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批量圈地扩张或存三大隐忧
70多倍的市盈率已经让刚刚上市的永辉超市(601933)备受关注,而2010年12月底关于批量圈地扩张的公告则再一次让业界惊叹。
继2010年12月2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对13家全资子公司增资16.34亿元建设门店后,永辉12月30日发布《签约门店项目公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永辉已在福建、重庆、北京、天津、安徽、江苏、河南、贵州8个省市签约80家店(其中含部分募投门店)。
尽管永辉早在《发行股票(A股)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招股书”)里就明确表示,募投项目的73家门店的建设期为24个月,其中2010年新开38家,2011新开24家,2012年新开11家。但同时招股书也透露,公司将以本次股票公开发行为契机,计划于2011年全国门店超过250家,力争至2014年全国门店超过350家,年销售额达500 亿元,跻身中国连锁企业前列。
而据永辉官方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永辉超市全国拥有连锁门店156家。这就意味着2011年一年,永辉要在全国新开门店至少94家以上。除却募投门店的24家,永辉超市还需自掏资金增开新门店至少70家。
一年新开上百家门店,先不说资金难题(从刚上市的市盈率来看,问题应该不大,但再次融资风险难测),单从盈利能力、模式复制、人才储备来说就都是一个个难以逾越的门。
不过,业内人士向中国商报记者透露,永辉超市在福建还有85家特许加盟的便利店,这250家的门店目标,是不是将此包含在内?“如果是这样,永辉超市2011年新开门店的压力应该不大。”
但据记者了解,永辉超市曾的确有一些加盟便利店,但在股改过程中,已经将其剥离出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了。
另外,永辉超市在2009年和2010年扩张速度最快。这两年新开门店基本可以和前8年的开店总和持平了。但伴随着新开门店的加速,其公司净利润率却在下滑。公司2010年1月至6月、2009年度、2008年度和2007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2.76%、27.00%、40.32%、66.99%,
买手难找
永辉超市之所以一上市就受到众多机构的追捧,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其宣称的独特的农改超自营生鲜模式。而永辉超市之所以能在那么多的农改超的企业中脱颖而出,与其独特的买手+卖手文化是分不开的。
据了解,永辉超市的采购实行全国统一采购与区域统一采购相结合的方式,公司全国统一采购金额占总采购额的比例以及直接采购金额占总采购额的比例均出现逐年提高,其中全国统一采购金额占比约20%,直接采购金额占比约76%,远远高出同行。
另外,通过规范业务流程实现规范化运作和科学管理,使得永辉超市库存商品的损耗率处于较低水平(2007年至2009年的损耗率分别为0.23%、0.25%和0.27%),从而提高公司商品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业内人士分析,永辉超市在采购环节拥有大量经验丰富的买手,在销售环节采用经过培训的卖手,买手可以有效控制公司成本并保证采购商品的新鲜度;卖手可以将商品销售给合适的消费者并可以降低生鲜品在销售环节的损耗。
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永辉拥有超过700 人的强大的、经验丰富的生鲜采购团队,在公司“买手”文化的熏陶下能够及时获得全国各地生鲜产品市场的产品信息如价格、产期、质量等,能够在第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价格低、品质好、受消费者欢迎的生鲜产品。
另外,宏源证券分析师陈旭也表示,生鲜采购的特性决定了在采购过程中有大量的现金采购,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现金采购占生鲜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4.1%、70.15%和58.33%。所以当采购人员拿着大笔的现钞在采购时极易诱发贪污、价格不实等贪污风险,这是为什么国内外超市企业在生鲜方面停滞不前、做不好的原因之一。
注意到生鲜的特殊性,永辉采取门店分权,营采合一,最大程度将营运与采购利益联系到一起,调动了采购人员的积极性,有效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
凡此种种都表明,庞大而富有经验的买手和卖手,是永辉超市的一大利剑,也是永辉超市的生鲜模式得以维系和复制的基石。可一下子要开上百家新店,按照目前永辉超市的人员配备,至少需要500名成熟的买手才能维系。
“这从哪儿找,我们也比较犯愁。”永辉超市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表示。
另外,永辉超市大量买手的存在,自然意味着其人力成本的增加。据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永辉超市2009年综合人力成本占总收入的4.87%,2010年上半年比例已升至5.67%,增幅为16.4%。无论是占比还是增幅也远远高出同类上市公司。
