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零一创投余璐:早期资本眼中的预制菜投资机会

来源: 思尔福 2022-10-19 15:46

“2022中国长三角预制菜产业大会暨展会”于8月24日-25日在苏州举行。

本次大会暨展会由中国商业联合会指导,建发会展集团、思尔福主办,苏州市商业联合会、无锡商业联合会联合主办,全国数十家餐饮类、零售类协会联合参与。

作为江浙沪地区首个预制菜专业主题展,本次大会暨展会邀请龙头企业和行业大咖共聚苏州,分享各自成长经验,探讨预制菜行业发展未来,指引长三角区域的预制菜产业链企业抓住行业风口,掘金万亿蓝海市场,助推长三角区域预制菜行业更快更好发展。

在大会暨展会论坛上,零一创投管理合伙人余璐开展了“早期资本眼中的预制菜投资机会”的主题演讲。

余璐表示:行业关注度高,一定是好事,从传播学角度上说,不管坏新闻好新闻,没有新闻才是不好的。在整个行业受到关注的情况下,人才、资金、政府政策导向都会涌到这个行业,最终推动中餐标准化、中餐工业化进程。

以下是余璐的精彩演讲汇编:

非常高兴接受主办方的邀请分享预制菜行业这几年的发展。首先我们机构,包括我本人接触预制菜挺长时间了。最早是在2019年8月,我们投资了第一家预制菜相关企业——找食材。这三年感受颇多,行业发展进程推进得非常快,最近也有一些负面的新闻出来,所以想跟大家分享几个感触的点,也包括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建立起一些信念的事。

第一,预制菜是实现中餐工业化的最佳路径。中餐工业化已经有二三十年的时间,通过预制菜又推动了一把,我觉得这是预制菜行业未来会得到很好发展的底层原因。

第二,预制菜是一个大众消费品。大众消费品核心的点就是要让老百姓吃得起,以预制菜的价格和需求程度,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大众消费品。

第三,预制菜会是大众消费品。为什么说会是?因为现阶段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得很好,还没有成为家喻户晓的产品,所以是在往大众消费品的路上不断推进的过程。

第四,预制菜行业知易行难。越来越多人进入这个行业,因为预制菜这个事情听起来就知道是对的。但是要做好、做到位、产品做得够便宜,让大家都可以接受是很难的。所以尽管行业里有各种各样的玩家,但是做得好的公司又不是很多。

最后,融资不易,且烧且珍惜。特别是今年的行情,每一分钱都要珍惜地花。

1

预制菜行业现状观察

我们汇总了各个券商、行研、调研机构的报告,通过各种方式的计算,预制菜市场一定是万亿可期的。在3年前,预制菜市场规模还不是很明朗,那时候我们通过测算餐饮行业大概4万亿规模,其中30%是原材料,原材料里面预制菜大概是多少的渗透率,大概估算了一个体量。在2年前的时候,我们又测算了一个C端的市场规模,绞尽脑汁算到了一个和复合调味料差不多的体量。但是近几年的发展和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度,让全社会、全行业都认为它是万亿的市场,我相信这是可以做到的,只是多长时间可以做到,我们可以期待一下。

预制菜玩家数量非常多,据公开数据,目前已经有将近7万家的预制菜企业,主要分布的地区集中在跟销地或是产地相关的地方。目前国家层面政策和资金都在推动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很多地方政府成立了预制菜的产业基金,母基金,包括建立科技产业园,推进食品工业化和食品科技的发展。可以看到从2016年开始,国家对预制菜就有很多支持,但是这个底层逻辑,核心想推动的都是中餐工业化和食品工业化的进程,这是全社会都在努力做的事。

再来看上市公司,三年多前Wind还没有收录这个预制菜板块。后面预制菜板块刚开始只有十几家预制菜公司,最近我看了一下有28家公司,他们的市值加起来有6500亿,还有很多还没有被wind收录在预制菜板块里的公司,包括豫园股份、农夫山泉、海底捞等等,预制菜的玩家是非常多的。

一级市场过去两年投融资活跃。去年大概有23家公司,两年加起来大概有50多家公司拿到了不同程度的融资,其中融资到10亿人民币以上的有4家公司,3亿以上人民币的有3家公司,还有很多团队拿到了亿级以上资金,整个行业大概有50亿的钱从一级市场层面流到了一些创新的创业团队里,核心想说的是这个市场很大,玩家很多。

