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休闲零食店的运营模型(三):运营和商品的价值

来源: 联商专栏 2023-02-15 11:34

出品/联商VIP专享频道

撰文/赵辉

接上篇:休闲零食店的运营模型(二):采购与配送

(三)关于运营 

运营是对企业经营过程的计划、组织、推进实施和控制,它是协调采购、门店等各环节经营活动的总称。它包括商品运营、推广运营、用户运营和品牌运营等细分大类,起到衔接采购、门店和顾客的重要作用。随着零售业的发展,运营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经营活动的核心环节。

以运营为核心的体系

1、运营的价值

在物资短缺的卖方市场时代,零售经营中采购和门店管理是核心。即采购组织好商品、保证不断货,门店做好现场管理,自然少不了顾客上门。但是发展到买方市场时代,尤其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单纯的做好商品和门店是不够的,酒香亦怕巷子深。

营销推广是运营体系的一部分,它主要是对外的。在传统企业中,一般商品的规划、定价和营销选品等职责由采购部门负责;而门店现场的布局、商品陈列等主要由门店管理部门负责。这样的组织形式很容易造成商品和门店间的脱节。有个很形象的例子:公司面临销售下滑,采购部门说商品没有问题,是门店没有卖好;而门店端又说门店没有问题,是商品的问题。最后莫衷一是,问题很难有效解决。

另外,根据欧美及日本的零售企业经验,零售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买来商品售卖了。如何提升供应链效率,如何做好商品规划、商品管理,如何做好门店的动线规划、商品陈列,以及商品的营销推广等等,已经成为精细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关系到零售经营的成败。

欧美及日本的零售企业之所以经营效率高,就是因为深入实践这些零售理论,并不断地进行研究、进化。而目前中国的零售企业仍然在学习阶段,如何在每个环节做到更为专业?如何形成适合中国本土的零售理论体系,提升中国零售企业的经营效率?这些都需要如采购、培训、门店管理各环节专注所负责的模块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专业的部门做专业的事情,这是零售专业化的关键。

再者,无论采购还是门店管理,都是做具体事情的执行部门。零售经营作为一个整体系统,需要有一个部门做整体的规划和推进。这样不仅可以做到各司其职,在各自领域做得更为专业、深入,并可以保持体系整体性。

现在零食零售行业已经陷入低价竞争陷阱,其主要原因就是大家的运营能力都比较弱,未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所以只能利用价格武器试图击垮对手。

2、商品

商品是实现顾客价值的主要载体。运营是零售体系的核心,商品就是运营的核心。以下我们从商品规划、选品、定价、门店展示和商品管理四个方面说说商品问题。

(1)品类结构规划

如何既让消费者感觉商品丰富,又不至于商品数失控?市场上休闲食品不下上万种,如何组织商品?以下给大家介绍一些经验和方法。

首先,大家是否考虑过为什么大多数零食店都是一千多个零食呢?其实这主要也是零食店不断进化的结果。

一代零食店只有几百个商品,面积小、顾客可选择性少。到了二代零食店开始扩充商品,早期曾出现过超过两千多个商品的零食店,如现在的老婆大人仍有门店商品数超过这个数值。后来经过实践发现一千多是最佳商品数,如果少了顾客对商品丰富度的感觉就会下降,如果多了会增加供应链和门店成本。

三代零食店学习二店零食店的商品模型,沿用了这个商品数。目前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有鸣等企业门店商品数都在1000到1200之间(仓库商品可能会多30%左右),其它跟随企业也基本是这个数量。

关于商品数问题,有几个案例可以证明。某零食店品牌2022年9月份马群新街店、句容和滁州店为了增加店内空间(门口、通道),将这几个门店撤去一些货架,减少商品数。经过近两个月与其他门店进行销售、客单对比,发现结论:减少商品数无疑会导致客单价下降,造成销售下降。

注:以万达茂销售和客单价为1,对比其他门店的销售和客单价都处于下降趋势。

大类方面,零食店一般分为散称商品和常规商品,两者商品数各占50%左右。下一级分类中,各分类商品数参考如下: 

注:因季节及区域消费习惯问题,不同季节或区域以上分类结构会有所不同。

在商品品类结构中,散称、常规商品是一级分类,再进行二级分类的划分。为做到更精细化的商品管控,基于商品属性和顾客消费习惯,还应该对商品进行第三级的分类规划。比如饮料类里面还包括水、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等,熟食类包括猪肉、牛肉、禽类、鱼类及豆制品、面制品等。

