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车去遛狗,不是我太懒,是滴滴快车太便宜。”这样的打车软件广告语确实很诱人。2014年1月份,当时还未合并的滴滴与快的掀起了一场全民打车烧钱补贴大战,双方战火一直蔓延到当年年底,而双方对外宣称各自烧掉补贴超过10亿元。今年,滴滴与快车宣布合并后,补贴烧钱政策再次升级,“橘色星期一,免费打快车”,每周一用户可有2次减免15元滴滴快车费用的机会。这样强强合作的成功典范无疑在打车APP领域中形成了一种垄断地位。
O2O烧钱补贴不断 有力抢夺用户
滴滴、快的在争夺市场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地示范作用,一年间大量热钱投入各种O2O项目,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姿势”的补贴烧钱,乃至O2O公司不做补贴都就敢称自己是做“O2O”的。尤其在如今O2O中的外卖领域中,更是拼得你死我活。
“首单减15元,满20元减10元等。”各种外卖APP补贴烧钱政策火热进行中,虽然烧钱很疯狂,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出,像美团外卖、饿了么通过前期的大量推广和补贴政策,已迅速占领外卖市场份额,但外卖市场的一个丰盛蛋糕,很多O2O公司不会轻易放手,拿出大手笔补贴烧钱,或变换营销方式从而获得用户的喜爱,比如有可能后来居上的百度外卖、口碑外卖、京东到家等等,他们都想在生活服务O2O发展市场中站到一个有利位置。
归根到底,O2O公司通过烧钱补贴方式,无非是能够迅速获取用户,增加交易额,最终抢占巨大的市场份额。但对于今年整个资本市场市场的严冬季节,投资者对O2O已变得更加谨慎。所以很多小的O2O公司因坚持烧钱补贴,而最终走向灭亡。这商业情景,很像多年前的电商大战,那时候互联网技术日渐成熟,大量资本涌入B2B或B2C,一些传统行业更是担心自己的市场被电商所侵蚀,甚是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网上购物平台,然而,结局大家也看到了。几年不到,众多小型的电商公司相继倒下,只有那些定位清晰、有特色的商业模式,强大的资金运作能力才最终活了下来,并继续在这个市场中生龙活虎。
两种方式跑马圈地 促进O2O健康发展
但是,对于远未盈利的O2O要过冬,我们除了尝试开源节流外,该如何“跑马圈地”?
第一,将补贴转化成红包、优惠券,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会化媒体渠道传播,主动降低大量烧钱补贴的方式,并将变成其主流推广方式,通过有效精准推广,一样获取更多目标用户。
比如滴滴出行推出的推荐新朋友,让每人得到三十元优惠券,下次打车使用。
第二,做出本地化特色产品,赢得特定用户的喜爱和坚守。因为停止烧钱补贴后,“用户留存率”会成为衡量生死的重要指标。比如本地化特色小店推荐的小日子,因为它一直专注城市O2O生活类服务平台,主打城市小清新、文艺风,所以在今年上半年,也得到了时尚传媒集团的1000万天使轮投资。从另外一个角度,也是得到了竞争激烈的市场方面的首肯。
还有以特色生活服务的蓝莓,用线上虚拟的货币去免费享受线下实体店的服务或产品。这些等都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同时在O2O生活服务中找到特色发展的商业模式。
当一个行业主要靠疯狂烧钱维持竞争时,它就脱离不了原始与粗放阶段。而这对于正在日益强大的O2O行业发展来说,极其不利。此时,我们都应该回归理性,认真对待市场,以用户真正的需求点出发考虑,这样未来的O2O市场就不再是几个大佬企业的资本游戏,而是众多企业的百花齐放,从而大家一起促进中国O2O行业的健康发展!
- 该帖于 2015-9-14 16:57:00 被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