玩家也分很多种,三年前我们看预制菜的时候,我们预判只有三类玩家。第一类是原本的预制菜工厂,我们称之为厂牌类玩家;第二类是餐饮类企业;第三类是成立之初就只做预制菜的公司,包括味知香和珍味小梅园。这两天我们做行业梳理的时候,发现玩家又变多了,出现两个非常有实力的玩家,一个是上游供应链企业,原本主要做屠宰类、冻品类或饲料类的企业,另一个是有人群画像,有数据画像的渠道公司、零售企业,像叮咚、盒马这些企业很早就布局并且在这一两年发力做预制菜。

从行业内到行业外,赛道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从百度指数可以感知到大众对预制菜关注度的变化。可以说疫情让大家知道了预制菜,在2021年6月份的时候,应该味知香上市,行业迎来了小高潮,到了去年双十一,一个大主播单场就卖六七百万销售额的预制菜,不过这些还是属于圈内的热度。真正让人民群众都了解预制菜,感受到预制菜的好,是今年过年。现在预制菜的热度不止在圈内,从年夜饭开始,就已经是出圈的状态。同时从百度指数上也可以看出,华东和华南是对预制菜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最高的两个地区。

总结一下预制菜市场的现状,市场真心大,玩家也是非常多,大家都挺有钱的,做的产品也非常卷,社会面高度关注,但凡做错一点事就会骂上热搜。我们觉得行业关注度高,一定是好事,从传播学角度上说,不管坏新闻好新闻,没有新闻才是不好的。在整个行业受到关注的情况下,人才、资金、政府政策导向都会涌到这个行业,最终推动中餐标准化、中餐工业化的进程。

所以我们作为早期机构,一直在找这里面核心的驱动力和增量是什么。

回顾预制菜发展的趋势,最早追溯到肯德基在国内开的第一家店,就把餐饮工业化的理念带到了中国;当蒸功夫开到100家店的时候,就要求它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2020年前后是ToB端预制菜的发展元年,首先是餐饮连锁化发展,再来是外卖推动连锁化速度更快、前端标准化更高,最后是疫情让ToB端的需求略有下降。疫情周期的延长,让C端在家做饭的需求不断提升,所以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和增量是大众对于做饭这件事需要被简单化标准化的需求, ToB端和ToC端的需求推动了中餐工业化。

2

预制菜的问题和机会

预制菜概念火了之后,太多的产品都被包装成预制菜,在我们自己做研究的时候,会把预制菜分为广义预制菜和狭义预制菜,广义预制菜涵盖了大部分的品类。而这次疫情推动是推动中式菜肴的预制菜,包含了生制预制菜和熟制预制菜,这是狭义预制菜,也是这一波行情最有增量的。我们觉得大家在找增量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的时候,不要太过拘泥于它是什么产品形态,核心是想一想在什么场景下,用户的需求可以被推动,我们认为核心还是中式菜肴。

来说一下预制菜产业链的问题和机会。整个供应链从原材料,生产制造、物流运输、零售终端,到消费端,这是我们机构研究所有供应链项目的核心方法论。供应链不是简单做物流运输,它包含了每一个环节,包括供应链管理等等。放到预制菜领域来看,核心问题是从C端消费者需求来看,目前用户有认知吗?有认知。但是变成一个日常的消费习惯了吗?还没有。一线城市可能比二三线城市好一点,但总体状态还是偏尝鲜心态,复购是非常大的问题。原材料端,因为玩家不断地进入和疫情的问题,导致原材料的供需端非常不稳定,进而导致价格不稳定,品质不稳定,所以这个环节还是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

而机会层面上,我们机构在做整个供应链分析的时候,会分成ToB还是ToC的机会。在预制菜领域,中间运输的环节核心涉及到冷链,这个在早期环节比较难投到比较好的公司,更多的是靠全社会的力量推动基础建设,所以C端的机会包括零售终端和消费者,B端的机会包括原材料和生产制造。

说到消费者,我刚才一直强调的是预制菜是大众消费品。大众消费品的定义是什么?首先它是文明社会生活必需品。文明社会是什么?做饭时间越少就是文明社会,从国外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做饭花时间越少,文明程度可能是越高的。第二点,它是日常生活消费品。怎么让预制菜成为普通老百姓都消费得起的产品,这是中国预制菜行业和所有玩家在努力做的事情,需要把成本降到更低,才能成为所谓大众消费品。在这个过程中,市场是巨大的,会出现新品类、新品牌。在上一波的大众消费品中,火锅丸子、速冻水饺都是新品类,我们相信预制菜领域也会出现新品类,比如是鱼肉类、小龙虾类,一旦有了新品类就一定会出现新品牌的机会,再通过全行业不断地教育市场,不断渗透过程中,会成为消费的新习惯。