这样划分的目的:一方面,便于精细化的商品管控,更好的基于顾客需求不断优化商品结构;另一方面,也便于门店进行商品陈列(以下在陈列章节中重点介绍。关于三级分类划分可参考文末附件一)。

关于品类结构的规划,是学习了欧美的品类管理思想。它是欧美商超在几十年的零售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商品管理理论,其核心出发点是顾客的消费场景。比如同样的洗发水会开发大瓶家庭装、小瓶的旅行装等几种规格;还会针对男女、老幼等不同特征的消费者开发对应的产品。欧美商超应用这套理论成功管理了大卖场几万种的商品,中国零售行业也在越来越深入地学习、应用。

做商品规划需要关注:第一、大部分商品按消费场景规划为主,按品牌规划为辅(针对大品牌商品,如乐事薯片、可口可乐等);第二、在大分类基础上,销售好的小分类要做深,一般的分类要做宽。

第三、规划好最小分类,保证最小分类中不缺商品,并根据销售情况进行调整,注意转身层商品不可缺、替换层商品不可多。

(2)关于选品

商品的选品和分类结构规划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商品选品逻辑的基础就是品类规划。比如以上所说的转身层与替换层的问题、分类的做深与做宽等问题,就是选品时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之一。

转身层商品主要是一些顾客目的性购买的商品,如薯片、可乐、矿泉水等,如果没有这些商品,顾客就会转身离开。替换层就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商品,比如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绿箭和益达等,如果没有这一种,顾客还可以选择另一种进行替代。

转身层和替换层不仅是描述商品,还可以描述商品的口味。比如很多商品的辣味是被普遍消费的,如果没有辣味,顾客很可能就转身离开。所以,在选品时还需要对转身层的味道有一定的掌握。

品类的做宽和做深都是品类结构优化的方法。比如锅巴这个品类销售比较好,就需要做深这个品类,开发更多的锅巴商品,比如辣味、蟹黄味、海鲜味等等。如果一个品类销售不好,就需要通过做宽的方法,寻找新的商品销售机会。比如饼干类销售逐年下降,那么就需要寻找更多的细分品类商品、新品,创造新的销售机会。

我们有时候也会陷入这种问题:初次看到和品尝的商品非常好,于是引进很多放在店里卖,结果发现越卖越差。零食选品需要注意商品的口味耐性,即商品是否可以经得起再次品尝仍然觉得好。比如我们同事第一次去赵一鸣的时候就被他们的商品所深深震撼,但买回来之后没吃多少,而且第二次再去也没有什么感觉了。

所以作为选品,应该搭建一个商品的品质模型。需要包括口感、口味、价格、包装形式和包装颜色等要素。比如说什么样的锅巴品质好?有口感酥脆,口味辣度盐度甜度等,还有包装形式、包装颜色和价位。

最理想的情况是针对每个商品的每个要素做个可量化模型,根据这个模型进行选品即可。不过以上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积累,一般企业可能很难做到。还有就是通过试吃和试销方法提高选品的准确性。

试吃主要是邀请运营、店长、粉丝顾客等组成试吃项目组,对新品围绕包装、口味、口感进行打分,根据得分情况决定是否引进售卖。

试销主要是选择部分门店测试销售,检验市场对新品的实际接受情况及销售耐久性。

在选品中,包规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传统零售行业的选品逻辑倾向于大包规,其出发点是提升客单价。现在想来,这还是商家思维,而不是客户思维。选择小包规,一方面,从客户角度出发,更适合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从品牌定位出发,更能体现低价形象。

另外,我们在选品的时候,很容易因为别人的推荐或者一时的新奇感觉得商品好,而忽略了商品本身的品质和市场适应性。

《零售圣经》:面对好奇心强盛的顾客,我们必须不断地提供新商品。但是这类消费者通常喜新厌旧的速度非常快,所以一味地引进新商品,终非长久之计。而且这种只为追求眼前利润的经营方式,只怕会越卖顾客越少。

很多人会建议新奇的商品,可能出发点只是觉得流行或者别人推荐好,而且比较少考虑价格因素,所以真正到商品引进的时候,才发现销售情况并不乐观。作为零食选品,在照顾顾客对零食多样化要求的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陷入猎奇陷阱。

最后,说说关于基本款商品问题。基本款商品以品牌商品、传统畅销商品为主,传统的大卖场、便利店基本上是以基本款商品为主。在第二代零食店时,基本款商品依旧占很大比重。但是,当时已经察觉到消费者对休闲商品的迭代速度更加敏感,所以零食店非常注重新品的迭代速度,引进差异化商品。

到第三代零食店,基本款商品更少、差异化商品更多。经过实践发现,一二线品牌比如甜趣等,在我们店里卖的并不好。反而一些不多见的小众品牌、国产品牌销售会比较好。另外,我们现在所谓的基本款商品是在物资匮乏时代,由进口品牌带来的,而不是真正的被中国消费者所验证的。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口味特点和消费习惯,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去验证适合我们自己消费的基本款商品呢?

