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体店滞涨,国内网购增长趋缓,国家适时推出自贸区等跨境电商利好政策之际,跨境电商再次成为资本、零售、电商竞逐的“风口”,许多人都把2015年当作跨竞电商的元年。在一又一片蜂拥中,亢奋者有之,纠结者有之,暗爽者有只,而更多的旁观者,是以鼓噪者的身份参与其中。
从理论而言,贸易的价值源于信息、资源、货币等的不对称,也源于交易双方的需求,而跨竞电商从最早的境外代购,到网络海淘,再到目前集约化的喷发之势,跨境电商的火热,表面源于政策的开放,本质是基于供需二头强大的交易需求。在这场跨区空间、跨政策的盛宴中,参与多方(供方、买方、代购、平台、物流、仓储、支付、资本。。。)都认为风口上来时“擦边即着、触及即燃”,都在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增长狂欢与收益幻想,仿佛这场盛宴永远不会结束,但商业规律一再告诉我们,方向与节奏(产业内的正确卡位)才是王道,其他行业趋势什么的都是浮云,一旦燥热的飓风散去,天际重归的乌云终将把狂热者重新笼罩——行业趋势对生存下来的企业是有价值的,对那些在竞争中被淘汰掉的企业而言,裹挟的趋势和潮流对他们而言只是一场噩梦!
笔者在上篇《实体企业收购跨境电商是一种什么体验?(附评估报告)》一文中对某跨境电商上市平台的股权并购进行过简要的评估,该公司在资本推手的“助推”下,“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然而在笔者在对该项目的股权收购评估投反对票之后,国内A股某鞋企还是“成功地”将该企业收入囊中(见笔者该篇文章及评论链接),从目前反应出来的结局来看,该笔股权收购、该跨境电商项目本身,都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笔者看来,许多想融资、想投资,想在新三板、中小板上市的跨境电商企业,都应该好好研究该项目的案例。
除了该项目外,笔者又评估过多个跨境电商项目,这些项目的规模大小不等,但多数项目仍处于“随风(口)飘扬”的阶段,看似做的热闹,成长的很快,但均未进行明确的布局与卡位,可预计的风口过后,又将有大批从业者裸趴在沙滩上。
那么,在这场产业闸门大举开放、泥沙俱下的大背景下,对所有参与跨境电商的各方而言,产业内什么样的位置才是正确的位置?怎样才能在这轮大趋势中提前卡位、谋势,以在市场、政策、资本、技术等多纬力量的裹挟中谋得未来的一席之地呢?
T公司是笔者接触的另一跨境电商公司,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集采购、销售、仓储、物流、软件开发为一体,以电子商务为经营模式的综合型国际贸易及软件开发服务的企业,公司在深圳、香港、美国、英国、日本等地均设有分公司,公司旗下业务包括B2B和B2C业务,公司是易趣上最大的中国电商企业,公司自主开发的B2C综合型购物网站注册用户也近百万人,日订单数万件。截止2014年,年销售规模约10亿人民币,净利润约2000万人民币。
T公司的SWOT分析:
1、优势
▲介入早,具先机优势,成立近10年,从出口到目前的进口,均走在市场前沿,熟悉所有进、出口线上贸易流程。
▲供应链相对齐全,供应端/销售端成熟稳定、拥有多个自有仓库(含美、日、英等多个海外仓)、拥有自主软件开发能力等。
▲人才及团队优势:团队整体年轻稳定,且拥有买手、销售、多语种服务、软件开发、仓储物流管理等各类人才。
2、劣势
▲销售规模有限,截止目前仍为全资自主经营,企业沉淀及综合实力相对有限。
