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也开不下去,只是个概念餐厅,点餐和取餐都很好玩,但是这种形式也决定了只能是简单的快餐。快餐的利润能有多少,投入这么多的设备场地,估计也没有美国那种路边一个小餐车的利润和效率高。
-
万达百货的烂摊子终于推出去,王健林应该长出一口气;目前只是老店合作,新开万达都没有百货的,看来万达给苏宁的优惠应该很诱人,趁国美黄光裕还没出狱,苏宁加油展店。
-
第一‘跨境电商’这四个字是个广告词而已。第二,国内物价虚高。第三,国人的消费心理。第四,马云的广告策略。
-
杭城大都市尚且难以避免,这对于那些听凭传说、醉心于自我能力的小城市的投资商来说,不知是不是个警示。
-
其实最应该严打的是那些赚客,利用各种作弊软件、漏洞参与各种抽奖、秒杀活动获利再倒卖给黄牛,这才是真正构成犯罪。本来商家做活动是为了吸引真正购买的消费者,殊不知都是被这些赚客把奖品奖金全部包场。
-
真正的百货需要买手的方式,寻求和商圈合适的品牌。当前,既没有零售定价权、采购的成本又比较高。
-
根本原因是因为大量淘宝店既没有足够的资金做推广,又没有实际的销量做支撑,为了维护淘宝店的正常经营而采取刷单行为。
-
天虹和高总也是蛮拼的,不过这种尝试确实不错,融合店商和店商,打通线上线下,自己建立物流和配送,但模式有些重,如何增加客单价,订货量以及降低物流和人员成本是摆在天虹面前的现实问题。只有当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形成规模效应,摊薄成本,否则这种模式将不可持续。
-
天猫作为平台还是很有吸引力,快时尚品牌的入驻更增加了天猫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天猫的线上用户和流量以及背后的大数据所描绘的消费者画像,也更有助于快时尚品牌的运营和销售,基本属于双赢的局面。
-
国内百货商场普通品牌折扣力度越来越大,奥特莱斯的折扣要多大才有吸引力?感觉两者在折扣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排名靠前的奥莱店业绩上升是因为一线大牌的比例高,出境游让更多人认识到奥莱的概念,培养了更多消费人群,同时,对比恒隆、燕莎、杭大、金鹰,这些原先卖一线大牌的百货业绩都在下降,其它业绩不佳的奥莱还是因为品牌不够大牌,去奥莱消费都是冲着大牌去的,没大牌谁去奥莱呢?你会跑去奥莱买双百丽的鞋吗?
-
客户群是必要条件。 在二三线城市,人们对艺术的需求不会有预期的那么高。
-
艺术展出和购物中心天然契合,为购物中心增加体验,吸引人流,展现独特个性和魅力,增加消费者黏性和忠诚度。
-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别整个+-*/四不像出来。互联网+就是琼楼玉宇,谁都没见过,谁都想去,电商急着转型,实体也转型,最后就好像是秦始皇找长生不老药!
-
正是基于两大巨头联姻相乘效应的判断,才会担忧市场整合加速,行业新一轮的优胜劣汰让很多原本就面临成本费用上涨,销售利润下降巨大压力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生存困难,甚至面临灭顶之灾!
-
阿里和实体百货其实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打造个交易平台,都是投机取巧的办法,并没有打通商品设计生产流通销售的全线。也许百盛和百丽的合作成功的几率会大点。