比如之前大家都只知道乐事薯片,但是现在中国的山药薄片、荞麦片等也非常受市场欢迎;之前大家喝气泡饮料只有可口可乐的可乐、雪碧、芬达,现在中国的健力宝、元气森林也非常不错。

所以,零食选品不要太去关注所谓的基本款商品,而是大胆尝试一些新奇特商品,积极开发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和消费习惯的商品。

(3)关于价格

《经商之道》:在消费者购买欲旺盛,商品却常常不足的时代,也就是在卖方市场的时代,对消费者而言,价格低廉比什么都重要......这种情况下,劣质品大量上市。我们称这种经营方法为价格导向。

我想,这两年零食行业在下沉市场的崛起,也是这个情况吧。虽然现在的市场已经是一个饱和市场,但是对于下沉市场而言,由于零售业发展的不均衡性,对于零食店这种商品丰富、价格低廉的零售业态而言,造成一个相对的市场紧缺态势。

在这种情况下,低价和商品丰富成为绝对的市场杀手。而且,为了追求低价,商品的品质也会被忽视。但是,随着行业飞速发展,很多市场已经迅速达到饱和,低价和商品丰富已经不能再成为竞争优势。而进一步降低价格,或者进一步牺牲品质降低成本,不仅会导致价格的恶性竞争,也不利于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企业需要考虑建立核心竞争能力,不能单纯地依靠价格去竞争。

当然,这并不是说低价策略是错误的。对于零食行业,之前三十几个点的毛利率时代是回不去了。结合到当前中国的社会环境,我认为还是应该维持低价策略。

首都经贸大学陈立平教授表示:“疫情管控放开...... 疫情导致消费者收入下降,消费信心不足,行业将迎来低价格零售时代,新的价格破坏者不断涌现出来。”

对于零食店的毛利空间,根据零食店的经营需要和顾客可接受水平,我认为25%的毛利率空间是最佳的。

按房租、人工、水电及固定资产投入摊销一个月6万的成本计算:按25%毛利率,日均销售8000元可以实现盈亏平衡。日均销售10000元的门店,月均可盈利1.5万,还是一个可实现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型。但是如果按20%的毛利率,日均销售10000才能实现盈亏平衡,对于大多数门店可能压力就比较大了。

尤其现在有些零食企业已经将毛利率降低到18个点,对于一个冲动性消费品业态来说,这种商业模型的抗风险能力不会很强。一旦面临竞争或者商圈的变动,在客流无法保持之前的数量的情况下,门店经营会立刻变得艰难起来。

现在有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就是在不失去价格优势的情况下,提升前台毛利率。调整产品策略和定价策略、并强化运营的同时,进行一定的舆论引导也是必然的:宣传品质而不是价格,毕竟这么低价格成本制造这些饼干和辣条,其质量是难以保证的。

在具体定价方面,每个商品应该根据敏感品、正常品、毛利品分别进行定价,并考虑商品差异性、竞争和厂家进价等因素。可以在毛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提升价格竞争力。

比如敏感品、同质化商品可以进行降低毛利率定价,体现价格竞争力,目前看低于超市10个点以上比较合适。毛利品、差异化商品和厂家进价低的商品,可以提高毛利率进行定价,以保证正常毛利率水平,但不宜超过30%。

(4)商品布局与陈列规划

在传统超市,一般会将引流品放在卖场的里面,目的是吸引顾客往里面走。但是,初次去零食很忙时,发现基本上所有的带有引流属性的商品都在靠近门口的位置,不仅包括饮料,还有膨化、价格带商品等。而价格比较高的核果、熟食等商品,都是在卖场的里面。

这又一次挑战了我的认知。但是经过反复的思考和交流,不禁赞叹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这样做的高明之处。

从零售市场而言,现在如便利店、超市、生鲜店等各种零售形态的门店比比皆是,还有无孔不入、价格超级便宜的线上平台。这也导致了顾客对进入门店的挑剔性:此前到超市还有娱乐的价值,但是现在去超市纯粹就是为了买东西。

