好商品开发,品质,价格,和营运标准。同时可以充分利用食材集采的价格和品质优势,以及分摊租金的优势。(短期可以与4/5星酒店联合经营的方式,或者直接聘请4/5星酒店的厨师帮助建立整个系统,他们在餐厅连锁运营,品质控制和营运高标准积累了很多经验和know-how,短期内超市是没有办法达到这个水准的。
3.商品部分:不用多说了,就是Costco,Aldi,迪卡农,宜家的自有品牌策略。
归根到底,模式没有错误,市场竞争和进化的结果就是将品质(商品和服务的品质)和价格做到相对最好的零售商会胜出,因为消费者的就是需要value(最好的性价比)
-
集合店会成为趋势,其核心仍然是市场细分,但不再仅仅是以品类来划分,而是以客类来划分,这也正是商业“以人为本”的回归与创新……
-
一二线城市已趋于饱和,竞争过于激烈,京东2017年不也开始大力发展3.4线城市了,这是一个趋势。
-
工商部门就不应该允许与知名品牌相近的公司核名,哪里还有那么多冒牌公司?
-
三只松鼠去电商化所做的探索尝试为千万个淘品牌指名了线下发展的道路,这过程可谓艰难曲折,希望三只松鼠能保持创新创意的基因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