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被热捧的今天,线上线下结合的电商故事却总是能够引起资本市场的无限兴趣和猜想。
-
我觉得应该征税,从技术上讲也不存在问题。应征税的理由有三:一是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在线下,你开一家再小的店,税也得一分不少的交,不管你赚钱还是亏损,那么对电商卖家同样应该如此,这是市场经济体系下应有的公平,从欧美国家来看,也是大势所趋;二是将电商卖家纳入征税体系,有助于加强监管,可减少假冒伪劣及价格欺诈等现象,否则中国电商始终是假货的代名词,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三是适当提高准入门槛,规范运作。有些行业应该具备一定的从业资质,要有门槛、有规则,但电商消除了门槛,打破了规则,让这些行业处于无序的发展状态,这并非好事。
-
这次事件也有几个不争的事实:
1、没人认为沃尔玛在中国不行了,但其僵化也是有目共睹的;
2、沃尔玛文化中一直强调沃尔玛大家庭,这次事件的文化伤害和心理伤害大于职业影响,深信企业文化,爱之越深,痛之越深;
3、此次事件解聘的基本都是本土高管,沃尔玛进入中国市场,培养的第一批本土高管荡然无存,这是沃尔玛本土化的成功还是失败呢
-
截止去年底,沃尔玛在华开店406家,员工总数应有数万。裁减区区100多人,占比微不足道,不应无限放大。且店有关有开,人有出有进,此自然之理也。当前零售市场形势严峻,减员增效实为企业“过冬”应有姿态,关店也是企业正常的调整行为。但“过冬”不是冬眠,企业在某些领域收缩,也会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因此,我更愿意把沃尔玛的裁员看成一种适应新常态的调整,而不是一个轰动性或标志性的事件。事实上,这也远远称不上“大裁员”。
-
对便利市场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对便利企业来说是利空消息。怎样决策取决于企业定位与顾客导向。
-
实体超市电商:我们都是实体+电商的模式,对于我们拥有实体零售的企业来说,不可能放弃实体,去做电商,那样就本末倒置了,我们所谓的O2O也好、电商也好,事实上都是为我们的顾客提供更多渠道的购物而已,所以商品既要有百姓日常所需的商品,也要有线上专供商品,线上的特色商品事实上是给我们日常生活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的商品,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品质和生活的情调而已。
-
好文,实体零售业不可能消亡,创新改革迎合才有出路。
-
今年的双11,天猫、京东等各大电商强势备战,最终天猫以 571亿成交额创下网上零售交易新高,冲击着实体零售商场。对此U箱认为不要以一个数字去判断电商就可以一统江湖,实际上是有90%小淘宝户是亏的,只有10%才赚钱,纯粹电商和实体绝对不是敌我关系,更多是考虑如何通过电商、网络品牌把便利性、支付便利发挥出来。实体零售商还是有非常强大的优势,我们需要借助互联网改造线下流程,积极靠拢线上,打通线上与线下。
-
笔者总结的很到位,目前电商看似是发展很好,但是像便利店这样的业态,电商是无法抗拒的,而且现在一些大的平台电商都在寻求一些便利店合作,试图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
-
网购不一定真便宜,我说你说没用。这个认知掌握在消费者心里,实体零售商怎样破解电商商品便宜这个命题,获得消费者认同,实体零售的好日子才能真正到来!
-
是真的,昨天欧尚中国66家门店同时启动双十一大促销,场面极其疯狂,几乎所有门店纺织品都被洗劫一空,截止昨天21:30欧尚营业额突破一个亿,双十一欧尚单日营业额突破1.15亿
-
产品质量问题一直存在,很多网购的用户嫌退货难,又因为价格低所以就不当回事了。
我买了一次就不敢再买了
-
国家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对电商免税,但也并未出台专门征对电商的税收政策,不然去年苏宁总裁张近东为何在“两会”上提电商征税提案?美国参议院通过《2013市场公平法案》之后,为何我国专家纷纷探讨中国电商是否应被征税的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虽然实行了《网络发票管理办法》,为电商征税提供了法律技术上的支持,财政部等13个部门也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将继续加强电商企业税收管理制度研究,但尚未建立电商税收法律制度,对征税的对象、税率等问题也没有明确。
事实上,我国对电商的征税制度尚未建立,大量的电商都未被纳入现行税制体系,相关机构并没有对与实体店税负能力相同的网店征税,税收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对部分既有实体店、又有网店的零售企业来说,有的地方是征收部分税款,但总体来看,事实上享受免税的电商相当多,即使少数被征税的电商,也享受着极大的优惠,比如已交营业税可退40%、增值税退7%、所得税退18%等等。
不少电商事实上享受着免税政策,有的卖家规模已经相当大,也实际享受免费优惠,对于困境中的实体店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在线下,你即使开一家十几平的小店,各种税收一样都不能少。
电商做到现在的规模,应该被征税,也可以被征税。
-
我也感觉嘿客很有潜力,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沉淀,来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便利性在最近一个阶段将会是零售的主题曲,爆发点。
-
说的好,高成本,销售下滑,电商挤压,不是彻骨生死之痛,难有精细化,科技化,人性化的零售业出现。最近谈转行的多,谈触网的多,谈大的人太多,谈细节、成本、精细管理精准营销的不多见。赞你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