所以,我们必须给顾客一个进入卖场的理由。其中将最令顾客喜欢的、更具价格优势的商品放在靠近门口的位置,让顾客从门口或者橱窗就能看到商品,成为一个吸引顾客进店的非常好的方法。

三代零食店在品类布局方面有以下特征,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吸引顾客进店:第一、敏感商品放在最靠近门口的地方,而且进行大排面陈列,比如饮料。而高单价的熟食、核果等放在最里面位置;第二、更敏感的商品放在货架的最好位置上,比如农夫山泉矿泉水、可口可乐等;第三、价格带商品靠近门口设置,其中价格最低的8.8元系列一般靠近橱窗设置,且货架横向摆放,主要还是为了顾客更好地看到。

以上这样设置还有两个作用:第一、敏感性商品放在货架最佳位置上,吸引顾客关注货架商品,增加顾客在门店行走的区域及停留的时间;第二、顾客初进入门店,看到价格形象商品,可以建立顾客对于价格便宜的印象。

以上涉及到了关于卖场动线规划和棚格图设计的一个问题,下面我们进行深入论述。

所谓动线规划就是规划好顾客在卖场的行动路线,其目的是让顾客方便,且能够尽可能走遍卖场各个角落,看到更多货架。我们曾有过去超市进去后出不来,或者很快就出来但是没有找到想要商品的经历,这是动线规划的问题。超市中的主动线(主通道)规划就是动线规划中非常优秀的案例。

在零食店中,零食很忙也为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学习典型:根据观察发现,零食很忙的货架布局,基本上都是从入口开始,在希望顾客走动的地方,将货架横向设计,而很少采用纵向设计。比如入口处饮料货架或横向、或纵向设计,都是想将顾客导向他们想要顾客去的地方。再比如店内后部,货架会横向进行摆放,也是让顾客在拐弯后可以看到整排的商品,而不是端架。

即引导顾客向某个方向走动,或让顾客在走动时更多地看到货架的正面,而不是侧面。

《经商之道》:放在陈列架边沿的商品,必须是从消费者立场看来是有魅力的商品。

这里面说的是一个磁石点的问题,这是一个来自于日本的零售经验:将顾客敏感性品类在门店关键位置(磁石点)陈列,吸引顾客尽量逛遍整个卖场。我们曾经到日本考察学习,发现超市几乎都是将生鲜区放在卖场的里面或者二楼的位置,中国的超市也是学习了这个方法。(不过目前中国的某些超市已经在调整,将蔬菜等引流商品放在临近入口的位置,如安徽乐城等)

磁石效应:通过磁石点设置有吸引力的商品,引导消费者走遍卖场更多的区域。一方面是关于磁石点的设置,一般会选择拐角处,或者其它顾客比较容易看到的货架位置;另一方面,即使现在我们将大部分的引流品放在门口,但是其它分类依然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商品,比如饼干点心里面的锅巴、熟食里面的肠类商品、速食里面的方便面等,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只要选择品类中销售量比较好的商品即可。   

另外,也可以采取将敏感品在磁石点进行重复陈列或者大面积陈列的方法,不过需要注意不能破坏陈列的协调统一性。一般看来,散称商品不适用此种方法,但是散称上面的层板货架可以使用此种方法。

关于动线规划还应该考虑的要素:

第一、顾客行动的方便性。即最好是我们期望顾客行动的方向与收银台的方向在相反的位置。比如我们希望顾客进门后向右边走,那么收银台最好设置在左边。其主要目的是避免收银台顾客排队,从而影响顾客的进入。

第二、顾客行动习惯。根据行动习惯,一般男性进门后会往左边走,女性会往右边走。考虑到零食店的主要客群是女性,所以主动线入口应该靠近卖场左侧进行规划,收银台放在卖场右侧。

关于棚格图的设置,是一个更为谨细繁琐的工作,也是可以提升货架销售产出的工作。它需要考虑到商品的包装(样式、大小、色彩等)、销售量、毛利贡献、新品,需要考虑顾客购物习惯,还需要考虑季节性因素及品类集中原则等。

就目前情况来看,各个零食企业在这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即使零食很忙店里还是存在很多品类交叉陈列的问题。(关于棚格图的设计思路,下面具体在棚格图环节中进行展开,具体棚格图样板参考附件三。)