▲团队成员过于单一,主要以早期跨境电商创业团队为主,随着业务组合的快及市场的快速变化,企业的二次腾飞需要更多互补型成员。
▲独立跨境电商平台与亚玛逊、易趣、天猫国际等其他平台无明显差异及优势。
3、机会
▲随着中国在世界影响力加大,跨境电商(线上国际贸易)仍具备巨大潜力。
▲进口(特别是进口批发及分销)市场仍具备巨大成长空间。
▲国家金融政策的利好及资本市场对跨境电商的追捧。
▲自主电商平台、自主软件开发能力、多个海外仓等业务的独立市场成长机会。
4、威胁
▲市场逐步普及,原有信息、技术等壁垒逐步消解。
▲资本大量涌入,可预见行业竞争将大大加剧(近年净利润渐趋平缓也证明了该趋势),利润空间可能大幅下降。
结论:
具先机之势,基础质地良好,行业竞争开始加剧,需借资本之势,快速谋势、布局卡位,
以确保企业持续发展,后续业务组合及发展侧重需进行重新规划与明确。
如上述对T公司的评估,虽然公司的基础质地较好,然而在市场竞争逐步加剧的情况下,公司早几年的相对优势将逐步被竞争对手所化解,因此公司需要提前进行战略规划,突出业务重点,为企业在后续充分竞争环境下仍能保有一席之地做提前的布局。
笔者对T公司的建议包括:
1、在保持现有业务基础上,重点聚焦供应链内的某个环节进行发展,如积极发展全球重点市场海外仓,将仓储平台作为企业未来核心资产及核心竞争力之一;
2、聚焦境外热销商品的国内独家代理,甚至直接参与某些热销商品的股权投资乃至控股;
3、作为境外商品国内一级分销商定位,将境外商品入关、配送等职能全部打包解决,在国内大力寻求其他二级线上线下分销商,但这种定位核心基于企业境外商品入境功能平台的横向聚焦与解决,专注解决其中的“境外商品入关问题”的环节。
4、自主T平台需聚焦于专业平类,做垂直B2C平台。
5、其他:包括资本运作团队成员的引入、快速引进战略投资者(如物流仓储公司等既有资源协同能力,又有资金,又有投资需求的战略投资者)以扩大企业综合实力,掌握进口市场的“风口”及重点聚焦突破某些业务。
除T公司外,笔者也接触了其他多家跨境电商项目,我对他们共同的一个奉告就是“如果您把跨境电商作为短期赚钱项目,我相信它不会令你失望,但如果想把它作为持续运营项目,那目前简单的代理贸易模式就需要进行颠覆式设计。”
当然,这些企业里面,目前有的开始往某些产品、品牌的国内独家代理方向转型;有的尝试结合线下实体店(“进口超市+跨境商品体验店+跨境电商”融合)延伸;有的尝试专注某个国家,或者专注仓储物流领域。。。而这些延伸与尝试,都是在维持现有业务不变的基础上实现的,但可明确的一点是,他们都已经不把“自有独立平台”牛X轰轰地当作企业未来可持续仰仗的竞争壁垒和生存基础了。
所以,与投资者,特别是行业的战略投资者洽谈,即使他们不能给你们带来现金流,但如果能给你们一些合理的忠告,那也是极好的!!
结论:如何把"跨境电商"这个"短期赚钱"项目做成长期\可持续赚钱项目,靠简单粗暴的代理\贸易模式显然不靠谱,但中小企业动辄"自主自有平台"也不靠谱,因此真正靠谱的,还是最原始的那些战略:或聚焦,或差异,或独有某些战略资源,一招鲜,吃遍天,《实体企业收购跨境电商是一种什么体验?(附评估报告)》中提及的企业如能聚焦在一国市场,或一类商品,或供应链某一环节,专注\聚焦\深挖,均可有所成就;而T公司和其他成长型企业,切勿把"上市\融到资"等当作企业的最终归宿,还是和唐骏的那次对话延伸开来的那句话"市场是目标,资本是结果!",如果本末倒置,企业终究无法继续发展。
欢迎跨境电商从业者继续抛砖论架!
人在坦途微信:公众号:LSQYZX 个人号:C8888888866666(C+八个8,五个6,)
- 该帖于 2015-9-28 16:23:00 被修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