关于零售渠道的核心是对用户来说,“更近”的距离一定是更好的,不管是空间维度还是时间维度上的更近。比如目前很多新增量的市场是以社区店或近场电商的形式,都可以让用户更好地接触到商品,预制菜要成为大众消费品,就要做到全渠道覆盖和让客户触手可及的状态。我们可以看到在一线城市,社区店和近场电商是近两年资本大力投入的地方。在下沉市场,我们相信加盟连锁的业态也会给用户带来更多的便利。

关于ToB端的机会,这也是我们近来在研究,也将会持续布局的。

首先在生产制造环节。中国食品工业化进程不是很长,所以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比如设备都是单体设备,串联自动化不高,工艺标准和设备参数数据不稳定。但因为前端需求不断地爆发,会让这个环节上从加工、冷冻到包装的机械类产品、包材类产品得到升级,甚至一些技术类的公司会因此壮大起来,这是从过往的乳业、啤酒等大宗消费品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到的,所以这个环节是未来比较有机会的地方。而生产工艺上的提升又会反哺消费端上的产品做得更好,这是正向循环的事情。

在原材料环节,包括食材、调味品和包材。我们相信原材料环节会出现一个新的品类,我们团队判断是在鱼类蛋白质的领域会出现新的大公司。因为上一次是在与猪肉、鸡肉相关的品类成就了不少上市企业。这次的预制菜浪潮,我们觉得鱼肉、虾肉这类的升级蛋白会突围,首先他们满足工业化生产标准,其次疫情下也有了很多国产替代进口的机会,疫情很好地推动这部分的需求。调味品整体来说在预制菜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目前复调的市场还比较小,大多调味品还是基础调味料,但是未来复合调味料在预制菜领域可以得到更好的运用。包材的发展程度,中国是落后国外许多的。

但还是那个逻辑,当需求爆发的时候,一定会出现一些公司满足这个需求,在预制菜领域,国内一定做得比国外好很多,所以会因为更多定制的需求,促进包材类公司在保鲜、保质期等方面做得更好。 

3

短期内资本市场资金流向

我们分成几个模块来看,首先,二级市场的钱去哪里?刚刚说了那么多上市公司,只要涉及预制菜,在过去一两年都有涨停板,还有不少公司增资扩股,所以他们一定扩建产能满足这部分的需求,所以二级市场的钱会慢慢向B端。同样,一级市场对消费领域的投资热度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是逐渐下降的。投资机构的目光顺着消费端转向上游供应链,所以一级市场的钱也会从C端慢慢地流向B端。还有一类是民间资本,比如加盟一个店。据我跟很多加盟业态的小伙伴聊,今年的投资趋于保守,这部分的钱短期内可能还是平稳谨慎的走向。大体上来说,原本在ToC端的投入会往ToB端倾斜。

在冷链运输层面,国家和一些大厂,比如京东等,都在非常积极地筹建和布局终端末端配送的优化体系,所以这个环节的资金投入还是处于持续进行的过程。

说一下我们机构在预制菜领域的投资逻辑。机构在2015年成立的时候就是一个专注于在TO B端寻找餐饮供应链投资机会的基金,从生鲜、冻品、大宗原材料,甚至包装耗材都看了。直到2019年我们投资了预制菜供应链B2B的撮合平台,之后通过B端的摸索,发现上游的供应链非常完备,我们相信未来一定会慢慢孕育出一些C端的品牌。所以疫情之后我们投资了珍味小梅园。在经历行业爆发的三年里,我们也看到了上游供应链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支持这个行业继续往前发展,我们接下来会更多在供应链环节做更多的布局。

我们机构是早期的双币基金,投资的阶段基本在A轮之前,核心秉承的理念是,我们一直看好中国的供应链,它是全世界范围内最有优势的环节,中国供应链会不断地自我提升和进化,并且这些供应链有很多产能可以向海外溢出,所以我们愿意投以科技驱动的供应链的项目和跨境出海的项目。

以上是零一创投管理合伙人余璐带来的精彩演讲,在此,诚挚地感谢中国商业联合会的指导,以及各主办、协办单位、协会、合作媒体对本次大会暨展会的大力支持与肯定,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以匠心精神为您呈现更具价值、优质的内容,期待和您更好的相遇。

本文为联商网经思尔福授权转载,版权归思尔福所有,不代表联商网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