以上我们曾多次提到按品类集中陈列的问题,在此说明关于按品类集中陈列的意义:第一、方便顾客找到商品,比如顾客买可乐肯定到水饮的地方,如果将可乐放在饼干的位置,就会给顾客带来极大困扰;第二、增加顾客对商品丰富的感觉,拓宽消费者选择副食商品的幅度,比如锅巴有麻辣、海鲜、蛋黄等几个口味,及大米、玉米、小米等不同配料的,如果这些商品放在一起,会让顾客感觉:哇,这么多锅巴,增加购买的欲望,而如果分散在各个地方,那就会让人无所适从了。

另外,在设计棚格图时尽量不要出现跨层板陈列的问题,无论对于一个单品或者一个分类,都是这样的。一方面,是考虑美观的问题,有利于让陈列做到层次分明;另一方面,考虑到顾客的方便性,比如,如果将饮料分类横跨四五个层板,那么顾客找到想要的那个就要来回走动了,而上下纵向陈列可以方便顾客挑选。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比如有些门店一列货架可能只有两三组,而且货架比较短。这样如果在死磕不能跨层板,可能陈列出来的效果就会显得很零碎。就顾客挑选方便来看,当货架不超过两组时,可以不用考虑跨层板陈列的问题。

棚格图设计最初主要是用表格进行的,效率低、准确性也不高。现在有一些做棚格图的工具,可以根据商品的大小、重量,并参考商品的销售、毛利贡献等进行棚格图设计,并输出可视化的结果,供继续调整使用。还可以对门店的执行情况进行自动检查,发现异常点及时跟进解决。

3、营销推广

《零售圣经》中有一章关于如何在夏天卖好关东煮的描写,其中最让我震撼的是“一定要为消费者制造购买的机会”这句话。给顾客创造购买机会,不仅要从商品和运营服务着手。还需要注意营销推广,让顾客知道,并对顾客产生吸引力。

可能很多人觉得现在的零食店毛利率已经够便宜了,不需要多做额外的推广。另外,还有些人认为做营销推广会对顾客购物产生消极影响等等。但是我认为,在当前高度竞争的零售环境下,更需要大力进行推广宣传。

比如乔氏,它也是以低价和不做折扣活动标榜自居的,但是不意味着它们不做营销和推广。比如在联商网翻译的《美国乔氏超市》资料册中,曾多次提到乔氏鼓励员工推荐商品和发放宣传海报的事情。

去年夏季重点商品的销售策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本来夏季是一个销售淡季,但是由于我们采取了积极的营销策略,推动饮料类商品的打堆和推广,反而让夏季成为我们销售增长的机会:7、8月销售环比增长10%。

另外,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做银行活动的门店,客流有明显的提升。但是不做银行活动后,客流下降比较严重。可见消费欲望是有的,但是缺乏一个让顾客消费的理由。

再者,在中国的大卖场一片哀鸿的情况下,来自日本的永旺却热闹许多。到永旺的卖场可以发现有很多促销员在叫卖,还有很多促销品做试吃,现场热闹非凡。对比这种氛围很少的沃尔玛等超市,其间差距一目了然。

零食行业之前也存在这个问题,这也是为什么零食很忙能通过低价策略异军突起。让顾客知道低价、有动力去消费是非常必要的。现在的营销策略主要还是提升消费欲望,当然通过引流品的大量陈列可以营造低价形象,但这远远不够。还需要强化匹配更多的线上及线下的营销宣传手段,更多地触达顾客,并吸引顾客进行消费。

休闲零食更需要营销推广,这与它的冲动性消费属性是密切相关的。冲动性消费属性决定零食店不能像生鲜店一样,是顾客的主动选择;也决定了顾客对它的商品及价格并不会太关注。所以,如果没有足够的营销推广去触达和吸引顾客,零食店很容易就会变成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存在。

营销推广起作用的基础是门店运营标准。《零售圣经》:之前促销活动确实可以带来相当的利润。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店家必须在商品齐全、鲜度管理、亲切服务等基本原则都落实之后,办活动、做宣传才能收到实质的成效。

比如苏果超市,经常会拿出很高的成本做大型活动(比如五折),虽然爆发力很强,但是效果一般,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如何进行营销推广,我们还是看看《零售圣经》是怎么说的:我认为市场营销一点都不复杂,只是动脑筋想一想每一位消费者现在要什么,以及我们该如何满足他们。