更不用说目前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力成本普遍提升的问题。上述永辉工作人员说,即便能够找到这么多合适的买手,其人力成本的压力又是一个待解的难题。
据国泰君安的研究分析,毛利率在2009年水平时,当收入增长20%才能抵消5%左右的人力成本的影响;如果是2010年上半年的水平,则需要18%的收入增长才能抵消。永辉超市已初步感受到人力成本上升对公司的影响。
后台难撑
要想在全国大范围铺开,高效灵活的物流配送和信息系统是必不可少的。而截至目前,永辉超市的物流配送中心只有一个,再加上3个中转站。像在重庆已有50多家门店,但物流配送还仅靠北碚三溪口一个临时性的物流基地运转。而北京更是由面积稍大的石景山店临时担负着。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机构分析师汪睿说,永辉超市目前仅在福州拥有一处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建设也较国外同行落后。尤其是生鲜产品,对于物流配送的要求会更高。所以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信息系统的改造也显得尤为迫切。
据了解,永辉超市2010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18.6%,低于行业平均19.6%的水平。尽管永辉超市方面认为,这主要是由公司销售产品结构和经营方式与行业其他企业有所差异所造成的。公司生鲜类产品收入占比较高,虽然公司生鲜毛利率水平较高,但与一般超市百货、食品、服装类15%至20%及联营20%左右的毛利率仍有差距,拖累了整体毛利率水平。
但业内人士认为,这与永辉超市相对滞后的物流配送有很大的关系。重庆永辉超市一家门店店长曾给中国商报记者算过一笔账:“物流中心建成后,物流成本可降低10%至20%,同时也增加了超市向供应商谈判从而争取更多让利的筹码。”
值得欣喜的是,永辉超市将物流及信息系统作为募投四大项目之一,未来公司计划在各地建设多个配送中心并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以支撑公司经营网点的稳健、快速增长。
只是物流配送的上马速度能否赶上永辉超市火箭般的开店速度,还真值得关注。尤其在北京、安徽这样竞争已白热化的市场。物流配送可能会直接关系到新开门店和市场的营运业绩及生死。
政策难寻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也不能忽视。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其实永辉超市在福州发迹是有其特殊背景的。一方面,福州靠海,有大量丰富的生鲜资源;其次,福州的“农改超”政策贯彻得相对彻底,通过各种手段和政策引导消费者向超市转移;而当初福州市场竞争对手有限,也为永辉超市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据介绍,在2003年全国最早盛行“农改超”的几大城市中,福州有关部门无论是在改革的力度、还是改造的手段以及相关的补贴等配套措施都是最为彻底的。“福州摸索出补贴、转移、转化、转行等几条出路;对因撤销农贸市场而蒙受损失的商贩进行每平方米150元的补贴。所以直到现在,福州市内的农贸市场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都是最少的,尤其在城区内。”
事实上,这从永辉超市的网络布局上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截至去年上半年,在永辉超市136家门店中,在农贸市场原址上建生鲜超市的,福建地区就有28家门店,重庆地区有2家门店,北京地区有3家门店。
而真正在原有农贸市场附近新建替代性生鲜超市的,在福建地区有15家、重庆地区有4家、北京地区有2家、安徽地区有2家;而其他均为新建。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永辉超市应该说是福州独特的“农改超”的产物,如若复制到全国,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取决于所到城市“农改超”的政策和程度。
不可否认,永辉超市在重庆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2004年那时的重庆实质上与福州的客观环境差不多。首先零售业竞争都不太充分,外资还没去,本地龙头也不太强势。另外,重庆市政府对于“农改超”的决心也很大,但在当地当时一个很好的“农改超”样本——重庆龙寰超市倒闭了,也急需一个样本企业的出现。但现如今,无论是永辉打算重点布局的北京还是安徽,外资和本地龙头都很强势了,进去后如何发展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机构分析师汪睿也认为,我国超市行业区域化发展情况比较突出,区域龙头往往已经占据了最有力的商圈和物业,公司作为外延扩张企业,在进入新区域时,往往较难获得优质的物业,在竞争中会处于劣势。
更何况,所得税率并轨后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将逐步取消。公司现阶段在重庆享受税收优惠,现阶段平均所得税率为18%,未来几年内税率将逐步提高到25%,税率的提高对公司净利润率会有所影响。
(中国商报 王立勇)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