由上可见,做营销的核心出发点还是顾客需求,其实这也是运营解决的核心问题。做运营推广需要注意:第一、做好门店商品和运营服务,这是基础;第二、做好触达,现在的触达手段有线上的微信(群、朋友圈)、抖音和达人探店等,线下有门店海报、广播和员工宣传,这两个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第三、经常变化,防止给顾客形成疲劳感;第四、保持一定的密度及持续性,不断给顾客制造新鲜感。

关于营销推广的具体组织及方法,笔者将在下面52周MD中具体说明。

此前曾与一位业内朋友沟通关于零食很忙的营销活动问题,他认为零食很忙可以减少因此而付出的运营成本,以及工作复杂性及带来的管理成本。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考虑到现在市场逐渐饱和,甚至面临激烈的竞争。其如能做好营销推广,在现有基础上让店铺更具活性,提升门店吸引力,则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甚至,还可以减少或避开低价竞争的陷阱。

不过,其难点在于营运、采购及门店的协调一致。解决策略:一把手重视,聚合各方;奖惩激励策略,大家共同负责一个目标;营运由主导者变为服务者,由拉着走变为推着走。另外,采购要让营运和门店清楚的知道商品的卖点和优势在哪里,营运要让门店清楚的知道营销策略的逻辑是什么,并保持一致的行动步伐。在此,52周MD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当然,营销推广不是万能的。当门店销售下滑的时候,我们通常会采取营销推广的手段,但经常收效甚微,这里给出一个很好的解释。《零售圣经》:因为当你一旦察觉顾客已经开始对你的店铺感觉到厌烦的时候,除了引进别的商品,或是改变经营模式之外,别无其他方法。

所以,在挽救销售差的店的时候,如果销售差的原因不是门店经营层面出现的大问题(缺货、服务),不是竞争带来的,那么依靠营销的方法是无法取得效果的。引进新商品可以给顾客新的感觉,但也是需要花大力气和时间的。所以只能改变经营模型,给顾客一个彻底、新的认知。

这期间更需要强大的营销推广,唤醒顾客早已麻木的感觉。让消费者重新认识门店,认识新商品的价值。

最后,补充一个薛记的案例:薛记是目前零食零售店中的一个佼佼者,其商品、门店装饰氛围非常不错。但笔者多次走过薛记的门店却发现,每次走过并没有新的感觉,其营销活动比较单调,去多了感觉也是一般。这不仅无法对外面的顾客产生进店的吸引力,更会减弱对进店顾客的冲击感。常此以往,顾客对薛记的感觉也会趋于平淡,从而不利于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薛记炒货 图源:官方微信公众号

4、做好运营需要熟悉门店

发挥运营岗位的价值,对运营岗位从业者的综合业务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他需要对商品、门店及营销推广都有一定了解,还要有比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门店是运营工作的基础,它不仅是直接联系顾客的,而且也是大部分运营活动落地的载体。所以,做好运营的首要工作就是要了解门店,并经常去门店。

做运营最忌讳的就是眼高手低,只顾在办公室做方案、做计划,通过数据、会议了解情况直接做出判断。

笔者曾接手过一个蔬菜日清的项目,据说在此之前已经有几位同事负责这个项目,但是都没有进展。我接手后发现,负责项目的同事很少去门店,而是通过总部看数据,遥控指导门店的操作。这就造成负责项目的同事不了解门店现场的操作情况、不了解门店现场遇到的问题,而门店端对这个项目也只是一知半解,执行起来就没有那么彻底。

接手这个项目后,我首先先去各个门店了解项目的落地情况、遇到的问题以及门店对这个项目的想法等。并根据这些情况对项目推进方案进行修改,主要是缩小试点范围,做到重点跟踪;将项目分为几个节点逐步推进,便于门店端的执行;通过远程监控每天查看门店的执行情况,及时做出指导。在项目执行阶段,也基本保持每个门店每周去一次的频率,与店长保持沟通。通过以上努力,大大推进了项目进度,顺利完成测试。

所以,做好运营首先必须要根植于门店,经常去门店,与现场的同事、顾客多沟通,去了解、熟悉门店。

(未完待续)

下期预告:《休闲零食店的运营模型(四):门店管理和全渠道运营》

延伸阅读:

第一期:中国休闲零食店的发展环境和迭代

第二期:休闲零食店的运营模型(一):选址的学问

第三期:休闲零食店的运营模型(二):采购与配送

联商专栏,不止有深度!优质专栏作者长期招募中,欢迎联系咨询:

版权声明:联商专栏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专栏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不得转载,违规转载必究。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联商网立场。

发表评论

登录 | 注册

你可能会喜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